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故事】舌尖上的流量密码丨一对东北夫妻的地摊创业微观样本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11:24 1

摘要:在哈尔滨松北区世博路夜市的人潮中,一家臭豆腐摊位前总是排着蜿蜒的长队。小刘和小傅这对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和辽宁丹东的东北夫妻,用一碗碗臭豆腐完成了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华丽转身,在8年时间里实现了令人惊叹的逆袭。当他们第一次支起臭豆腐摊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带着“味

在哈尔滨松北区世博路夜市的人潮中,一家臭豆腐摊位前总是排着蜿蜒的长队。小刘和小傅这对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和辽宁丹东的东北夫妻,用一碗碗臭豆腐完成了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华丽转身,在8年时间里实现了令人惊叹的逆袭。当他们第一次支起臭豆腐摊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带着“味道”的小生意会成为区域小吃榜的常客。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东北草根创业的微观样本。

创业试错:小吃摊里的市场经济学

2015年,小刘和小傅在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打工时相识,2016年,相爱的两人来到哈尔滨,准备在省会城市寻找更多的机会。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在哈尔滨创业时,小刘的回答朴实却深刻:“东北消费水平适中,但生活水平不低,只要肯干,就有机会。”

初到哈尔滨的夫妻俩面临着所有创业者共同的难题:选择什么行业?他们尝试过快递、网约车、商场营业员,最终选择了小吃摊这个门槛较低的赛道。“烤冷面设备简单,几百块就能起步,适合我们这种没本钱的人。”小刘回忆道。

但真正让他们站稳脚跟的,是后来转向的臭豆腐生意。“当时发现做臭豆腐的摊位少,客户复购率高,我们就决定专注做这个。”夫妻俩基于市场观察的调整,暗合了商业竞争中的“差异化生存”策略——在饱和的餐饮市场中,找到了竞争较小的细分领域。

“臭”出名堂:舌尖上的流量密码

“最开始我们连短视频是什么都不知道,是别人告诉才知道我们的臭豆腐摊竟然挤进了松北区小吃榜的前列。”顾客自发传播到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的内容让他们的臭豆腐意外走红,小刘更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臭老板”。

这种“用户生成内容”的传播模式,成为他们最好的免费广告。2019年,意识到网络影响力的两人开始主动运营账号,出摊时也会进行直播,完成了从被动营销到主动营销的转变。

环境赋能:地摊经济的升级之路

“虽然我们的小吃摊不在城市最热闹的核心区,但也接到了哈尔滨爆火之后持续的流量。”小刘谈起小吃摊的一路升级,屡屡提到两个环境——政策和旅游。“政府不是提倡发展地摊经济吗,我们也是借着了东风,最初免除摊位费还改造设施、打造了灯光夜市。”

这种政策支持不仅提升了经营环境,还推动了摊贩经济的产业升级。他们的摊位从最初的简易推车,发展到如今的标准餐车,并雇佣了两名员工,形成了微型企业雏形。

旅游的爆火也让夫妻俩的臭豆腐摊成为了游客旅游计划里必吃的热门小吃。如今,每天都有顾客循着网络推荐专程到访,甚至有人刚下飞机就拖着行李箱来打卡。“每天下午4点出摊,九十点钟收摊,基本每天能卖上千份。”

产品迭代:一碗臭豆腐的变身

每天更换新油、根据顾客的反馈调整酱料、准备新鲜食材......这些坚持成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从最初的浇汁臭豆腐,到泡菜臭豆腐,再到创新的“烤冷面卷臭豆腐”,还能混搭辣条、油焖尖椒、蟹棒、茄子、蘑菇、烤肠、鸡柳……他们的产品始终在迭代。小傅负责研发新口味,小刘把控出品质量,夫妻俩的臭豆腐摊和烤冷面摊紧挨着,在产品升级过程中,他们摸索出了一套“小步快跑”的创新模式:根据顾客反馈快速调整,用最小成本进行市场调研。

夫妻搭档:当爱情遇见生意

创业8年,小刘和小傅的感情不仅没有24小时的“捆绑”而审美疲劳,反而更加牢固。“钱归她管,我就是干活的,”小刘笑着说。这种基于信任的分工,既发挥了各自优势,又避免了常见的管理内耗。

与其他夫妻店不同,他们把生活和工作平衡得恰到好处。“白天一起干活,晚上一起数钱。”创业的压力让他们更懂得互相体谅。

从负债起步到买了两处房子,小车换成大车,还把父母接到哈市生活,小刘和小傅的创业路没有惊天动地的起承转合,却蕴含着最朴素的商业智慧:在有限条件下寻找机会,用品质赢得口碑,借助环境实现跃升。

他们的故事证明,最踏实的坚持往往最能经得起市场考验。

来源:哈报新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