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东庄中心小学校于2025年4月3日下午举办了小学数学、语文跨学科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各位教师代表通过课例展示、教研论坛、成果分享等形式,对全校语数教师进行了培训,大家共同探索了新时代数语学科思政融
聚焦思维发展,深化学科融合
——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东庄中心小学校开展语数联动教研活动
为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东庄中心小学校于2025年4月3日下午举办了小学数学、语文跨学科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各位教师代表通过课例展示、教研论坛、成果分享等形式,对全校语数教师进行了培训,大家共同探索了新时代数语学科思政融合路径。
一、语文教研分享:以思维为桥,构建趣味课堂
1.语文课堂:关注思维
语文组刘老师通过课例《田忌赛马》《芦花鞋》等,向大家诠释了什么是思维型语文课堂?语文课堂如何设计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思维发展型语文教学,其教学设计可聚焦"策略思维"的培养,构建"认知冲突-思维建模-迁移应用"的三阶思维发展路径。
刘老师还提到了诗教——古诗对比教学,这种教学设计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文学史观,在比较中发现诗歌的独特价值,最终实现文化认同与思维能力的双重提升。
2. 识字教学:智趣共生
语文组李老师提出“三维识字法”:可以设计“汉字故事”“部件拼图”等互动活动,激发学生对汉字构形逻辑的兴趣。可以结合生活场景拓展识字渠道,强化理解与运用。还可以通过“汉字思维导图”梳理形近字、多音字关系,培养逻辑归类能力。
整本书阅读:情境驱动,思维进阶李老师还分享了整本书阅读策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影视片段激发阅读兴趣;可以设计“人物关系图”等任务,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与主题思想;还可以跨学科延伸,阅读与、美术(故事插画创作)结合,促进综合思维发展。
三、数学教研分享:实践赋能,培养“三会”思维
数学组梁老师通过分享数学课《圆》的教学案例,诠释了“新课标下强调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小学数学知识呈现需要在‘大概念’视角下整合与重构,将碎片化的知识统整、促进跨学科内容的知识整合”。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圆的数学本质,还能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数学组常老师提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具象到抽象,培养敏锐观察力;要有思考能力,从单向到多维,还要有表达能力。常老师通过教学案例《比一比》的展示,将"三会"目标分解到具体活动环节,不仅掌握比较大小的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用数学的方式认识世界、思考问题、表达观点,实现从知识到素养的转化。它不仅是教学案例的呈现,更是教师思维转化的催化剂。
校长总结:以大单元为纲,落实思政政育校长强调要落实大单元教学,打破学科壁垒,设计跨学科主题单元(如“传统文化中的数学智慧”),整合语文阅读、数学实践与科学探究。
同时思政课渗透在数语教学中,如通过书信教学,渗透爱国意识,通过数学史(祖冲之圆周率)增强文化自信。最后,赵校长指明了未来方向,鼓励教师探索“思维可视化”工具(如思维导图、数学日记),建立学科融合评价体系,推动学生核心素养落地。
本次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跨学科交流平台,通过案例分享与思维碰撞,明确了“以生为本,思维为核”的教学方向。后续东庄小学将继续深化数语联动,开发校本融合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冯燕送稿
杨春雨审稿
来源:每日生活精选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