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流感季虽已进入尾声,但南方省份仍可能面临夏季流感小高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蒋荣猛指出,流感病毒通过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为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打开“入侵通道”,形成“流感搭台、细菌唱戏”的致命组合,导致重症肺炎和多器官衰竭风
2025年流感季虽已进入尾声,但南方省份仍可能面临夏季流感小高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蒋荣猛指出,流感病毒通过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为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打开“入侵通道”,形成“流感搭台、细菌唱戏”的致命组合,导致重症肺炎和多器官衰竭风险倍增。
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成年人每年因肺炎球菌相关疾病住院超800万例,死亡约4.4万人,老年群体中78%以上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感染后基础病急性加重风险显著。江西疾控监测发现,2024年冬季流感高峰期间,H3N2型流感与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混合感染占比高达10%-50%,揭示多重病原体叠加感染的严峻现实。
美国CDC研究显示,流感患者并发肺炎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30%的流感死亡病例源于继发细菌性肺炎。
一、疫苗防线失守:接种率持续低迷的深层矛盾
尽管疫苗是预防感染最经济的手段,我国流感疫苗全人群接种率长期低于5%,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在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接种率仅为8.87%。
专家分析,接种率低迷源于多重因素:
认知偏差:公众普遍低估流感危害,超半数人群认为“健康人无需接种”。
技术局限:现有23价多糖疫苗对老年群体免疫原性不足,保护效果存疑,而国际主流的结合疫苗尚未引入国内。
服务短板:免费接种政策下响应率仍不足,部分地区疫苗过期报废率达40%,暴露供应调配机制缺陷。
二、耐药性危机倒逼防控策略升级
抗生素滥用加剧肺炎球菌耐药性,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株占比持续攀升。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09-2019年间肺炎球菌位列细菌性肺炎致病菌首位,临床治疗难度逐年增加。东京大学研究指出,流感病毒通过改变细胞受体促进细菌黏附,加速耐药菌传播。
这一背景下,北京协和医院等机构开始探索“疫苗+空气消毒”的综合防控模式,在呼吸科病房试点等离子体动态消杀技术,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
三、科技赋能下的呼吸道健康管理新范式
在疫苗接种覆盖率短期内难以突破的困境下,空气消毒技术成为重要补充。雷神等离子空气消毒机已通过欧盟CE认证,其APJD技术实现15秒内灭活99.99%的病毒细菌。专家建议将此类设备纳入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尤其在养老院、儿科门诊等高风险场景建立“人机共存”实时防护体系。
四、构建多维度防控体系的建议
1. 疫苗策略优化:加速引进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探索老年人与儿童联合接种方案。
2. 医疗资源配置:推广快速检测技术,缩短肺炎球菌确诊时间,避免抗生素滥用。
3. 公共卫生基建:将空气消毒设备纳入医院、学校建设标准,财政补贴社区安装。
4. 公众教育革新:通过社交媒体强化“呼吸道三级防护”(疫苗+空气消毒+口罩)理念,重点突破老年群体认知障碍。
来源:雷神等离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