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汪应洛院士

B站影视 2024-12-04 06:32 2

摘要:汪应洛院士是举世公认的著名教育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现代管理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创建了中国管理工程学科和管理学门类,重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培养了中国大陆(内地)第一位管理工程博士。在国内最早开办培养既具有工程知识又有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的工

汪应洛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0—2023)

汪应洛院士是举世公认的著名教育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现代管理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创建了中国管理工程学科和管理学门类,重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培养了中国大陆(内地)第一位管理工程博士。在国内最早开办培养既具有工程知识又有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的工业工程双学位,最早开办国内MBA、EMBA 教育。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科评审组组长、长江三峡工程重大科学技术研究专家组专家,汪应洛院士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管理学科建设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科研成果丰硕,桃李满天下,是广大青少年学子和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

李志杰, 吕绚丽编著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24. 10

《》通过翔实的文史资料和丰富精美的图片,记录和彰显了这位管理科学泰斗的多彩人生与卓越的教学科研成果。本书适合管理学等领域的专业研究者、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学习与阅读,亦是学习科学家精神的良好读本。本文分享“第十一章 喜获2015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

六十年如一日、一生奉献给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汪应洛2015 年又喜获“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2015 年10 月31 日,在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颁奖典礼暨十周年总结会的庆典上,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理事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为汪应洛颁发了“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校长王树国亲自致电表示祝贺,校科研院副院长贾毅华、管理学院院长黄伟、汪应洛的助理吕绚丽博士应邀陪同张娴如女士出席了颁奖大会,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2015 年10 月31 日,汪应洛(中)、杨善林院士(左)、吕绚丽(右)在“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颁奖前合影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成立于2005 年,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用个人稿费作为原始基金发起的,是中国管理学界最具影响力、公信力的基金会。自2012 年起,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特别增设“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用于奖励在我国管理学领域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作出开创性、奠基性贡献的老一辈工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清华大学教授傅家骥、著名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成思危先后于2012 年、2013 年、2014 年获奖。

在颁奖仪式上,汪应洛发表了获奖感言,肺腑之言瞬间感染了与会的嘉宾们。他满怀激情、精神饱满、双目炯炯有神,站在主席台中央,铿锵有力地感谢基金会提名授予他“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殊荣。

即使获得如此高的荣誉,汪应洛依然虚怀若谷地表示,能够取得今天的一点点成绩,首先应该感谢党,感谢党对自己的培养,让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个无知懵懂的少年一路在党的关怀和抚育下走到了今天。

2002 年,汪应洛获西安交通大学首届“伯乐奖”

汪应洛时刻没有忘记感谢西安交通大学,感谢教过他的老师们、身边的同事们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的校领导。自2003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到2015 年这12 年的时间也是汪院士认为一生中最富有激情的日子,他披星戴月,无论节假日还是双休日,始终奋斗在学科的最前沿。

他每周工作7 天,白天连着黑夜地干,似乎不知疲倦,大有“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干劲——这正是作为学生和在院士身边工作十余年的学术科研及行政助手最深刻的印象。他从不浪费一分钟的时间,即使85 岁高龄也依然在和时间赛跑。在外出差的时间也是会中套会,利用尽可能的时间空当安排满整个行程,熟悉他的人时常提醒:“他的劳动强度太大了,不能这样安排,会把老师累垮的。”但他从来都只是笑笑。无论出差回来多晚,第二天一早9 点整他依然会风雨无阻地坐在办公室里开始工作。

2007 年,汪应洛(前排中)参加中国工程院主办的工程科技论坛

汪应洛从心底里非常感谢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的院士们。他和学部的其他院士们一起承担着国家的重大科研任务,他不遗余力承担了十余项国家重大咨询课题,亲自带领团队成员赴企业、下矿井、到现场调研,总是亲自参加每一次的科研团队讨论,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大胆阐述自己的研究观点。在大家研究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时,他总能及时准确地为大家指点迷津,为研究团队把握研究方向。

汪应洛最后感谢的是他的家人,特别是与他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六十多年的老伴,他们经历过两次大病的考验,1994 年汪应洛在北京会场刚作完报告突发脑出血倒在了会场,多年后他居然打趣地谈道:“我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生了病。”2001 年他又患了直肠癌,但是他们夫妻都相互依靠走过来了。他心里想的依旧是“要更加努力地去实现他的中国梦。”

1952 年,汪应洛(前排左二)在哈工大师从苏联专家学习期间合影

汪应洛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自毕业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便和管理工程教育紧紧连在一起。经过60 年的努力,终使管理学科从刚开始的“公众不认识,社会不承认,政府不支持”,到后来成为十二大学科门类之一。对于自己在其中的贡献,汪应洛只字未提。他谈的多是学科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等。

幼年经历过的炮火中的颠沛流离让汪应洛深感国家强大的重要性。工业救国的思想深深地在他的心中扎根,“工业强则国家强”的观念也促使他始终扎根西北,一待就是一辈子。他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使命,也是对管理教育事业的热爱”。严谨审慎的作风、甘于奉献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态度奠定了汪应洛成为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学和工业工程的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他为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及相互融合做了大量开创性的系统工作,并将其理论与方法综合应用于解决工程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之中。

中国管理学科的初创时期,汪应洛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初就已将中国的管理学科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美国知名学府建立了联系,国际交流的加强让当时的学者们对美国的管理教育认识加深,对于管理学的发展影响深刻。

汪应洛参加中国管理学家代表团访美,在华盛顿纪念碑前留影

改革开放以后,汪应洛被委任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工程学科组副组长。在管理工程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汪应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1984 年,汪应洛就积极促成我国第一批管理学院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管理学科发展的平台保障。为了推动学科发展,他不但帮助一批学校加强学科建设,还帮助这些兄弟院校建立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点。他是一个没有私心的人,对待同行、兄弟院校和学生,都是抱着一颗赤子之心,也正是因为这份无私,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汪应洛认为,中国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已经跟国际接轨,管理学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成为共识。国家对战略的重视程度已经大大加强,他深深地知道国家发展需要好的战略。

2007 年,汪应洛在首届现代制造业项目管理高层论坛上发言

汪应洛又开创性地提出了“服务型制造”,即“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这是使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产业形态,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可以有效帮助我国制造业走出困境。汪应洛带领的课题组通过与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多年的试点摸索成功地实践了这一理论。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早在2009 年,汪应洛就已关注大数据,他认为,大数据对管理学科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机遇。也正是在汪应洛的指导下,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过两年的合作,于2012 年合作成立了大数据研究中心。2014 年,牵头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成立了改革试点探索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为陕西省改革创新新思路、新举措提供理论支持。

汪应洛一直关注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带,倡导大区域、大战略的主导先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他又率先引导团队提出“‘一带一路’能源通道的建设和科教文先行”的思路,建议一经提出就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认可,成为国家制定方针的重要依据。科教文先行,是文化传播,教育扶持,科学引领,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汪应洛在西安交通大学2015 年5 月正式发起成立“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UANSR)。在UANSR 框架指导下,汪应洛带领团队成立了“‘一带一路’大学管理学院子联盟”,致力于推动盟内学院之间在校际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文化沟通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友好合作,共建教育合作平台,推进区域开放发展。

汪应洛(左三)等接待国外学者

汪应洛总能从海量信息中精准把握前沿的科学问题,对工作永远充满热情与激情。管理学是一门需要社会责任感的学科,管理学界在获得社会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利好的同时,也承担着重大的责任。管理学需要人才,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对于已经走上管理岗位的年轻人,汪应洛对他们寄予殷切希望: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学者型的管理人才,要具备战略眼光、创新思维、文化素养、沟通能力、社会责任感、包容心、处事能力,做人要谦虚谨慎。

人品是最高的学位,而品德是人格的灵魂。人品的修养比学识更有价值、更具魅力。汪应洛正是这样一位既有人品又有学识且思想高尚的人。他认为此生能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看到他们成绩卓越,贡献超过他对国家的贡献,是最令他引以为豪、最开心的时刻!

汪应洛在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大会上发言

汪应洛院士是第一批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著名专家学者。2001 年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2008 年获中国工程院颁发的光华工程科技奖;2012 年获中国系统工程学会颁发的第一届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终身成就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15 年获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2022 年获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特殊贡献崇敬奖。

本文摘编自《汪应洛传(修订版)》(李志杰, 吕绚丽编著.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24. 10)一书“第十一章 喜获2015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标题为编者所加。

来源:科学出版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