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就请大家跟随我们的镜头感受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葛均波院士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一天连续完成3例高难度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手术,通过微创的方式让患者生命重启的震撼故事。
在日照心医没有冰冷的手术刀
只有温暖的技术革新
没有绝望的终局
只有永续的医学进步
今天,就请大家跟随我们的镜头感受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葛均波院士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一天连续完成3例高难度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手术,通过微创的方式让患者生命重启的震撼故事。
心尖上的创新:二次换瓣“不开胸”
当73岁的刘叔叔(化名)术后三天顺利从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出院,相较于刚入院时如影随形的胸闷和窒息感,他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变化。在刘叔叔和家属看来,这要感谢日照心医的结构性心脏病团队,正是接受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这一先进的微创手术,才让他免去再次开胸的创伤。
原来刘叔叔12年前因为心脏瓣膜病在外院接受了传统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以及三尖瓣成型术,置换的瓣膜保障了心脏多年来的正常运作,然而,生物瓣虽然具有无需抗凝的优势,但由于是生物材料,衰败在所难免,在12年后出现了主动脉瓣的衰败,心功能更是急剧恶化,导致大量胸腔积液,活动时胸闷的症状让刘叔叔不得不再次寻求治疗。
面对刘叔叔的病情,医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一方面积极调整刘叔叔的心功能,另一方面,反复对瓣膜结构进行精准评估,并组织心外科、麻醉科、超声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讨论后一致认为刘叔叔置换的主动脉瓣生物瓣膜衰败严重,需要再次置换,但二次开胸手术对于这位其高龄且心功能极差的患者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但医学的进步就在于不断突破困境,通过最小的创伤为患者带来最合适的解决方案。经过临床评估,”瓣中瓣”技术即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原有的生物瓣内再次植入新的瓣膜能够以微创介入的方法解决刘叔叔的瓣膜衰败的问题。
这台高难度的手术在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麻醉科、超声科、介入治疗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凭借着精湛的手术技巧,手术团队通过股动脉这条“生命隧道”,利用输送鞘经由股动脉,成功将新的主动脉瓣精准植入衰败的瓣环内,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胸腔积液也迅速消失。
微创换瓣:高龄、高危困境中的曙光
刘叔叔手术的余温尚未散去,团队成员们顾不上片刻休憩,便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场 “战斗”。这次的主角是一位 81 岁高龄的张爷爷 (化名),正遭受着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重度关闭不全和重度心力衰竭的折磨,心功能仅为25%,躺在床上都会笼罩着溺水般的窒息感,生活质量一落千丈的张爷爷找到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寻求帮助。
以往心脏瓣膜病大多通过外科开胸瓣膜置换的方式解决,但像张爷爷这种高龄、心功能极差的病例,是外科手术的禁忌症。得益于医疗技术的进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这一先进的微创手术方式为越来越多高龄、高危患者带来的新的治疗选择。
经过多学科讨论和反复权衡后,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最终决定为张爷爷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虽然手术指征明确,但棘手的是,老人已心功能极差且主动瓣脉瓣钙化严重,这也为手术增加了难以预估的风险。只有技术过硬,才敢于向困难挑战,术中,在麻醉科、超声科、介入等多科室的协同作战下,团队成功跨越重重难关,为张爷爷置入了人工瓣膜。术后,老人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心功能提升至45%,老人激动地感谢团队将他拉出“鬼门关”。
TEER:二尖瓣钳夹术让53岁患者重获健康
53岁的潘叔叔(化名)平静的生活四个月前被偶尔出现的胸闷、心慌打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不适逐渐加剧,甚至连活动都成问题。当潘叔叔来到日照心医就诊时,已是一位饱受二尖瓣脱垂伴重度返流、心功能仅为40%的瓣膜病患者。
心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完善检查后发现患者心功能较差,外科手术风险较高,且患者比较年轻,外科置换机械瓣会面临数十年的长期抗凝问题,经过多学科会诊评估,结合既往丰富的二尖瓣钳夹手术经验,一致认为微创介入方案--二尖瓣钳夹术是潘叔叔最好的方案。
这是一项技术难度极高的手术,对医生的操作技巧和判断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术中,心内科结构团队为潘叔叔行二尖瓣钳夹术。整个治疗过程,仅仅留下了一个不足一厘米的小切口。术后第2天,潘叔叔已能自主下床活动;出院时的心功能显著改善,原本沉重的呼吸变得轻松畅快,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
向“心”而生的日照答卷
一天内完成的 3 例高难度经导管心脏瓣膜病介入手术,充分彰显了日照心脏病医院在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的硬核实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和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等微创技术的应用,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患者的创伤,更让患者获得了更好的预后,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
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葛均波院士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将在医学的征程中不断攀登新的高峰,用技术与温度续写更多传奇,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来源:小何健康小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