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人黄振贵徒步长征路日记(48) 湘江战役命令发布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20:42 3

摘要:明年是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江西九江人黄振贵从今年5月起,开始徒步红军长征路,并每天都写下沿途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感受,准备明年5月走到延安。经黄振贵本人授权,本号将跟踪着他进行的脚步,每天转载他的徒步长征日记。

【编者按】明年是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江西九江人黄振贵从今年5月起,开始徒步红军长征路,并每天都写下沿途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感受,准备明年5月走到延安。经黄振贵本人授权,本号将跟踪着他进行的脚步,每天转载他的徒步长征日记。

今天是我徒步长征路第48天。清晨从道县县城绍基学校开始徒步,经树湘大道国道G357,树湘游客中心,县委党校李家园社区。李家洞鲤鱼坎高枧村,寿雁镇、下龙洞村、东升村白石寨村,安村到寿雁镇豪福村湘江战役指挥部旧址,全程19公里。

今天的徒步是分两段行进的,先从县城徒步到寿雁镇,这段路主要是沿树湘大道和国道G357行进,这段路有12公里,寿雁镇在国道G357左边,因到了中午只有镇上才有餐饮,但左拐的公路和国道是并行的,因天气酷热午饭后稍作休息,返回取车直接到寿雁镇前方5公里的豪福村,这也是今天徒步之前就关注的重点。 进到村口就看到巨大的仿造石石牌:湘江战役(豪福)指挥部旧址。 这是红军长征历史上的重要地点,尤其是在湘江战役期间,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和中共军委的临时驻地,朱德总司令在此发布了抢渡湘江的关键命令。

沿村口进去四五百米,看到古建筑群清代砖木结构,房子并不大,也就100来平方米,有天井外墙为青砖,门柱石墩考究,屋内墙板均为木质结构。且做工精细,据当地紧邻此屋的邻居冷慈玉讲,这房子原先是一户当地的中农所有。 站在湘江战役指挥部的旧址中凝视着朱德总司令亲笔签发的命令,泛黄的作战地图和那些历经硝烟的长征遗物,我仿佛被拉回了那个铁血与信仰交织的1934年冬,这些沉默的指挥部旧址的背后,是鲜血浸透的湘江水,是红军将士用生命在枪林弹雨中撕开的通道,更是一个民族在至暗时刻向死而生的精神密码。

此刻的震撼难以用常规语言表达,因为这不是简单的历史回溯,而是触碰到了中华民族精神原点的战栗。为什么一支衣衫褴褛的军队能在飞机大炮的围追堵截中凤凰涅槃,湘江的鲜血最终化作信仰的图腾,提醒着我们:所有的牺牲都成为了共和国大厦最坚硬的基石。

在青砖斑驳的红军湘江战役指挥部里,看到三个当地小女孩在门前泉水中玩水,我叫她们过来帮我照相,最大的一位正在读初一,指着瓦檐当起了我的解讲员和摄影师“这是朱总司令打过仗的地方,这是红军在这里的食堂!”

稚嫩的声音撞在百年砖墙上,溅起细碎的回响。我在指挥部旧址参观了近两个小时,这三个女孩天真无邪地围着我,想把所有能知道的当地红军故事掏心窝地告诉我,我找出一张百元新钞递给小朋友拿去平分买书本用,并留下我的电话号码和住址,让她们好好读书,将来像红军爷爷一样报效祖国。临别时三个小女孩送给我她们亲手用草扎的小花朵,依依惜别,我拍下她们的照片,若他年电话响起,定是湘江畔新的潮声。

当暮色垂在豪福村的瓦檐上时,看到一些村民在潇河上淌水,我也跟着踩进潇水。河水裹住脚踝的刹那,忽然打了个寒颤,九十年前的冬季,红军渡过的可是这同一脉水?几个孩童泼水笑闹的漩涡处,或许正是当年战士饮马的位置,我掏起一捧,看夕照在水纹里碎成血丝般的粼光,暮霭渐浓时,河岸一排排太阳能路灯亮起。

来源:老海君平叔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