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 | 工作时电击受伤,维权路一波三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10:41 1

摘要:近日,坪山区检察院检察官接到了江先生打来的电话。电话中,江先生一改之前深陷工伤纠纷时的满心郁结。

近日,坪山区检察院检察官接到了江先生打来的电话。电话中,江先生一改之前深陷工伤纠纷时的满心郁结。

工伤认定陷入僵局

四年维权步履艰难

2021年8月,深圳某公司电工江先生工作时遭电击受伤,数次前往医院就诊,经诊断其胸壁部挫伤,左肩胛骨部骨折。

劳动合同到期后,该公司未与江先生续签劳动合同。可是,离职后的江先生不能再从事重体力活,就业选择严重受限。

2022年11月,经朋友提醒,江先生自行向人社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但是,由于超过了一年的申请期限,且无法证明逾期非自身原因,人社部门未受理其申请。

2023年11月,江先生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公司赔偿其身体损害等费用4万余元,但因证据不足被法院驳回诉讼请求。

检察官抽丝剥茧

转账备注成破局关键

2024年11月,江先生向坪山区检察院申请检察监督。

“江先生主张当时自己不懂法,不知道自己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公司也没有主动帮他申请工伤认定,最终才导致申请工伤认定超期。对于是否发生了工伤事故,江先生和公司各持己见,但都提供不了有力证据。”承办检察官坦言。

承办检察官经审查相关诉讼案卷后,认为仅凭现有证据确实无法证明公司存在过错,法院驳回江先生的诉讼请求并无不当。但基于办案经验,检察官分析判断江先生的受伤与其当时从事的工作内容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审查过程中,承办检察官依法调取了当年江先生的工资卡银行流水,发现一笔4486.71元的转账摘要为“财务报销——工伤医疗费”。至此,整个案件出现了第一份载有“工伤”字眼的证据材料。

“背靠背”调解化心结

司法温暖化坚冰

基于江先生工伤认定申请逾期的困境,案涉公司亦不堪诉累,承办检察官认为本案有促成双方和解的必要性和空间。经细致研判,检察官决定以“背靠背”的方式开展调解工作。

检察官一方面就案件的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问题向江先生进行了耐心的释法说理,引导其自愿与公司协商和解;另一方面与该公司就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深入沟通,引导该公司从客观事实出发,消除负面影响,减少诉累。

经检察官多轮斡旋协调,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该公司一次性支付江先生1.5万元。

江先生总算解开郁积了几年的心结,向检察机关表达息访息诉意愿,并主动提出撤回监督申请。

来源:广东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