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猪湾入侵(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10:47 1

摘要:美国公然策动雇佣军武装入侵古巴,遭到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周恩来总理致电卡斯特罗,表示坚决支持古巴人民保卫祖国的正义斗争。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举行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声援古巴人民。

使馆内部紧张的备战工作

美国公然策动雇佣军武装入侵古巴,遭到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周恩来总理致电卡斯特罗,表示坚决支持古巴人民保卫祖国的正义斗争。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举行声势浩大的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声援古巴人民。

此时,古巴已是一派临战景象。古巴主要领导人分散至全国各地坐镇指挥,部队进入战斗状态;各地实行戒严,抓捕了一批隐藏的反革命分子;城市街口和要害位置都有荷枪实弹的民兵昼夜轮流站岗;许多居民或加班生产,或排队献血,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很多沿街的墙上刷上了“消灭入侵者!” “誓死保卫祖国!”等标语。

对当时在古巴工作的中国大使馆人员来说,美国雇佣军登陆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在战斗打响的时候,大家并不清楚雇佣军有多少兵力、美军是不是会直接参战,甚至也不清楚在猪湾的登陆行动是否只是佯攻、敌人会不会另有主攻方向。

我方最早获悉雇佣军登陆消息的是时任新华社哈瓦那分社社长孔迈。17日凌晨,他接到古巴《今日报》社长罗德里格斯的电话,被告知“雇佣军已在吉隆滩登陆,情况非常危急,卡斯特罗已亲临前线”。

1961年10月,切·格瓦拉(右一)、古巴《今日报》社长罗德里格斯(中)和孔迈(左)在中国驻古巴大使馆的国庆招待会上交谈。半年前,正是这位罗德里格斯社长将美国雇佣军入侵古巴的消息凌晨电告孔迈。

获此消息后,孔迈立即驱车直奔申健大使官邸,通报上述情况。申大使一面迅速将雇佣军登陆的消息报告国内;一面召开使馆党委紧急会议,研究形势和备战措施。

17日上午,申大使召开全馆大会,宣读中央要使馆人员坚守岗位的指示,并传达使馆党委备战部署。申大使在那天的讲话中,特地重温了当年旅居古巴的华侨华人与古巴人民并肩战斗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光荣历史。古巴独立战争领导人之一盖萨达将军曾称赞“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逃兵,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叛徒”。

1964年1月,申健大使(右二)离任前摄于哈瓦那中国大使官邸门口。右一为大使司机林祥谦,左二为使馆司机老邹,左一为作者。

申大使以这段历史对大家进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革命气节教育,要求大家面对硝烟弥漫和枪林弹雨的战斗考验,应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精神自勉,无论遇到什么严峻情况,都要保卫和坚守使馆阵地,忠于祖国,听从命令。万一使馆阵地守不住,就与古巴人民一起上山打游击。

他神色庄重地说:“使馆处在四面环海的孤岛上,离祖国有万里之遥,但中央相信,在古巴工作的中国同志都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说得大家热血沸腾。

最后,在严肃凝重的气氛中,申大使率领全体馆员在毛主席像前庄严宣誓。大家临战不惧,内心涌动的是受到祖国信赖和即将面临战火考验的兴奋。

全馆分成几个小组,由打过仗的同志当组长,紧张有序地进行临战应变工作。我们办公室小组的组长是孙立学主任,他到古巴工作前曾任本溪市公安局局长。办公室小组的任务是为全馆储备充足的饮用水、食物、汽油、柴油以及沙袋、手电、蜡烛、火柴、背包等战备物资;检修维护好使馆的备用发电机,以便在全城断电时能随时启用,确保使馆可继续通过自己的电台保持与国内的联络畅通。

大家遵照使馆领导的要求,昼夜轮流值班,同时清理内部文件。为避免泄密,我们在出国时就已经停止写日记,但每人的工作笔记和家书等一切可能泄密的文字材料也须清理烧毁。

那时,古巴内部暗藏的敌人甚多,不时能听到枪声和爆炸声。在雇佣车入侵前两天的傍晚,新华社哈瓦那分社也遭到当地反革命分子的炸弹袭击,分社左边石墙的墙脚被炸毁。附近站岗的民兵说,破坏分子是开着汽车来的,扔完炸弹后开车逃跑了。

为了让我们在必要时能进行自卫,古巴革命政府此前已赠送我馆20支冲锋枪。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使馆会遇到何种情况很难预料,不能不防范不测。使馆领导决定此时把枪支弹药发给我们,并组织有战争经验的同志给我们讲解如何保管和使用枪支、如何装卸子弹。孙立学主任发给我的是一支捷克造冲锋枪和两盒子弹,每盒50发。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多次说过,我国外交人员是“穿文装的人民解放军”。当我领到那支冲锋枪时,顿时想起周总理的教诲,一种“祖国卫士”的使命感和神圣感油然而生。那支冲锋枪和两盒子弹陪伴我在古巴度过了数个春秋,晚上放在我的枕头底下。申健大使夫妇的枕头下每晚也放着自卫用的手枪。《晋书》中所说的“枕戈待旦”,当时确有这样的气氛。

曾涛在1960年3月到古巴担任新华社哈瓦那分社社长前,曾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陈毅的接见。陈老总对他这位老部下说:“曾涛,你打了那么多年的游击,现在还怕打游击吗?”接着又说:“你什么也不要带,带一本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好了,大不了你跟古巴人上山打游击去,我相信你是应付得了的。”

曾涛是带着“大不了重新上山打游击”的心理准备到古巴的。我们当时也做好了这样的思想准备。

经过三昼夜激战

古巴军民彻底粉碎雇佣军入侵

4月19日凌晨,在古巴炮兵营对吉隆滩雇佣军阵地进行长时间密集炮轰后,古军随即在装甲部队掩护下对残敌发起总攻。

眼看雇佣军登陆作战败局已定,美国6艘舰艇在飞机掩护下企图救出即将被围歼的雇佣军。古巴空军再次出动,驱赶美国机群,击毁了敌人的驳船及大批逃生器材,切断了雇佣军从海上后撤的退路。

在海面上准备接应的美国驱逐舰见势不妙,丢下陆地上陷入绝境的雇佣军,驶向几十海里外的安全海面。

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古巴军民彻底粉碎了雇佣军的入侵,共击毙89名雇佣军,击伤250人,俘虏1197人,击落敌机9架(包括空军击落的5架),击沉各类敌舰12艘,缴获大量美制先进武器。古巴方面牺牲战士 157人,受伤数百人。

4月21日晚,申健大使夫妇拜访古巴部长会议秘书、卡斯特罗战友塞莉娅·桑切斯,探询前线战况。谈话中,正好卡斯特罗从前方打来电话,告知古巴军民全歼入侵之敌,战斗已经结束。申大使是第一位获知此消息的外国使节,他及时将此喜讯报告国内。国内原定于次日在北京举行声援古巴人民反帝斗争大会,随即改成庆贺古巴军民战胜雇佣军入侵的大会。

古巴革命军庆祝猪湾战斗胜利。

吉隆滩战役胜利之后十天,古巴于5月1日在首都哈瓦那举行盛大的“五一”游行和集会。古巴百万军民满怀喜悦豪情,共同欢庆粉碎美国雇佣军的入侵。会场上悬挂着“吉隆滩:美帝国主义在拉美的第一次惨败!” “如果美国不愿意在它90海里之外有一个社会主义的古巴,那就请它搬家吧!”等巨幅标语,充分显示了古巴人民的自信与豪迈。

当从吉隆滩战役前线凯旋的民兵和起义军部队经过检阅台前时,受到了与会群众的热情欢迎。他们乘坐在刚缴获的美制卡车上,脖子上围着用雇佣军伞兵降落伞布片做成的围巾,个个精神抖擞、士气昂扬。“我们胜利了!” “要古巴,不要美国佬!”的欢呼声像春雷一样在哈瓦那上空回荡。

被俘的雇佣军

卡斯特罗在万众欢腾中宣告,古巴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古巴人民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社会政治制度,决不允许别国干涉古巴的内政。他用略带沙哑的嗓音,微笑着低声询问全场群众:“你们害怕帝国主义吗?”百万人齐声发出气壮山河的呐喊:“No!!!”这种激动人心的场面,令我终生难忘。

美帝国主义在拉美的第一次惨败

古巴在吉隆滩战役中取得的胜利影响深远。古巴军民的英勇斗争成功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极大地提升了古巴人民战胜内外敌人的斗志,打击了美国的霸权欺凌气焰。古巴革命政府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古巴的国际威望大增。

卡斯特罗在猪湾入侵45周年纪念活动发表讲话。

刚就任三个月的肯尼迪政府因猪湾入侵的失败而大丢脸面、处境尴尬,遭到国内外的猛烈批评。肯尼迪政府先是辩称美国没有支持推翻卡斯特罗政权的行动,后来才不得不公开承认这是一次绝不能再发生的错误,表示对该事件负全责。

1962年4月,古巴对被俘的雇佣军人员进行审判,判定这些人犯了叛国罪,决定剥夺他们的古巴国籍,并根据罪行轻重,分别判处其不同的刑期和罚金,罚金总额为6230万美元。美方为了赎回这些被俘的雇佣军人员,后来不得不同意用6230万美元购置药品、婴儿食品和农业机械等,作为对古巴的赔偿。

美国惯于在拉美颐指气使、呼风唤雨,搞掉一个它不中意的拉美国家政权易如反掌,一路过来总是得心应手,不料却在吉隆滩栽了个大跟头。这就不难理解古巴人民为何自豪地把吉隆滩战役的胜利称为“美帝国主义在拉美的第一次惨败”了。

来源:外交官说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