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放青冈县陈合壁屯抗敌(2124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2 22:55 3

摘要:1940年9月2日晚,于天放带领抗联六支队30多人的队伍以青纱帐的掩护秘密来到青冈县昌盛乡陈合壁屯。这里只有20几户人家,乡亲们听说抗日的队伍来了,从心里高兴。在邵存贵老人的带领下,各家各户都为抗联战士烧水做饭。乡亲们为了让战士们吃好,把家里最好的食物拿来,自

自嘲整理,沈忠阳口述

1940年9月2日晚,于天放带领抗联六支队30多人的队伍以青纱帐的掩护秘密来到青冈县昌盛乡陈合壁屯。这里只有20几户人家,乡亲们听说抗日的队伍来了,从心里高兴。在邵存贵老人的带领下,各家各户都为抗联战士烧水做饭。乡亲们为了让战士们吃好,把家里最好的食物拿来,自己舍不得吃存下来的少量鸡蛋都拿出来做菜。三合城官道边小饭馆掌柜孙万珍,自己掏钱买了一头百十斤的小猪杀了招待抗联。妇女趁着战士们休息的时候,为他们缝补衣服和鞋子,把抗联战士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乡亲们听说战士们不能久留,还要到别的地方去开辟新的抗日战场,为了给战士们带上些吃的,就把家里仅有一点儿玉米面、小米面混合,做成干粮准备给战士们备用。陈合壁屯的百姓坚决支持抗联,使战士们深受感动。他们决心狠狠地打击日寇,早日光复祖国。

9月3日上午,政委于天放在陈合壁屯的打谷场上,召集群众大会进行抗日宣传。于天放用朴实的话语说:“乡亲们!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到青冈、兰西一带开辟抗日新区。为彻底打败日本鬼子, 我们才到这里来的。乡亲们!我们决不能当亡国奴, 我们大家要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走,将来胜利一定是中国人民的。等祖国光复后,我们要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向我们的邻国苏联一样,人人有地种,耕者有其田,实行集体农庄,人人有饱饭吃,人人有衣穿。乡亲们!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小日本鬼子一定会从我们国土上滚回去!”于天放的讲话,不时被群众的掌声所打断。

当抗联战士与群众欢庆在血浓于水的气氛中时,在远处负责警戒的哨兵回来向于天放报告,日伪军加警察数百人带着重机枪、小钢炮等武器从兰西北安出动。于天放意识到情况危急,沉着的命令群众马上解散。战士们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利用青纱帐做掩护,准备击战敌人。当日伪军驱车骑马从官道村路接近村庄时,遭到抗联战士的迎头痛击。机枪步枪爆豆似响。看到敌人冲上来了,一排手榴弹窟通窟通地在敌群里爆炸。于政委事先就派指导员朴吉松带一班隐蔽在屯外,这时从侧面向敌人开了火,使敌人再不敢冲锋。考虑到敌众我寡且子弹所剩不多,于天放果断命令主力向东沟子的柳条通转移,他让朴吉松率领一个班断后。

这场战斗消灭日伪军30多人,我方战士杨占山牺牲,通信员赵连生身负重伤。为了保存实力,抗联六支队在群众的带领下顺着陈合壁屯的东大沟冲出了包围,向通肯河方向转移。敌人乱打了一阵枪,发现抗联战士无影无踪,便撤回了兰西县城。

抗联六支队冲出包围后,于天放清点一下人数,发现少了3名战士,带路的邵存贵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对于天放说:“你们对这里的地形没有我们熟悉,找回战士的任务交给我了,你就放心吧,我一定找回战士”。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邵老一个人悄悄地到三合城东北沟子柳条通去找失散的战士。他走了好久,终于发现一天一夜没有吃到东西, 筋疲力尽的抗联班长蔡永生,在柳条通里靠在条墩边躺着。原来部队突围时,他没有跟上队伍,迷失了方向。邵大爷惊喜万分,将蔡班长背回了抗联驻地。然后老人又带领2名战士又去找另外2名走失的战士,经过艰苦跋涉,终于找到了另外2名战士。于天放紧紧握住老邵头长满老茧的双手,连声道谢说: “没有人民群众支持抗联,我们就会变成聋子和瞎子。”随后老人又和村民把牺牲的战士杨占山安葬在陈合壁屯东大沟里。

于天放带着抗联六支队向呼兰河一带转移。抗联部队刚走,日伪军就又赶到了,到处搜查。他们把邵存贵老人和屯里的百姓围起来审问。并威胁说:"如果你们知道抗联的消息不说,我们发现后,就把你们统统枪毙。”敌人的威胁没有吓倒乡亲们。他们齐声说:“我们不知道。”敌人叫邵存贵带路去附近的小赵义屯。老邵头心里想,如果从小路走,恐怕与刚刚转移的抗联队伍相遇,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拖延时间,老邵头不走小路,走大路,使抗联队伍有时间安全转移。

抗联部队转移到三合城以北15公里的青冈二道沟子韩家小铺屯(现在位于芦河镇解放村),将伤员赵连生安置在村民杂活铺韩掌柜(韩俊)家中养伤。晚上,部队又出发了,执行新的战斗任务。

赵连生留在韩家养伤,韩俊把他安排在屋里的隐蔽处,并得到了韩大爷和韩大娘的精心照料。屯子里有个“算命先生”,是日伪特务狗腿子,探听到抗联战士赵连生在韩家养伤,不断的以“窝藏抗匪”的“罪”名对韩家敲诈勒索。为了赵连生的安全,“算命先生” 的每次敲诈勒索韩家都给予满足,糖果糕点没少白拿。一年后,赵连生的伤痊愈,归队前,韩大爷给赵连生50块现大洋作路费,赵连生含着热泪告别了给他第二次生命的亲人。

于天放政委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六支队,在青冈一带进行近一年之久艰苦卓绝的抗战,沉重的打击了和动摇了日伪政权在这一带的反动统治,给这里人民反抗日伪统治的斗争以极大的鼓舞,为东北的光复、为全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他们播撒下的抗日火种,在这里熊熊的燃烧起来。

1947年7月,青冈县解放后,时任黑龙江省副省长于天放,带着赵连生在青冈县委书记杨一夫、副书记邵良的陪同下,到芦河乡韩俊家看望,并对杨、邵二位书记说:“韩家对革命有贡献,成份应改为中农,应给以照顾。”1951年以后,赵连生将韩俊全家接到佳木斯市,由他供养,韩俊于1959年病逝。

来源:青冈自嘲历史档案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