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些人认为异维甲酸是一种 “神奇疗法”,它被广泛用于难治性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抑郁症和先天缺陷,这种药物一直受到公众的关注。尽管 医患沟通有效地解决了其中的许多问题,但一些患者和许多家长仍然对这种药物的安全性表示担忧。在
一些人认为异维甲酸是一种 “神奇疗法”,它被广泛用于难治性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抑郁症和先天缺陷,这种药物一直受到公众的关注。尽管 医患沟通有效地解决了其中的许多问题,但一些患者和许多家长仍然对这种药物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在考虑异维 A 酸治疗时,重要的是医生要向患者和家长解释,通过适当的监测和依从性,异维 A 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扎实的患者教育是治疗的基础。这种教育应该包括对异维 A 酸治疗相关潜在副作用,并提供患者可以采取的简单措施来帮助预防或管理它们。
副作用指南
出生缺陷
在开始异维 A 酸治疗之前,育龄妇女必须绝对确定她们没有怀孕,也没有在服药期间或治疗完成后的三个月内怀孕。患者必须知道异维 A 酸可能会导致治疗期间或治疗后三个月内怀孕的孩子出现严重的出生缺陷。大型随访研究表明,治疗完成一个月后,与从未服用过药物的妇女相比,出生缺陷的风险没有增加。重要的是,所有患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必须意识到怀孕问题,也不要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的一个月内献血。
光敏感性
大多数患者报告说,在异维 A 酸治疗期间,他们更容易晒伤。医生应该警告患者不要日光浴或使用人工晒黑室 —— 这对所有患者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在预期的阳光照射之前,患者应该涂抹 SPF 30 或更高的广谱防晒霜,如露得清超透明™和含有防晒霜的润唇膏,并穿上防晒服。建议在游泳池或海滩上使用太阳伞,避免在上午 10 点至下午 3 点的阳光高峰期过度晒太阳。
晒伤治疗可能包括使用凉爽的自来水按压 10 分钟,每天几次,口服阿司匹林(或者如果对阿司匹林过敏,选择对乙酰胺酚)。如果晒伤起水泡,患者应该寻求医疗护理。
唇炎
大多数人在服用异维甲酸时会出现轻微的令人讨厌的嘴唇干裂。这是该药物最常见的效果之一。偶尔嘴唇会变得更加发炎,促使患者寻求帮助。为了防止干裂,建议每天涂抹 10 次或更多带防晒功能的润唇膏。如果干裂持续存在,考虑凡士林。另一种选择是患者每天数次将温暖潮湿的毛巾放在嘴唇之间 5 分钟,然后涂抹润唇膏。
对于更严重的炎症,除了上述措施外,患者可以使用 1% 的 OT氢化可的松软膏,每天 2 至 3 次,一次持续几天。由于过度使用皮质类固醇软膏的潜在副作用,一次使用皮质类固醇软膏的时间不要超过几天。
干燥症 / 乏脂湿疹性皮炎在异维甲酸治疗期间,干性皮肤和乏脂湿疹性皮炎也相当常见,尤其是在面部、手臂和手部。很少,可能会出现免疫反应、手掌和脚底脱皮或甲沟炎。
应该提醒有过度沐浴倾向的患者,这种行为会适得其反。建议患者每天不要洗超过一次舒适温暖(不是热)的澡或淋浴,除非绝对必要。温和的肥皂,或非肥皂清洁剂,少量使用也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干燥。除了正常量的洗手和洗头外,大多数人只需要肥皂到腋窝、内衣区域和足部。
淋浴后,建议使用良好的保湿乳液。对抗干燥的其他措施包括在寒冷的天气里为卧室安装加湿器,并在晚上保持卧室窗户打开一条裂缝。由于局部痤疮药物可能会增加干燥,建议在服用异维 A 酸时停止所有其他痤疮药物。
如果出现湿疹性皮炎,患者可以短期尝试 1% 的 氢化可的松乳膏或软膏,或者可能需要中低效力的处方皮质类固醇乳膏,通常可以快速控制和消除皮疹。对于罕见的感染情况,可能需要局部或口服抗葡萄球菌 / 链球菌抗生素软膏。OTC 抗生素软膏通常不能有效治疗细菌感染。
鼻出血
患者可能偶尔会因鼻粘膜干燥而流鼻血,从而导致血管脆弱。每天两次在鼻粘膜上涂抹凡士林可能有助于防止这种问题。应提醒患者,施加压力或填充鼻子有助于止血。如果出血不容易止住,应寻求医疗护理
痤疮爆发
虽然服用异维甲酸偶尔会出现轻微的痤疮恶化,但严重的痤疮(爆裂性痤疮)也有可能,尽管很少见。向患者解释,为了避免恶化,开始使用低剂量(0.5 毫克 / 千克 / 天或更低)的患者是有帮助的,并在随访期间逐渐增加剂量。重要的是,与患者就此事进行沟通至关重要。偶尔,可能需要有限的全身皮质类固醇疗程来控制严重的耀斑。
干眼症
眼睛干燥通常是轻微的,但也可能发生。偶尔,干燥会导致轻微的视力模糊或眼睛刺激。在这些情况下,隐形眼镜,尤其是硬镜片,可能更难戴。对于经历眼睛干燥或刺激的患者,人工泪液可能会有所帮助。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可能需要进行眼科咨询。
肌肉骨骼症状
大约 15% 的异维 A 酸使用者会出现肌痛或关节痛。通常情况下,它们是轻微的,可以忍受的;偶尔会更严重。患者可以参加他们能忍受的任何体育活动,但是如果疼痛严重,异维 A 酸可能需要停止或降低剂量。异维 A 酸候选运动员和正在进行接触性运动的运动员最好在淡季使用该制剂。
脱发
告知患者,大约 10% 的异维 A 酸使用者会出现头发稀疏。通常情况下,这种情况是轻微的,其他人不会注意到,而且很少持续。很少有必要因头发稀疏而停止异维 A 酸治疗。建议停止治疗通常是由于患者的要求,而不是绝对必要。
夜视
大约 5% 的异维 A 酸使用者夜视能力下降。提醒患者在夜间驾驶时要小心,如果情况变得严重,避免在夜间驾驶。
皮肤敏感性 / 疤痕
由于疤痕的风险,患者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六个月内避免蜡脱毛(“打蜡”)和非消融激光表面重建非常重要。此外,他们应该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至少 12 个月内避免消融激光表面重建、磨皮和痤疮疤痕修复。
骨髓抑制
贫血、白细胞减少症或血小板减少症的偶尔发展通常通过常规全血计数来检测。 告知患者,只要密切监测患者,变化很小,通常没有任何后果。在不太可能出现明显抑制的情况下,医生可以选择调整治疗或完全停止治疗。
高脂血症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相当常见,可以通过常规空腹血脂谱检测到。它们最常见于糖尿病、超重或有高甘油三酯或胆固醇个人或家族史的人。升高通常是轻微的,没有任何后果,在完成治疗后一两个月内会恢复正常。很少会出现明显的 hypertriglyceridemia,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潜在的并发症。
胰腺炎的体征和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中背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烧、黄疸和黄疸。告知患者,通过适当的监测,胰腺炎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您可以相应地调整治疗。低甘油三酯饮食可能对患者有所帮助,因此提供低甘油三酯饮食清单是有用的。
如果需要,其中一种他汀类药物,如佐柯(辛伐他汀)或立普妥(阿托伐他汀),可能有助于控制这些水平。
肝毒性
这是一种偶然的副作用,最常见的是通过常规肝脏小组监测发现。通常肝脏酶水平升高是轻微的,不需要改变治疗。如果明显超出范围,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停止异维 A 酸。由于异维 A 酸和维生素 A 之间的副作用重叠,FDA 警告服用异维 A 酸时不要服用任何补充维生素 A,即使是低剂量的复合维生素。通过适当的实验室监测和反应,对肝脏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一定要询问你的病人以前的肝脏问题,如病毒性或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化。索取患者目前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的清单,特别注意任何潜在的肝毒性药物。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过量饮酒,所以在与患者交谈时要开放,以确保他们了解适当的限度。
情绪变化
在异维 A 酸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经历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尽管异维 A 酸和抑郁症之间的联系仍然存在争议。在异维 A 酸治疗期间,很少有自杀的报道,但它们的发生频率低于一般人群的预期。因此,异维 A 酸治疗和自杀之间似乎没有统计相关性。然而,在考虑异维 A 酸治疗时,重要的是要解决任何精神疾病史、自杀想法或企图。如果相关,建议让初级保健医生和 / 或精神病医生参与决策过程
大脑假瘤
不到 1% 的异维 A 酸使用者出现脑内压升高。如果患者出现头痛、恶心 / 呕吐和或视力模糊,这些症状似乎不寻常或在一两天内没有消失,他们应该知道与您联系。在提供异维 A 酸之前,请务必与您的患者一起审查他们正在服用的任何处方和非处方药。根据 FDA 批准的处方信息,四环素家族中的抗生素和任何补充维生素 A,包括复合维生素 A,在服用异维 A 时是禁忌的。同样,如果患者希望在治疗期间继续服用复合维生素,可以服用不含维生素 A 的复合维生素。
假性脑肿瘤如果早期发现并停止异维 A 酸,会自发消失。如果忽视或不报告此类症状,病情会慢慢恶化,并可能危及生命。如果有重大担忧,神经咨询是谨慎的。进一步评估可能需要眼底镜检查乳头水肿,偶尔进行核磁共振扫描。
炎症性肠病
在服用异维 A 酸的患者中,只有不到 1% 的患者会出现炎症性肠病。在开始治疗之前,询问患者是否有粪便中有血、任何不明原因的胃肠道症状或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病史。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直肠出血、血性腹泻或任何持续的异常胃肠道症状,患者必须立即联系医生。
高血糖
偶尔,糖尿病患者会注意到他们的血糖水平在服用异维 A 酸时更难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密切监测血糖至关重要。如果他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水平,请联系您和他们的初级保健医生或内分泌科医生,以便相应地调整他们的治疗方案。
提醒
异维 A 酸的副作用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谨慎的依从性和适当的监控和管理来最小化和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因此,在考虑并随后开始治疗时,适当剂量和持续时间的异维 A 酸既安全又有效。希望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实现顺利的治疗过程,并为痤疮患者提供巨大的改善或治愈
资料来源
Friedman SJ. Leukopenia and neutropenia associated with isotretinoin therapy. Arch Dermatol. 1987 Mar;123(3):293-5.
2. Kontaxakis VP, Skourides D, Ferentinos P, Havaki-Kontaxaki BJ, Papadimitriou GN. Isotretinoin and psychopathology: a review. Ann Gen Psychiatry. 2009 Jan 20;8:2.
3. Bremner JD, McCaffery P. The neurobiology of retinoic acid in affective disorders.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 2008 Feb 15;32(2):315-31.
4. Cohen J, Adams S, Patten S. No association found between patients receiving isotretinoin for ac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 in a Canadian prospective cohort. Can J Clin Pharmacol. 2007 Summer;14(2):e227-33.
5. Strahan JE, Raimer S. Isotretinoin and the controversy of psychiatric adverse effects. Int J Dermatol. 2006 Jul;45(7):789-99.
6. Chia CY, Lane W, Chibnall J, Allen A, Siegfried E. Isotretinoin therapy and mood changes in adolesc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acne: a cohort study. Arch Dermatol. 2005 May;141(5):557-60.
7. Passier JL, Srivastava N, van Puijenbroek EP. Isotretinoin-induce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Neth J Med. 2006 Feb;64(2):52-4.
8. Spada C, Riccioni ME, Marchese M, Familiari P, Costamagna G. Isotretinoin-associated pan-enteritis. J Clin Gastroenterol. 2008 Sep;42(8):923-5.
9. Brelsford M, Beute TC.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side effects of isotretinoin. Semin Cutan Med Surg. 2008 Sep;27(3):197-206.
10. Hanson N, Leachman S. Safety issues in isotretinoin therapy. Semin Cutan Med Surg. 2001 Sep;20(3):166-83.
11. Charakida A, Mouser PE, Chu AC. Safety and side effects of the acne drug, oral isotretinoin. Expert Opin Drug Saf. 2004 Mar;3(2):119-29.
12. Isotretinoin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来源:皮肤科主任吴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