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乡村振兴不仅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篇章。在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德州始终坚守初心、秉持匠心、凝聚同心,以“三心”这三把“金钥匙”,解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无限可能。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乡村振兴不仅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篇章。在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德州始终坚守初心、秉持匠心、凝聚同心,以“三心”这三把“金钥匙”,解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无限可能。
坚守初心,筑牢乡村振兴根基。农业是德州的优势产业。守好粮食安全底线,积极谋划农业发展,是德州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德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产量连年增长,特别是“吨半粮”产能建设工作的实施,让德州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的标杆。2024年,德州“吨半粮”核心区130万亩地块平均亩产达1579.6公斤,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总产达157.6亿斤、增长0.8%,单产全省第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德州对农业初心的矢志不渝,是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更是广大农民辛勤劳作的成果。与此同时,德州聚力打造 “中国食品名市”,促使农产品全产业链蓬勃发展。2024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2家、省级76家。新增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42家,总数达304家。这些龙头企业的崛起,有力带动农业产业腾飞,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秉持匠心,铸就乡村产业之魂。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德州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秉持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全力塑造乡村产业灵魂。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融合、培育新兴产业,让乡村产业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态势。比如,禹城市伦镇三产融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构建起牧草种植、奶牛养殖、牛粪发酵制沼发电、废渣废液返田的闭合式生态循环产业链,极大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在产业培育上,德州深挖地域特色与资源优势,全力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聚合力。比如,乐陵市杨安镇凭借“中国调料第一镇”的美誉,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地通过建设调味品特色农业种植基地、产业共享园等举措,打造出调味品产业集群隆起带,既促进农民增收,又推动乡村经济稳健前行。
凝聚同心,共建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关键也是农民。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德州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汇聚广大农民的力量与智慧,共建和美乡村。比如,德州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举办农民文化节、乡村运动会等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乡村振兴如果没有农民参与,就会失去灵魂和动力。因此,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就地培育一批熟悉本地情况、心系农业农村、具备实用专业技能的“土专家”“田秀才”,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构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等优惠政策体系,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激励带动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发展,让农民富起来。
来源: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