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与维吾尔族:被建构的“民族神话”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2 11:19 1

摘要:土耳其一些人声称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有“血缘关系”,但历史学和遗传学研究却揭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这是一个基于政治目的而非历史事实建构的民族神话。

土耳其一些人声称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有“血缘关系”,但历史学和遗传学研究却揭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这是一个基于政治目的而非历史事实建构的民族神话。

2025年9月,土耳其某些政治人物再次公开宣称与中国新疆的维吾尔族有“血缘关系”,这种论调并非首次出现。然而,历史学者和遗传学家通过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土耳其人与维吾尔族在血缘、历史上均无直接传承关系。

这种叙事的背后,更多的是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的需求,而非历史事实。土耳其人主要是安纳托利亚半岛原住民与多种人群混血的后代,而维吾尔族则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维吾尔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在贝加尔湖一带。具体来说,维吾尔族的祖先主要是回纥人(古维吾尔人部落),他们曾受突厥汗国统治。

公元744年,在唐朝帮助下,回纥人打败突厥汗国,在蒙古草原上建国。他们与以阿史那氏族为核心的突厥是两个不同的民族,严格来说甚至是仇敌。

公元6世纪,蒙古草原上的阿史那氏族强盛起来,建立了以阿史那氏族为统治者的突厥汗国。被唐朝联合回纥打败后,突厥汗国灭亡,一个以阿史那氏族为核心的突厥族也就逐渐消散了。

现代土耳其人主要是安纳托利亚半岛原住民的后代,包括地中海原始居民、东罗马帝国遗民等。据研究调查显示,土耳其人的突厥血统只有10%左右。

土耳其人属于欧罗巴人种(白人),而古代的突厥统治部落是黄种人,长相和现在的蒙古人相似。这种种族特征上的差异本身就质疑了土耳其人自称为突厥人后代的说法。

维吾尔族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公元788年回纥改称回鹘,9世纪时,回鹘大部分西迁入高昌、龟兹、于阗以西地区。

在西迁过程中,回鹘人相继融合了吐鲁番盆地的汉人,塔里木盆地的焉耆人、龟兹人、于阗人、疏勒人,构成了近代维吾尔族的主体。

元明时期新疆地区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蒙古人尤其是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基本和畏兀儿人融为一体,为畏兀儿补充了新鲜血液。1934年新疆省发布政府令,决定统一使用“维吾尔”作为汉文规定称谓,意为“维护你我团结”。

土耳其语和维吾尔语同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这是土耳其声称与维吾尔族有关联的主要依据之一。

然而,语言相似并不代表血缘关系。土耳其语属于乌古斯语支,而维吾尔语属于葛逻禄语支,两者已有明显区别。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很常见——就像墨西哥人说西班牙语,但并不代表他们与西班牙人有直接血缘关系。语言传播往往通过文化影响和征服实现,而非大规模人口迁移。

土耳其将自己与突厥联系起来的叙事,很大程度上是近代民族主义建构的产物。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解体后,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需要构建统一的民族认同。

为此,土耳其历史学家提出了“土耳其史观”,将土耳其视为所有突厥语民族的源头和保护者,这一观念服务于现代土耳其国家的民族构建和地缘政治野心。

这种叙事背后,隐藏着土耳其试图扩大在中亚地区影响力的地缘政治目的,并非基于真实的历史和血缘关系。

现代基因研究彻底揭穿了土耳其与维吾尔族有密切血缘关系的说法。研究结果表明,土耳其人DNA更接近欧洲人(地中海血统),而维族人里有大量的东亚汉族有关的混血成分。

具体来说,维吾尔和土耳其的差异略相当于汉族和法国人(或其他欧洲人群)之间差异的一半。

现代土耳其人的基因构成中,只有9%到15% 是中央亚细亚的突厥成分,其余是安纳托利亚本土的,比如赫梯人和希腊人的血统。

历史上维吾尔人的祖先回纥与突厥是世仇,维吾尔人怎么会像土耳其人那样,认突厥人为祖宗呢? 这一反问直接指出了土耳其叙事的矛盾之处。

回纥汗国成为唐朝的属国后,历代回纥可汗接受唐朝的册封,并两次以兵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回纥与唐政府间的特殊关系表现为双方相互信任的心理,双方一再将相互关系说成是甥舅关系。

到了宋朝,回鹘还因为曾经与唐朝的联姻关系,而称宋朝为舅,《宋史·回鹘传》记载:“先是,唐朝继以公主下嫁,故回鹘世称中朝为舅,中朝每赐答诏,亦曰外甥。五代之后皆因之。”

基因研究显示,土耳其人血统中只有不到15%来自中亚,而维吾尔族则在历史长河中与汉族等民族有着密切的血缘交融。

历史上的回纥人曾与唐朝建立舅甥关系,而土耳其人则主要是安纳托利亚原住民的后代。语言上的相似并不能掩盖血缘和历史层面的巨大差异。

土耳其方面构建的“民族神话”更多是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的需要,而非历史事实。

来源:西门吹雪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