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代骑马和赶马车的速度都不低,而且古代车夫跟现代的司机一样不能超速、超载,否则可不是罚款的事,情节严重的,车夫还要被当街扒掉裤子打屁股呢!很意外吧,你以为只有现代人开车要考驾照吗,殊不知古代骑马和赶车的人也都是要“考驾照”的,没有驾照往往是不允许上路的。
古代骑马和赶马车的速度都不低,而且古代车夫跟现代的司机一样不能超速、超载,否则可不是罚款的事,情节严重的,车夫还要被当街扒掉裤子打屁股呢!很意外吧,你以为只有现代人开车要考驾照吗,殊不知古代骑马和赶车的人也都是要“考驾照”的,没有驾照往往是不允许上路的。
孔子教他的学生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就是驾驭马车。可见,孔子也是个“老司机”呢。古代人驾驭马车可没那么容易,要不然孔子也不会费这么大力气专门去教授。
驾车是古代贵族男子的技能之一,驾车的人被称为“御人”。据考证,古代驾驭马车的司机是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之后才能持证上岗的。跟现在开什么类型的车给什么驾照差不多,我猜,大概是给骑马的人发C1驾驶证,给骑驴、骡子的人发C2驾驶证,能驾驭大马车就相当于现在能开卡车,直接给他发A1驾驶证!
古代考驾照的科目
古代考驾照跟现代考驾照一样,是分科目的。春秋时期,用“五御(驭)”作为考核驾车技术的标准,即“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第一条是鸣和鸾。马车上挂有两个铃铛,若铃铛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则说明御人能够平稳地驾驶车辆。毕竟马车是木头做的,要小心翻车散架。如果铃铛发出的声音节奏混乱,则说明御人不合格。
第二条是逐水曲。相当于现在的“S”弯考核。
第三条是过君表。要求御人安全驾驭马车通过放置障碍物的门。考验的是御人的估算能力、预判能力与准确驾驶。
第四条是舞交衢。要求御人不抢车道,类似于现在的路考。
最后一条是逐禽左。在考场中放只鸡或者鸭等,让御者将其赶至车马的左侧,考查御人驾车辅助射杀的能力,从而训练御人作为战士的后备力量。
这个考验真的很难,这是为战争时驾驭战车服务的。以秦朝为例,当时全民皆兵,驾驭马车几乎是当时成年男子的必备技能。根据秦朝的法律文书记载,如果御人考驾照,考了4次都不过关,会马上被判服徭役几年,还要交很多的罚金。没想到吧,那时候考不过驾照竟然要吃牢饭!
古代的交通规则
考完驾照,车夫就可以上路了。我想你会问:“那古代有交通规则吗?”当然有!我国是最早有交通规则概念的国家之一,历朝历代的法律中大都有详细的交通规则。
早在战国时期,我们就实行人车分流。据《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三门”就是王城外的三个门,男子靠右行,女子靠左行,车辆从中间的门行驶。这是我国交通史上有关人车分流最早的记载,充分体现了古代人的安全意识。
控制速度是交通安全法规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古代交通法规对超速行为也是非常重视的。唐朝经济繁荣,人口众多,马路上行人与车都很多。《唐律》规定:任何人不能无故在街道中快速驾车,违反者要接受荆条鞭打的处罚,造成人员伤亡还要交罚款。不过这一律令中也包含着人文关怀。如果事出有因,有公文传递、朝政急事、求医等正当理由则可得到原谅。
古代没有红绿灯,所以唐朝还颁布了关于行车礼让的制度——《仪制令》。其中规定了礼让顺序,要求“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据《新唐书·马周传》记载:“城门入由左,出由右”,对左行、右行都有明确的规定。宋太宗年间,大理寺正曾上书要求将这个“四避诀”公布给众人,将其专门刻在木板或石碑上,立于道路两旁,规范交通。
古代的社会等级也体现在交通规则上
虽然古代有类似现在的交通规则,可那毕竟是封建社会,是有着万恶的等级制度的。古代社会很讲究尊卑,贵族和老百姓不一样,士农工商各不一样。在使用交通工具上,根据社会地位不同,交通工具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上面提到的唐朝版交通规则,人人要严格遵守:年纪小的行人要为年纪大的老者让路,负担轻的人要为负担重的人让路。这看上去非常有温度,但其实规则的第一条是“贱避贵”,这会让人很不爽!
你们知道吗,在古代,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骑马、乘车、坐轿子的。“贱避贵”意味着另一部分人不仅没有这样的权利,还得处处让着达官贵人。在汉朝,有钱的商贾是不准乘车、骑马的,再有钱也不行,就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唐朝也有类似的规定,唐朝时期的工、商、僧、道、贱民都不准骑马——玄奘的白龙马可能是个特例。在元朝,官方还专门规定娼妓不准乘车、骑马。
古代的交通工具还有轿子。乘坐轿子的等级制度就更森严了。在很多朝代,即使你是官爷也不一定能乘坐轿子!唐朝规定,庶民不得坐轿;天子脚下,只有一品高阶的宰相等在身患疾病的时候才可以坐轿,其余的官员不论品级都不许坐轿。北宋初年,只有个别重臣经皇帝特许,才能乘轿。明朝初年,朱元璋规定,京官三品以上可以乘轿,在京四品以下和在外官员只能骑马,不许坐轿。
其实,清朝的规定也很严格,绝不是影视作品里演的那样,是个官爷就能享受八抬大轿的待遇。清朝初年,政府规定武官不许坐轿。嘉庆年间,朝廷重申禁令,凡将军、都统、提督、总兵等高级军官“如有乘坐肩舆者(肩舆是轿子的泛称),经人纠参,即行照例革职”。不仅如此,贝勒、贝子等皇族成员也一律不得乘轿,只能骑马。他们要是坐了八抬的轿子,就属于僭越啦。
(摘自《从前的古人生活慢》 大力丸儿/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编辑:殷华 二审:周华 三审:马驰
一校:王欣 二校:何建 三校:董小玥
来源:读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