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的韩江之畔,金桂飘香。走进湘桥区阳光实验学校,映入眼帘的是洒满阳光的操场上奔跑的身影、走廊上展示的学生创意作品,耳边传来的是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更有一群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教师,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默默耕耘、共同成长。
九月的韩江之畔,金桂飘香。走进湘桥区阳光实验学校,映入眼帘的是洒满阳光的操场上奔跑的身影、走廊上展示的学生创意作品,耳边传来的是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更有一群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教师,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默默耕耘、共同成长。
这所创办于2017年的学校,用八年时间,从一所配套新校快速成长为区域性名校,成为湘桥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而其背后,是一套以教师发展为核心、充满温度的管理体系在持续发力。
跨越发展:
从一纸蓝图到区域名校的蜕变
从建校初的18个教学班、700多名学生、86位教师,到如今成为拥有200多位专职教师的湘桥区规模最大的学校,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责任的加重。学校领导班子始终牢记对家长的承诺: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他们深知,优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内驱力强、不断成长的教师队伍。
温度管理:
让每一束“微光”都被看见
阳光实验学校始终坚信,教师的内驱力并非源于严苛的考核压力,而是植根于充满尊重与支持的育人环境——这一切,离不开学校有温度的管理理念和持续践行的暖心实践。学校创新推出“教师成长日记”制度,为每位教师建立个性化专业成长档案。通过“最美教师”“阳光标兵”评选,让默默奉献的老师走上舞台中央,让每一束“微光”都被看见。
激发内驱力:
构建教师成长生态系统
学校建立了多层次的教师发展体系,包括新教师“启航计划”、骨干教师“领航计划”和名教师“远航计划”。针对新教师,学校配备双导师进行为期三年的系统培养。学校建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教研机制,近三年教师主持或参与的区级以上课题达20多项,真正做到“人人有课题,个个做研究”。
成果绽放:
从教学竞赛到育人实效的全面丰收
有温度的管理和教师内驱力的激发,结出了丰硕成果。教师获得市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励156项,省级以上48项;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奖200余项,科创、足球、美育等特色教育成果显著。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广东省书香校园”等多项荣誉,连续五年获评湘桥区“优胜学校”。
辐射引领:
从独自优秀到共同发展
作为湘桥区规模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阳光实验学校依托“基地校”平台,创新提出“阳光教研共同体”模式,每学期向周边学校开放课堂观摩、教研活动,分享教师发展经验。仅过去一学年,就开展15次送教下乡活动,让教育的温度传递得更远。
未来展望:
温度与成长相互滋养的教育之路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有温度的管理,激发每一位教师的内驱力,”阳光实验学校领导表示,“我们相信,只有教师幸福地从教,学生才能快乐地成长,学校才能持续发展。”
阳光实验学校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不仅关乎学生和教师的成长,也关乎学校和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在这片充满阳光的校园里,温度与成长相互滋养,正在书写着教育的无限可能。
来源:粤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