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34%关税!CPU、GPU和电子产品大涨?大部分都说错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7 03:25 2

摘要:三、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之前,货物已从启运地启运,并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至2025年5月13日24时进口的,不加征本公告规定加征的关税。

清明节期间,美国无端实行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无差别关税攻击,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我国也在假期中正式公布了反制措施,具体内容一共三条:

一、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二、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三、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之前,货物已从启运地启运,并于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至2025年5月13日24时进口的,不加征本公告规定加征的关税。

于是出现了CPU和GPU为代表的诸多电子产品即将大涨的消息,是否真的会是这样呢?

原产地概念要厘清

PC玩家、消费电子用户关注的是提到的“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这是否意味着芯片类、尤其是CPU、GPU直至手机、电脑、路由器等在进口征税范围之内。PC玩家关注的常见美国芯片包括,CPU部分自然是Intel和AMD;手机部分是高通的SOC;路由部分则有高通、博通;GPU部分包含Intel、NVIDIA、AMD三家。本质上,他们都是美国公司的产品不假,但因为贸易规则中的属地原则,很可能它们并不是100%的纯血美国造。

在此之前,先了解一下目前科技企业、尤其是半导体企业是什么形态的——目前绝大部分的半导体企业都是“无工厂半导体公司”(fabless semiconductor company),从事硬件芯片的电路设计,后再交由晶圆代工厂制造,并负责销售的公司。由于半导体器件制造耗资极高,将集成电路产业的设计和制造两大部分分开,使得无厂半导体公司可以将精力和成本集中在市场研究和电路设计上。这里面和我们相关的有NVIDIA、Intel、AMD(CPU、GPU等)、德州仪器(IC器件等)、高通(手机SOC、路由器)、博通(路由、通讯等)、Micron美光科技(内存、存储芯片),以上为美国企业。

非美国企业包括龙芯、飞腾、鲲鹏、海光、申威、兆芯(CPU)、摩尔线程(GPU)、长江存储(闪存颗粒)、长鑫存储(内存颗粒)、三星(手机SOC等)、联发科(手机SOC、机顶盒SOC等)、瑞昱半导体(IC器件等)等等。

专门从事晶圆代工的公司则可以同时为多家无厂半导体公司制造生产,尽可能提高其生产线的利用率,并将资本与营运投注在昂贵的晶圆厂,这就包括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联电、格芯、华虹、高塔半导体、世界先进、力积电、合肥晶合等——这其中没有一家美国企业,但是有美国持股公司。

与之相对的,则是被称为“集成器件制造”(通称为IDM),即一个公司包办从设计、制造到销售的全部流程,需要雄厚的运营资本才能支撑此营运模式,目前还在坚持这种模式的极少,Intel就是其中之一(未来也将代工晶圆制造)。三星虽然既有芯片设计、又有芯片制造工厂,但它同时外包芯片制造、接洽代工业务,所以不能完全算在内。

对于半导体企业,除了晶圆代工厂之外还有封测代工厂,这包括日月光、安靠、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华天科技、力成科技、矽品精密、京元电子、南茂科技、颀邦科技、智路封测、欣邦电子,此外还有台积电、Intel和三星——这其中,只有安靠和Intel是美国企业。

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一类IP核公司,它们只负责设计电路,不负责制造、销售的公司,比如安谋ARM就是典型代表。

最后还有一类代工厂,它们只负责代工制造(OEM、ODM),不负责品牌、销售等等。这包括富士康、仁宝电脑、广达电脑、和硕、纬创资通、英业达、深科技、立讯精密、比亚迪电子、伟创力等——你买到的电子产品、如电脑、手机、游戏机等等,大概率都是这些企业制造的。

图片来自网络


好了,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告诉你一点 :科技产品因为它的复杂特性,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向着分工合作、精细化生产的方式发展,这是客观发展规律。现在很不幸,最先提出这个先进理念的美国因为私利,现在要带头破坏这一切了。

涨还是不涨?答案是这样的……

那么在我国正式反击美国,对美进口产品征收34%关税后,这些产品究竟会不会涨价呢?答案是有、但极少!根据国际贸易规则,商品的原产地通常以“实质性加工地”为准(当然并不绝对)。就目前所知,AMD的部分锐龙CPU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生产、封测,还有就是苹果的A16 SOC、Apple Watch的S9 SiP处理器在美国台积电生产、封测。当前情况而言,大概率半导体厂商、晶圆代工厂和封测厂会协调生产部署,对我国进口商品的原产地进行有意识的规避——调整部分产能,毕竟这些晶圆代工厂、封测厂都是全球布局。

至于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就更是如此了,这些产品本就是我国制造为主(各主要代工企业在我国都有工厂),即便不是,绝大部分也都是在亚洲地区生产。

所以说,大部分芯片类、消费电子类产品是不会触发这个34%进口关税的(苹果的iPhone就是范例,美国公司设计、中国\印度制造),被迫涨价的“理由”很难成立。但是、但是、但是,依旧存在涨价可能。第一,厂商即便做出生产调整,也会产生一些成本,至少短期内存在着价格波动的可能;第二,电子元器件采购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毕竟也要调整采购对象,成本不可避免会有波动(一张主板有超过上千个元件);第三,部分终端销售的商家乃至代理会借机调整价格。

总结一下,第一客观条件上不存在“非美不可”的情况,我们已经有了相当多的替代选择,所以有底气进行关税反击,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影响是有限;第二,我们的产业链条完整、产能充沛,应对进口关税有足够的底气;第三,电子产品的部分代理商会借机调整价格,短期内的价格波动一定存在。

来源:智趣东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