天门山文学首席作家||李凤之:古遗沧桑赤岸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3 00:29 1

摘要:回溯至遥远的东海郡时代,在毗邻山东郯城的东岸之畔,赤岸镇静卧于绵延起伏的马陵山脉脚下。这里,坐落着闻名世界的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大贤庄遗址”。从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 年)的“东海县全域图”可见,当年的“赤岸镇”已划归东海县版图。实际上,直至清朝光绪年间

原创 李凤之 天门山文学

在华夏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史册中,曾有一处名为“赤岸镇”的地方,它便是如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的“山左口镇”。

回溯至遥远的东海郡时代,在毗邻山东郯城的东岸之畔,赤岸镇静卧于绵延起伏的马陵山脉脚下。这里,坐落着闻名世界的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大贤庄遗址”。从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 年)的“东海县全域图”可见,当年的“赤岸镇”已划归东海县版图。实际上,直至清朝光绪年间,此地仍名为“赤岸镇”,直至全国解放后,才更名为如今的江苏省东海县“山左口镇”。

赤岸镇的历史,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可追溯至亿万年前的史前文明时期。那时,这里是地球上恐龙大家族的欢乐家园。早在 20 世纪,考古人员便在如今山左口镇北古寨村的西山坡上,发现了珍贵的史前化石。那一块块古老的化石,仿佛是岁月遗落的密码,诉说着远古时代的神秘故事。

前些年,国内考古专家在“大贤庄”的西山坡,惊喜地捡到了 16000 年前原始人类使用的石器具。经科学推算,早在一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这里就已留下了远古人类最初活动的痕迹。大贤庄人类活动遗址的发现,恰似一把钥匙,缓缓揭开了华夏史前文明的神秘序章。

时光如白驹过隙,大地历经日月星辰的流转,沧海桑田,洪荒巨变。伴随大海如一位优雅的舞者,波浪慢慢东退,逶迤的马陵山脉如巨龙般横卧大地,上古羽山也从沉睡中苏醒,崭露头角。与此同时,那充满神秘色彩的蛇羽图腾的东夷文明悄然诞生,“刀耕火种”的少昊部落原始人类的生活图迹,也在这片土地上逐渐浮现,仿佛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历史上的赤岸镇,是兵火硝烟弥漫的边塞要地。著名的春秋马陵山之战,金戈铁马,杀声震天;唐朝帝王李世民东征,浩浩荡荡的大军在此扎寨安营。留下的中古寨、北古寨、南古寨、东古寨等扎寨营盘遗址,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成为了浓厚地域历史文化的鲜明坐标。

曾经的赤岸镇,文化如璀璨星辰,商贾似过江之鲫。这里是中国东部沿海盐商风雨兼程“走西口”的关隘要道,更是连云港的“西海岸”和“西大门”。那一首“妹妹望山头、哥哥走西口”的民谣,如一缕悠扬的旋律,在岁月的长河中久久回荡,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

如今的东海“山左口”,便是古时的“赤岸镇”,然而,知晓她“前世今生”的人已寥寥无几。在山左口镇的北古寨村,“龙门翻水站”“姜太公钓鱼台”等古老的民间传说,如一颗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马陵西山坡上神秘的“恐龙大脚印”遗址,宛如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这片土地沧海桑田的时空久远,以及人类早已消失的史前文明。

大地苍茫,三峦山巍峨耸立,宛如一位坚毅的巨人,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此刻,您是否已然知晓,历史上著名的“赤岸镇”,正是今天江苏省东海县的“山左口镇”呢?

作者简介:李凤之,笔名江野,江苏东海人。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作家协会理事,东海县作家协会主席。有过14载军旅新闻生涯,做过地方新闻记者、报纸和电视编辑。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上万篇,获得50多次新闻及文学奖。长期在宣传和网信部门工作,现为中共江苏东海县委党校副校长。

来源:佛说慈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