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夜饭有条不紊的准备着。陈明阳把职高烹饪课上学到糖艺技法,正在尽情的发挥。他握着锅柄的手腕轻轻抖动,金黄色的糖浆在铁锅里旋转成琥珀色的旋涡。
年夜饭有条不紊的准备着。陈明阳把职高烹饪课上学到糖艺技法,正在尽情的发挥。他握着锅柄的手腕轻轻抖动,金黄色的糖浆在铁锅里旋转成琥珀色的旋涡。
母亲闻着焦糖的香气,看到成品出锅时的欢喜,还是盖不住她压抑的眼泪。陈明阳知道,母亲正牵挂着远在异乡他国的哥哥陈明远。
兄妹俩
“妈,您别着急,我这就给哥打电话。”陈明阳拿出了手机。这时,从客厅传来父亲沙哑的嘶吼:“不准打!那个孽畜说,要是不给他凑够二十万,这辈子都不回来了!”
陈明阳很无奈,默默的又拿起了锅铲,心里却是五味杂陈。哥哥曾经是学霸,自己却是学渣。小时候自己让父亲操尽了心,长大后,学霸哥哥却让父母伤透了心。
01
哥哥从小学习成绩就好。从重点初中重点班的尖子生,到重点高中重点班的尖子生,在我们市里都有名,同学、家长提起哥哥都竖起大拇指,看着父亲的眼光,满是羡慕、嫉妒。
记得那年的夏天,哥哥抱着市奥数竞赛金奖证书站在领奖台上时,陈明阳正在班主任办公室里罚站。
父子仨
数学试卷上画满红叉,像片片凋零的枫叶。“你哥哥去年这个时候已经学完初中课程了。”班主任用圆珠笔敲着课桌,窗外的蝉鸣突然刺耳起来……
父母把客厅改造成哥哥的专属书房,整面墙贴满奖状,玻璃柜里摆着数理化竞赛奖杯。每当陈明阳蹑手蹑脚想进去找本漫画书,总能听见母亲:“别碰你哥的书架,那些都是绝版习题集。”
那年髙考结束后不久,餐桌上,哥哥掏出清华录取通知书时,父亲惊喜的把筷子掉在了糖醋鱼里。陈明阳趁机往碗里扒拉最后两块鱼肉,却被母亲瞪得缩回手……
哥哥大学毕业后,如愿出国了。陈明阳并不嫉妒父母的钱财专为哥哥所用。因为,哥哥用钱的地儿多,将来还指望着哥哥光宗耀祖。
兄妹俩
陈明阳在父母斜视的眼神中进了职高,学习厨师,毕业后,先是打工,再开小餐馆,再开了酒楼。自己买房、买车、成家、生儿育女。父母一直以“旁观者”身份出现。现在,陈明阳又孝顺的照顾渐渐变老的父母……
02
香菇炖鸡的砂锅摆上餐桌。“爸,先尝尝这药膳。”陈明阳小心撇去汤面浮油,“这是师傅教我吊高汤的秘诀,我依葫芦画瓢”。
父亲盯着砂锅里沉沉浮浮的枸杞,突然又想起大儿子留学的前夜,他也是这样守在灶台前熬参汤。那锅汤最后被哥哥嫌弃太腥,闻了闻,没喝,推着行李,头也不回的走了。
母亲指节被类风湿关节炎折磨得变了形。陈明阳隔三差五,蹲在地上帮母亲按摩膝盖,有一次摸到一块硬痂,母亲谎称去年冬天洗澡摔了跤。
兄弟俩
其实,母亲是去酒店帮厨时被热油烫伤。父母曾经都是某国企高级工程师,哥哥在国外这些年,把父母一生叁百多万的积蓄,全部掏空了,父母现在似乎还欠了些外债。哥哥每一次打电话就是要钱。
上个月,哥哥说要带未婚妻回国办婚礼,老两口只好取光了公积金,买好了三金。在订婚宴当天,却收到哥哥的短信:“她家人觉得你们不够体面,婚礼改在马尔代夫了”。
在春节前10天,哥哥的视频电话又来了:波士顿的雪,落在视频通话的镜头前,哥哥穿着驼色羊绒大衣,背后是灯火通明的实验室。
“爸,我想买辆二手车。”他推了推金丝眼镜,“同学都有代步工具,我每天坐地铁太浪费时间了。”
马尔代夫
父亲看着手机银行里的转账记录,喉结上下滚动:“上次不是说买公寓只是需要周转一下吗?”父亲话没说完就被儿子打断:
“那是三个月前的事了,现在项目需要追加投资。”视频突然晃动起来,陈明远说要赶去参加学术酒会,匆匆挂断电话前不忘提醒:“记得月底前到账”。
父母无奈的联系了房产中介,想出售他们的住房。陈明阳鼻子一酸,想起哥哥视频里那个全景落地窗的公寓……看到眼前的父母,他也做出了无奈的决定:
“爸,这房子不能卖!卖了你们住哪?我和小惠商量好了,还是把酒楼抵押贷款吧”
兄弟俩
03
年夜饭的饺子在沸水里翻滚,陈明阳系着印有“状元楼、三灶厨师”字样的围裙,调着蘸料。
窗外传来汽车鸣笛声,父亲条件反射般站起来,又缓缓坐下——那个总说要接他们去享福的儿子,终究没能出现在团圆饭桌上。
陈明阳把最后一道松鼠桂鱼端上桌,糖醋汁在鱼身上勾勒出晶莹的纹路。母亲突然握住陈明阳结着厚茧的手,浑浊的眼里泛起水光:
“阳阳,妈给你存了张定期存单……”母亲话还没说完就被明阳笑着打断:“妈,留着给爸换辆电动轮椅吧,酒楼上个月刚评上米其林推荐,生意好着呢。”
父子仨
电视正在播放留学生喜庆中国年的报道,哥哥明远西装革履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流利的英语混着爆竹声传来。
父亲站起来默默关掉了电视,夹了一块鱼腹放进孙女碗里。玻璃窗映出餐桌上的笑脸,那些被忽略的岁月,终于在这个雪夜酿成了温暖的糖色……
正如陈明阳的父亲所言:分低非德薄,绩劣岂才疏。若得蟾宫折桂手,当展鸿猷,丹心报国;纵无金榜题名时,且享天伦,彩衣承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天生我材必有用;贤愚各得其所,方为盛世之象。
来源:静静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