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古钱币的收藏领域中,开元通宝以其丰富的版别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一直备受藏家们的关注。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开元通宝中极为特殊的一款 ——“通字四点通・背太平大王蓝”。
在古钱币的收藏领域中,开元通宝以其丰富的版别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一直备受藏家们的关注。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开元通宝中极为特殊的一款 ——“通字四点通・背太平大王蓝”。
一、基础信息:版别特征与历史背景
钱文特征
通字四点通:熟悉开元通宝的朋友都知道,普通开元通宝的 “通” 字走之底是三点,而咱们要说的这款 “通字四点通・背太平大王蓝”,它的 “通” 字走之底为四点,就像 “灬” 一样。这种写法在早期铸币中比较特殊,有可能是当时地方钱监的独特设计,也可能是工匠们的个性化创作。背太平大王蓝:这枚钱币的背面铸有 “太平大王蓝” 五个字,“太平” 二字,或许代表着年号,又或许是吉祥语,寓意着太平盛世。而 “大王蓝”,有人猜测是铸地,也有人觉得可能是钱监名,甚至有可能是工匠的署名,类似于常见的 “监”“造” 等标记。字体风格:整体来看,钱文呈现出粗犷的风格,笔画稍显生硬。这种风格与官铸开元通宝的规整大气截然不同,反倒符合唐代民间或地方铸币的特征,从中也能感受到当时地方铸币的独特韵味。历史背景
开元通宝始铸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 年),它可是唐代流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货币。在唐朝早期,开元通宝大多由中央统一铸造,工艺精湛,质量上乘。但到了中后期,由于战乱频繁,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地方需求增大,地方钱监开始私铸钱币,这就导致开元通宝的版别变得复杂多样。像 “背太平大王蓝” 这种版别,极有可能是中晚唐时期的地方铸币,它的出现也反映了当时货币体系较为分散的状况 。
二、版别独特性:五字封背的稀缺性
五字背文的罕见性
普通开元通宝的背文大多是单字,比如 “元”“通”“星”“月”,好一些的能见到双字背文,像 “京”“洛”。但要说到五字背文,那可太少见了。在已知的开元通宝中,类似 “背四决”“背三云” 等特殊版别虽然也有,但像 “太平大王蓝” 这样的五字组合,几乎是孤例。有专家推测,它可能是地方钱监的试验性铸币,正因如此,其稀缺性不言而喻 。
“通字四点通” 的关联性
四点通这种写法,多见于早期开元通宝,特别是会昌开元之前。然而,将四点通写法与五字背文相结合的版别,目前还没有公开记录。这就引发了藏家们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同一钱监或工匠的系列铸币。不过,要想证实这一点,还得结合后续的出土环境等因素进一步考证。
三、收藏价值评估:稀缺性决定价格
市场参考价
在古钱币市场中,普通开元通宝,也就是光背或者单字背的,价格比较亲民,一般在 5 - 50 元之间。一些特殊版别,像四点通、背星月的,价格就要高一些,大概在 100 - 500 元。但咱们今天说的 “五字背文 + 四点通” 的组合版别,由于稀缺性极高,市场估价在 3000 - 8000 元。当然,这个价格不是固定的,具体还得根据钱币的品相、锈色以及背后的历史背景等因素来调整 。
价值驱动因素
稀缺性:目前,五字背文的开元通宝仅仅出现过个例,并没有批量出土的记录。物以稀为贵,这种极度稀缺的状况,使得它在收藏市场上极具价值。文化价值:背面的 “太平大王蓝” 五个字,或许隐藏着唐代某个地方的历史信息。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唐代货币史的发展脉络,补充更多的历史细节,对研究唐代地方经济、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工艺价值:四点通的写法,反映了早期铸币工艺的多样性。虽然字体粗犷,但却有一种古朴的美感,这也是它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四、鉴定要点:辨伪与品相评估
真伪鉴别
钱文风格:真品的钱文看起来自然流畅,笔画富有力度,能感受到工匠们当时的用心。而伪品呢,字体往往比较呆板,仔细观察,很容易发现模仿的痕迹,就好像是生硬地复制上去的。锈色:古钱币经过岁月的洗礼,真品的锈色自然,层次分明,给人一种历史沉淀的感觉。但伪品的锈色通常浮于表面,有些甚至是用酸腐蚀做旧的,没有那种岁月的沧桑感。重量尺寸:开元通宝有它的标准重量和尺寸,一般标准重量约 4 克,直径在 24 - 25 毫米。如果遇到重量偏轻或者偏重,尺寸过大或过小的,那就得小心了,很有可能是伪品 。品相要求
全新未流通(UNC):这类钱币钱体完整,没有任何裂纹、修补的痕迹,锈色均匀,就像是刚从铸造炉里出来一样。这种品相的钱币价值最高,是藏家们梦寐以求的。近未流通(AU):钱币有轻微磨损,不过锈色依然完整,整体状态还不错。这种品相的价值稍次一些,但也是收藏市场上的热门。流通品(XF 及以下):这类钱币磨损比较明显,锈色也有脱落的情况,在收藏价值上就会大幅降低 。五、收藏建议:如何入手与保存
入手渠道
拍卖会:藏友们可以多关注各大拍卖行举办的古钱币专场,优先选择那些有评级公司认证的藏品,像 GBCA、PCGS 等评级公司,它们的认证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钱币的真伪和品质。藏友交流:现在网络发达,钱币论坛、社群里有很多资深藏家。通过这些平台,大家可以相互交流,有时候也能从藏友手中淘到心仪的宝贝。但在交易过程中,一定要谨慎,仔细辨别真伪,避免买到伪品。出土品:如果是传世品,要确认其来源的合法性。要是出土品,建议通过正规渠道交易,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收藏行为合法合规 。保存方法
防潮:古钱币很怕潮湿,我们可以使用密封盒或者钱币册来存放,尽量避免潮湿环境,防止钱币生锈。防氧化:在存放钱币的地方,可放置一些硅胶干燥剂,也可以用无酸纸将钱币包裹起来,这样能有效防止钱币氧化。避免触摸:直接用手接触钱币,很容易留下指纹或者油污,这些都会影响钱币的品相。如果要把玩钱币,最好戴上手套 。六、历史延伸:开元通宝的版别体系
常见版别分类
按背文:有光背的,这种比较常见;单字背的,像 “元”“通”“星”“月”;还有双字背的,比如 “京”“洛”“昌”“荆” 等。按钱文:有大字版、小字版、狭通版、宽通版等,不同版别在钱文的字体大小、笔画粗细等方面有所区别。按工艺:分为精铸版、粗铸版、铅质版等,精铸版工艺精湛,钱文清晰;粗铸版相对粗糙一些;铅质版则是因为材质特殊而单独分类 。稀有版别举例
背四决:钱币背面四角有内凹的形状,价格一般在 500 - 2000 元,比普通版别要贵不少。背三云:背面有三朵云纹,这种版别比较少见,价格在 1000 - 3000 元。会昌开元:这是晚唐时期的地方铸币,它的背文是地名,像 “京”“洛” 等。会昌开元存世量相对较大,价格在 10 - 100 元 。这枚 “开元通宝通字四点通・背太平大王蓝”,凭借五字背文的稀缺性和四点通的独特写法,在开元通宝的众多版别中脱颖而出,堪称 “异类”。它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市场价格上,更在于它为唐代地方铸币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填补了历史研究的部分空白。对于广大藏友来说,它既是有可能 “捡漏” 的潜力品种,也是深入研究货币文化的绝佳样本。不过,收藏古钱币可不能光凭理论知识,一定要结合实物鉴定。在这里也建议大家,如果遇到类似的钱币,最好联系专业的钱币机构或者资深藏家,进一步确认它的版别和价值,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真正享受收藏的乐趣 。
来源:悟空聊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