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红色阵地作用 “二维码链接”延伸教育课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7 11:19 1

摘要:清明节前夕,参与北京市“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活动的杨女士,来到位于密云区石城镇河北村的白乙化烈士陵园参加祭扫活动。这是她连续第3年参加祭扫活动。与以往不同,杨女士发现白乙化烈士纪念馆入口处的外墙上多了一个二维码标识牌。微信扫码后,烈士事迹介绍就

本报讯 杨鑫淼、记者李浩然报道:清明节前夕,参与北京市“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活动的杨女士,来到位于密云区石城镇河北村的白乙化烈士陵园参加祭扫活动。这是她连续第3年参加祭扫活动。与以往不同,杨女士发现白乙化烈士纪念馆入口处的外墙上多了一个二维码标识牌。微信扫码后,烈士事迹介绍就会出现在手机屏幕上,点击弹出的“语音播报”按钮,解说词随即在耳畔响起:“白乙化,1937年领导绥西东北垦区暴动……”

“以往来祭扫烈士,只能通过墓碑有限的空间,了解烈士的生平信息。扫描二维码后,无言的墓碑变为有声的故事,让英烈事迹更加生动感人,英雄人物更加可亲可敬。”杨女士说,她一直对红色历史感兴趣,现在实地探访还能扫码“补课”,真是大有收获。

烈士纪念设施是宝贵的红色资源,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的重要载体。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介绍,全市现有登记在册的烈士纪念设施1000余处。为进一步发挥设施红色阵地作用和教育功能,去年2月以来,他们启动烈士纪念设施“一设施一码”工作,在全面调查摸底基础上,为全市156处烈士纪念设施制作二维码,展示设施概况、英烈事迹、设施风貌等信息。

为保证烈士信息的真实性,他们依托来自20余家军地单位30余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智囊库,为该项目推进提供理论指导;与宣传、党史、文物等部门沟通,建立信息审查机制,核实辖区设施信息;与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单位加强沟通,对制作完成的各类设施二维码进行逐一扫码复核,确保文字图片内容、语音播报音质、电子地图关联情况等无误。

“我们还将‘一设施一码’平台与‘北京烈士纪念设施电子地图’对接,进一步推进实地祭扫瞻仰与‘云’上祭扫缅怀有机结合。”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电子地图集中呈现全市150余处烈士纪念设施,市民登录“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后,选择“纪念英烈”选项,可在线为英烈敬献鲜花或留言寄语,表达对英烈的景仰和追思。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底,已有240万余人次参与网上祭扫。

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烈士纪念设施管护,让触摸历史的方式更加多样、辐射范围更加宽广。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介绍,下一步,他们将持续推进智慧化平台建设,不断提升烈士纪念设施管护水平,让烈士纪念设施成为激发市民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来源:中国军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