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全民科普月急救科普系列——世界急救日:运动“救”在身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17:59 1

摘要: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急救日”,旨在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公众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运动是健康的基石,但在运动过程中,突发意外时有发生。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减轻伤害。

世界急救日

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急救日”,旨在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公众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运动是健康的基石,但在运动过程中,突发意外时有发生。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减轻伤害。

一、运动常见伤害与处理原则

运动伤害通常可分为四大类,我们可以用“FABS”来帮助记忆和处理:

1、F - Fracture(骨折)

急救原则:R - 固定制动

切勿试图复位或拉直伤肢。

用夹板、硬纸板、书本、折叠的毛巾等物品固定伤处上下两个关节。

如无可用材料,可将受伤上肢固定在躯干上,受伤下肢固定在健侧下肢上。

立即呼叫120,或安全送往医院。

2、A - Sprain/Strain(扭伤/拉伤)

急救原则:R.I.C.E. 原则

R - Rest(休息):立即停止运动,避免加重伤害。

I - Ice(冰敷):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伤处15-20分钟,可重复多次,能有效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

C - Compression(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伤处,提供支撑并减轻肿胀。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E - Elevation(抬高患肢):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3、B - Bleeding(出血)

急救原则:P - 直接压迫

用干净的纱布、手帕或衣物直接覆盖伤口,并持续用力压迫。

绝大多数出血可通过直接压迫止住。

若血液渗透,不要移开原有敷料,直接在上面加盖新的继续压迫。

止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除非有异物插入,否则不要轻易移除伤口上的覆盖物。

4、S - Shock(休克)

急救原则:S - 平卧保暖

立即呼叫120!

让伤者平躺,若无头部、颈部、脊柱或下肢骨折,可将其双腿抬高20-30厘米,以增加回心血量。

用衣物、毯子为伤者保暖,防止热量流失。

密切观察其呼吸和意识,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二、危急情况: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运动中最危险的突发状况。剧烈运动可能成为心脏疾病的诱发因素,特别对于潜在心血管疾病患者。

急救步骤:

1. 确保环境安全,检查患者反应和呼吸

2. 立即呼救: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让人寻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3. 开始胸外按压:将手掌放在胸骨下半段,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按压,深度5-6厘米

4. 使用AED:按照设备语音提示操作

5. 持续急救直至专业人员到达

预防建议:运动前进行健康评估,避免突然进行超负荷运动。

三、世界急救日,让我们齐行动

1. 积极参加急救培训课程

2. 在公共场所注意AED的位置

3. 运动时结伴而行,互相照应

4. 配备基本的急救用品

(简单的运动急救包,内含弹性绷带、冰袋、纱布、消毒用品等。)

急救不是医生的专利,它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的生存技能。在运动场上,你的冷静判断和正确施救,可能就是挽救他人生命、避免严重后遗症的关键。

在世界急救日,让我们一起学习急救,成为运动场上最可靠的“安全官”!

发布:宣传统战科

内容:急诊科 柳洋

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校对:急诊科主任医师 周国强

微制作:冯美珠

审核:赵文喆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