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周五见 | 长江大保护的“生态答卷”⇋“生动课堂 ”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17:30 1

摘要:如今,纵观长江南京段,随处可见水清岸绿城美的生态画卷。曾经的生产岸线变身生态廊道,昔日的码头滩涂化为亲水公园。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不仅重塑了长江的容颜,更成为面向青少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鲜活教材。

南京

作为长江入苏首站

坐拥全省近四分之一长江岸线

肩负守护长江生态的重大使命

近年来

南京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交出“拥江发展、与江共生”

高质量发展答卷

如今,纵观长江南京段,随处可见水清岸绿城美的生态画卷。曾经的生产岸线变身生态廊道,昔日的码头滩涂化为亲水公园。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不仅重塑了长江的容颜,更成为面向青少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鲜活教材。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长江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参与保护长江母亲河的热情,自2022年起,南京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开展以“长江大保护”为主题的暑期研学活动。从“展览馆里的长江之旅”单场活动到覆盖生态、科技、交通等多领域的系列活动,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学体系,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生态保护的种子。

近期,由南京市发改委主办,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浦口区生态环境局、南京滨江规划建设展示中心、江宁水务集团等多部门协办的暑期研学活动再度顺利收官。

这个夏天的研学之旅藏满惊喜!

边玩边学超带感~

速来围观

解锁趣味满分的成长新体验~

7月的南京

暑气正浓

在滨江规划建设展示中心内

一群孩子的热情比天气更火热

“快看,江豚跳出来了!”

一位戴着VR眼镜的女同学忍不住伸手去摸——在她眼前的虚拟长江中,江豚正成群跃出清澈的水面。

这是“长江生态双馆行”活动现场,孩子们通过沉浸式影像、互动沙盘和非遗手作,感知着母亲河的变迁与复苏。

从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践到几代环保人守护中华虎凤蝶的“蝴蝶效应”,在场馆宣讲员的讲述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一个个生动的保护故事融合,落入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里。

水-PARK科技馆变身“科学战场”

在“水质净化小实验”区域,孩子们化身“特工”,对照着一旁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仔细观察着玻璃容器中,从Ⅰ类至Ⅴ类水的不同之处。

他们手持《长江生态保护手册》,在实验卡上认真打钩,科学验证与环保意识,在这一刻同时落地。数十名孩子右手举拳,朗声承诺:“守护长江,从我做起!”

科学的探索并未止步。孩子们走进了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亲身体验一线监测技术人员的工作日常。

在这里,他们操作专业仪器,检测水样的pH值等指标,分析技术人员在一旁耐心讲解,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保护长江的科学支撑。

8月尾声

暑期研学之旅

在老山自然的怀抱中圆满落幕

老山森林生物多样性观测站作为南京市首个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站,为亲子家庭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探索平台。在这里,通过标本展示和实时监测画面,大家深入了解了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丰富的动植物种类。

在“森林寻宝”活动中,许多孩子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绞股蓝、苎麻、麦冬等中药材的庐山真面目;而在古法香囊制作环节,家长们也按捺不住参与的热情,与孩子们一同称药、填囊、收口——自然的教育,在不经意间融入了每一次呼吸与触摸。

“这样的课堂,没有围墙,也没有终点。”一位家长表示。孩子们带回家的不只是证书和手工作品,更是一段与长江共同跳动的夏日记忆。

今年的暑期研学让孩子们

学有所悟,玩有所乐

思有所得,动有所成

收获满满

今后,我委将持续围绕长江大保护主题,进一步优化研学活动内容与形式,策划更多优质研学活动,引导青少年成为长江大保护的参与者、传播者与践行者,为守护一江碧水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

期待

下次研学

动能澎湃

图片:处室供图、南京日报、南京发布

编辑:

审核:李慧

发布:刘欣一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