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下创意人:林倩怡 + 杨东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10:38 1

摘要:gooood团队采访世界各地 35岁以下的年轻创意人,他们有的是创业者,有的是业主,有的是普通职员。我们探访众生百相,记录这个时代年轻人的面貌和真实状态,欢迎您的推荐和建议。

出品人:向玲

编辑团队:石安、亓慧、庞任飞、张笑然、高天旗

goooodUnder 35

gooood团队采访世界各地 35岁以下的年轻创意人,他们有的是创业者,有的是业主,有的是普通职员。我们探访众生百相,记录这个时代年轻人的面貌和真实状态,欢迎您的推荐和建议。

第 69 期

为您介绍

万社设计 创始人

林倩怡 + 杨东子

01 关于“万社”

“我们对万社的解读就是“万千设计/社稷”,它代表着设计的多样性和力量。虽然每个设计可能看起来很小,但它们可以汇聚成巨大的影响力。”

林倩怡:“Various”这一名字体现了我们对设计的理解——每一个项目的基础都有其独特的背景、文化和元素,且每个项目的DNA都不尽相同,设计方案不应该是单一的或一成不变的。因此,”Various”代表了我们信仰多样性,也代表了我们期望为每个项目提供与其背景和需求相符的独特解决方案。

“Various”被音译为中文名“万社”。这个名字不仅与我们的初衷相符,还蕴含了更深的意义。我们对万社的解读就是“万千设计/社稷”,它代表着设计的多样性和力量。虽然每个设计可能看起来很小,但它们可以汇聚成巨大的影响力。因此,我们认为设计不仅仅是追求美观,更是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影响大量人群的力量。这也是我们为公司取名为“万社 Various Associates”的原因。

万社logo(logo由括号包围,代表了主体的多种可能性)

杨东子:我们两个人从大学到研究生阶段,一直都有密切的合作。我回国后,我们的合作愈加自然地展开,逐渐共同进行一些有趣的项目。我们的合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七年多的积累基础之上。

林倩怡:在公司内,我更偏向于扮演业主的角色。在深入了解业主需求后,我更多的是代表业主的立场来看待项目,判断我们的设计是否符合他们的方向,以及如何延展和完善这些需求。当项目的方向确认无误,符合业主要求时,我们就能确定一个可行的设计框架,而后,杨老师将会主导设计的具体实施。

杨东子与林倩怡与大学/研究生时期的照片

杨东子:倩怡在工作中更偏向感性,注重自然与直觉的感知,而我则更加理性,注重落实具体的工作和细节。在概念阶段,我也会参与其中,与她共同讨论;而在项目的后期,倩怡同样会参与进来,与我一起讨论和完善设计。我们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杨东子与林倩怡与大学/研究生时期的照片

设计与时尚

02

“我们希望作品能够“说话”,而这种表达并不依赖于复杂的文字介绍,而是通过作品的概念与内涵,让人直接感受到。”

林倩怡:我和杨老师与时尚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我们的工作环境也与时尚密切相关。美学和文化的汲取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将其转化为设计却并不容易。时尚注重细节,往往在深入挖掘的过程中展现出其独特性,而建筑与室内设计则具有更为广阔的领域。尽管如此,时尚与建筑设计之间依然有共通之处。它们都依赖于审美,强调给人留下的感觉,以及你想要传达的理念。

我们希望作品能够“说话”,而这种表达并不依赖于复杂的文字介绍,而是通过作品的概念与内涵,让人直接感受到。这就像中国的诗歌,抽象而富有情感,但能触动每个人的内心。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抽象的方式,传达不受国界限制的情感。通过这种情感化的空间表达,我们希望每个项目都能达到一个基本目标,那就是让人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万社办公室环境

杨老师是一个有自我坚持的人,他拥有深厚的文化认同感,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创作方式,以及对艺术的执着,使得他的创作方向充满了独特的韵味。相比之下,我更倾向于尝试新的事物,体验不同的可能性,去了解不同族群、消费群体或客群的需求和偏好。通过感同身受的代入感,传达出目标群体所想表达的态度或状态。然后,将这种语境抽离,并回归到自己的作品中,它就会呈现出多样的面貌。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个项目能容纳团队成员的个性。在不同的项目操作过程中,不同的情绪背景和文化元素的注入会为项目赋予不同的生命力。

会议室

许多业主选择我们来做项目,正是因为他们希望看到我们的独特视角、审美,以及我们对创新的思考和表达。我们并不只是完全依照业主的指示执行,而是会通过更多的碰撞和讨论,推动创意的延展。我始终认为,任何项目都是一个共创的过程。我们通过对业主需求的理解和转化,完成了一个既符合实际要求又具美学价值的项目,输出的成果才是我们共同创作的结晶。

万社作品拼图

挖掘品牌DNA

03

“作为设计师,我们不应单纯表达个人创意或展示所谓的“炫技”,而应致力于平衡不同的设计需求,创造出一个能够满足业主或品牌方使用者需求、令其感到愉悦的空间。”

林倩怡:我们一直认为每个品牌都有一个核心内容,或称之为灵魂。我们的工作是通过我们的理解去挖掘和呈现这一灵魂,借助我们的设计方式、空间、建筑或规划的语境来演绎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具备强烈的共情能力。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深入挖掘。深入之后,内容、情绪和品牌DNA才会显现出来。

adidas首家亚洲旗舰店 © SFAP

在接触每个项目时,我们的第一步是分析客户的需求,理解他们希望达到的效果,以及他们希望空间使用者能够产生的共鸣。一旦这些信息明确,我们才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合适的方式实现这些目标,如何通过设计赋予空间独特的属性。我并不认同那些认为展厅项目只有固定解法的观点。

例如在华润未来城项目(FUTURE CITY Exihibition Center)中,我们把它视为一个旅程,而非冷冰冰的房屋模型展示。我们希望通过展现城市变迁的故事,让人感受到城市过去的样貌、演变过程以及未来的无限可能。这一过程本应是充满振奋人心的力量。因此,在项目设计中,我们采用了简约的空间轮廓,以便让参观者在其中聆听城市故事。第一个展厅灰色空间环境中,唯一鲜活的就是图像,它们代表着过去的城市,而未来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和能量的城市。最终,我们希望让空间呈现出一种自然景观的质感。

重庆SND买手店

三亚SND © SFAP

我们公司最初为大家所认识是通过为国内买手店品牌SND提供服务。我们2018年为他们完成了首次品牌升级项目,并在2019年初发布。项目发布后,吸引了大量国际媒体的关注,也让许多时尚品牌反过来认识了SND品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所能做的不仅仅是赋予品牌力量,更是为空间使用者带来一种情感的能量。空间不仅需要为使用者提供舒适感受,还应该传递品牌的文化、背景和状态。因此,在许多品牌项目中,我们认为提炼品牌的DNA非常关键,但同时也需要适度。

SND重庆环球金融中心WFC概念店 © 尔见摄影 / 方正、草塘

SND深圳概念店 © SFAP

每个项目都有其明确的目的性,无论是商业的、抽象的,还是激发购物欲的。只要目的得以实现,就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作为设计师,我们不应单纯表达个人创意或展示所谓的“炫技”,而应致力于平衡不同的设计需求,创造出一个能够满足业主或品牌方使用者需求、令其感到愉悦的空间。这才是我们认为优秀项目的真正标准。

成都(SO)What买手店 © 尔见摄影 / 方正、草塘

青岛J1M5 买手店 © 邵峰

深圳安格集合店

杨东子:在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改造这个空间时,我们意识到大疆作为国内外的知名品牌,我们应该通过设计展现中国企业的科技力量。因此,我们希望设计一个体现大疆品牌特质的空间。大疆是一家专注于无人机的品牌,我们提出的设计构想是:大疆应该拥有一个专属的无人机发射平台。这一想法成为了我们设计的核心。进一步挖掘这一思路时,我们将“向上”的理念融入空间设计中,将整个建筑的核心筒设计成一个发光的区域,象征着飞行的起点。这一发光的核心区域作为设计的起点,从这里开始,设计理念逐渐向外延伸,逐步影响整个空间的布局与氛围。

深圳大疆旗舰店 © SFAP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还要应对一些实际问题。首先,建筑本身的结构问题需要我们关注。由于玻璃幕墙较多,我们不仅要保持建筑的通透感,还要兼顾节能和舒适性,平衡空间的开放性与实际的能效需求。我们特别注重第二层肌肤的处理,确保设计语言与之前提到的中间核心发光区域和无人机发射平台之间形成有效的呼应与串联。现在,整个浏览路线得以贯通,参观者可以从一楼顺畅地一直浏览到四楼的大疆礼堂。

此外,户外部分我们设计了全球首个品牌的无人机发射公园。内设的无人机塔台可容纳上千台无人机。飞出的无人机在空中形成有趣的光斑或图像,极具视觉冲击力。

项目中每个节点也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定义或探索一个无人机空间应具备的特点。这要求我们将机械感和工业美学融入到设计概念和美学体系中,以展现无人机的科技魅力。在建造过程中,另一个挑战是建筑的异形结构。整个建筑没有任何一个角度或三角面的转折是完全一致的,复杂的结构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精确掌握每一个细节。此外,从整个供应链到现场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密衔接,而设计团队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调和和协调作用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深圳大疆旗舰店 © SFAP

项目完成后,最令我感到骄傲的是中国在空间设计具体表达方面的显著进步,尤其是在落地实现方面的提升。与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相比,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所能选择的材料、技术和资源有了显著增加,产业链也变得更加成熟与饱满。这一进步让我深刻感受到我们中国的设计产业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潜力和灵活性。这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无限的发挥空间。中国产业链的成熟,使得中国的设计能够与国际接轨,和世界各地的设计师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深圳大疆旗舰店 © SFAP

林倩怡:atl atl店铺本质上是一个园区专属的会所。该园区主要服务于科研人员,他们通常是24小时工作的,且由于涉及到不同的时区。因此,这个会所需要随时为科研人员提供所需的支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空间设计成一个能够适应全天候变化的场所,以确保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科研人员都能在其中感到舒适。

上海ATLATL餐厅 © 邵峰(榫卯建筑摄影)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空间设计成一个能够适应全天候变化的场所,以确保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科研人员都能在其中感到舒适。空间内大量使用渐变绿色作为主要色调。这种绿色的使用旨在营造一种温和、舒缓的环境,因为科研人员大部分时间需要长时间盯着屏幕工作,绿色能够有效缓解眼睛疲劳。

同时,我们希望在空间内创造一定的场景感,使其成为一个既有趣又适合长期停留的环境,空间具备高度的灵活性,无论何时来访,视觉效果都不会发生变化。我们形容这个空间为“永远在等待的等候厅”,它承载着恒定的舒适感,提供一个在任何时刻都能让使用者感到关怀的环境。©邵峰(榫卯建筑摄影)

基于这一理念,atl的设计语言便应运而生。我们确实是从19世纪的一些元素中汲取灵感,借鉴过去对未来空间的想象来表达我们的设计。虽然这些曾被认为是未来的设计未曾实现,但它们将永远停留在未到来的未来中。这种复古与未来的结合,成为了一个充满趣味的互动空间,带给人们独特的感受。©邵峰(榫卯建筑摄影)

人居与

教育建筑

04

“正是这种人文关怀与对家庭互动的深入理解,成就了这个空间设计的独特性与和谐感。”

杨东子:业主的理念是,当他回到家乡居住时,能够与家人共享这种根植于故乡的生活方式。这个理念不仅是对乡土的情感归属,也是对家族凝聚力的一种深刻理解。因此,他和兄弟姐妹们的互动成为空间设计的重要出发点。这种家族互动体现在多个层面。设计时我们特别注重了老年人、小孩与中年人之间的互动。

龚宅 © 雷坛坛

比如,在一楼,我们设计了一个小夹层。当大家一起聚餐时,小孩们很快就能吃完,而夹层的位置使得他们可以自由活动,而大人则可以随时喊到他们,确保他们的安全与参与感。 © 雷坛坛

龚宅 © 雷坛坛

此外,老年人在清晨通常会早起,并且喜欢和邻居们一起在家中进行社交活动,如打麻将或聊天。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我们在空间设计中专门设置了一个偏厅,方便他们进行日常的社交互动。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空间之间并没有严格的门和墙的隔离,仅通过视线上的分隔来保持一定的隐私感,但无论是中年人、老年人还是小孩,彼此之间都可以通过喊叫或互动迅速沟通和了解需求(而喊叫式交流其实也是乡村生活的习惯及特色)。这种设计理念贯穿于每一个空间的布局与细节中,确保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同时也保持了各自的私密空间。我认为,正是这种人文关怀与对家庭互动的深入理解,成就了这个空间设计的独特性与和谐感。

龚宅 © 雷坛坛

杨东子:这个项目的背景是在城中村的旧改基础上进行的,要处理一个凌乱的、需要通过人为梳理和规划的空间。项目面临的节奏非常快,设计周期也相应缩短。在这种紧张的时间框架内,我认为,学校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确保学生的安全,其次是如何在校园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一个专注学习的空间,不被外界干扰。因此,我们将这些核心要素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同时解决一些城中村现有房屋问题,比如加固和结构优化。

蓝白艺术院校 © 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此外,我们还特别关注如何调节光线的进入,避免直射阳光对学生产生不适的影响。我们在设计中选用了不同的材料,调节光线的柔和度,以提供一个更适合学习的环境。同时,考虑到城中村的噪音问题,我们也致力于提升空间的隔音效果,以确保学生能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集中精力学习。

蓝白艺术院校 © 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校建筑外观既光鲜亮丽,又能激发学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提升他们在学习中的体验。我们最终选择了蓝色作为主色调,蓝色象征着海洋和广阔的天空,赋予整个空间一种和谐且富有活力的氛围。

对材料的探索

05

“持续研发符合特定空间基因的材料,对于我来说至关重要。”

杨东子: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新的材料。市面上的许多材料往往无法完全呈现我们对空间的理解,最终的空间呈现是通过介质来表达的,而材料正是最关键的介质之一。因此,持续研发符合特定空间基因的材料,对于我来说至关重要。

龚宅材料 – 草本砖 © 万社设计

设计龚宅时,我希望找到一种能够准确表达乡间建筑风格的材料。我思考如何在控制成本并压缩施工周期的情况下,研发出一种稳定的材料,既能保留传统乡村建筑的特色,又具备现代建筑需求。同时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大幅降低碳排放,以便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贡献。基于这些考虑,我和团队在进行建筑规划和设计的同时,研发了草本砖。

草本砖 – 筑巢再造 © 万社设计

早些年,我们曾研究过一款“金砖”,这款砖曾用于故宫太和殿的翻新工作。据我了解,这款砖的泥料配方已储存了约20年的量,这项技术在20年后可能会失传。因此,我们思考如何用现代化的方式延续这一工艺,让更多的人能够继续使用它,并通过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推广,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基于这一构想,我们研发了一款“金砖”材料,并将其应用于“MORPH”的公共空间项目中,这是我们公司较早进行的空间材料探索之一。

“将来临的未来”

而设计

06

“持续研发符合特定空间基因的材料,对于我来说至关重要。”

林倩怡:我们不拒绝任何业态的项目。以设计、创意跟生命力去撬动项目是我们的本质。很多业主希望项目能够兼容不同群体的共生状态。这种设计状态本身极具挑战性且富有趣味,因为它反映了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但经典的设计元素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将经典的手法作为设计的核心。在这基础上,我们加入了顺应潮流的元素,使得项目既具备了经典之感,又能适应当前的潮流趋势。潮流是一个循环,我们不认为我们的项目会过时,而是相信它们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始终保持着作为经典项目的能量。

邻舍有机餐厅 © 邵峰

Wann lounge 艺术空间酒吧 © 张超

满潮荟·中式海鲜火锅餐厅 © 榫卯建筑摄影

我们团队的知名度,特别是在室内设计领域,源于我们在品牌零售项目中的突出表现。近年来,我们的关注点逐渐转向建筑和景观项目,特别是杨老师,作为建筑师,他一直坚持自己对建筑的信念,致力于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我们的新项目中,开始探索一些非标型项目,譬如城市农场设计,以及尺度更大的合作项目。最近,我们也在做一些新地块的规划设计,其中包括时尚、运动以及商业等多重业态的结合。除此之外,明年我们还将展开一系列酒店设计项目,我们希望通过更多项目的可能性,展示设计的无限潜力。

浮廊C2 Cafe & Bar咖啡厅 © 邵峰(榫卯建筑摄影)

AVENUE & SON前滩太古里旗舰店 © SFAP榫卯建筑摄影

我们是一个保持“渴望”的团队,总是渴求成长、渴望应对新的挑战。我们的工作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呈现出具有长期生命力的成果。“为将来创作”可能更贴切地反映了我们的状态。除了对设计、创意和生命力的追求外,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演变,经历了很多深化的过程。在坚守审美质感的基础上,我们始终在变化,始终根据更好的状态不断成长。

三亚艾迪逊酒店 – 星合•生活美学社区 © SFAP、三亚艾迪逊酒店

杨东子:自公司成立以来,我始终将设计本身作为我们的核心关注点。未来,我希望我们能够持续创造出更具社会贡献价值的设计和思想理念,我相信这些成果将会历久弥新,这是我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我们的设计能够激发他人思考和创造,这是我对公司未来的期望与愿景。

万科南头古城展览

林倩怡:我们始终认为,设计和创作的本质,必须是在团队愉悦的状态下才能得以完成。在高压的“中国节奏下”,我们始终在想办法去平衡团队的状态及工作节奏,让项目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我们现在更多地采取顺其自然、随缘的方式去发展公司,吸收更多的养分,最终创造出一朵我们无法预见的花。无论它呈现何种形式,我们都希望它能为这个行业带来希望。

上海FIUFIU画廊

我至今依然坚信创造的重要性。我一直强调,我们是创意者,而非仅仅是设计师。我认为想法本身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想法发展成一个方向,并找到最合适的路径去开出一朵最美丽的花。这需要时间和过程,也需要坚持。

杨东子(右)与林倩怡(左)近照

版权©www.gooood.cn,欢迎转发,禁止以gooood编辑版本进行任何形式转载

来源:gooood谷德设计网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