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江川区宁海街道,紧邻星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石岩哨小学,凭借“一步跨湿地”的独特优势,成为全省独一无二的“湿地小学”。这所乡村小学以“湿地+教育”为纽带,将自然课堂搬进湿地公园,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湖泊保护的种子,绘就出生态育人与星云湖保护深度融合的新图景。
在江川区宁海街道,紧邻星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石岩哨小学,凭借“一步跨湿地”的独特优势,成为全省独一无二的“湿地小学”。这所乡村小学以“湿地+教育”为纽带,将自然课堂搬进湿地公园,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湖泊保护的种子,绘就出生态育人与星云湖保护深度融合的新图景。
记者来到石岩哨小学,正遇到学生们到湿地公园上课。同学们好奇心十足,拿着放大镜认真观察湿地中的花草虫鱼,并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描摹在画本上,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课堂。在这里,“湿地”不只是景观,更是延伸的教学阵地,学校依托湿地内的综合实践基地、科技园、艺术园,构建起“教学、实践、科研、环保”四位一体的生态教育模式,让孩子们在自然中学习,化身湿地与星云湖的“小小守护者”。
石岩哨小学学生 洪琦:写作文的时候,没有灵感,没有素材,老师就会带着我们到湿地来观察,让我们能更深刻地感受花草树木,也理解了要保护湿地,保护星云湖。
石岩哨小学的“生态基因”与生俱来。学校东临翠岩山、西瞰星云湖,一股山泉水穿校而过,勾勒出“清泉石上流”的景致。校内一口“宝井”终年涌水,30厘米高的水花印证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生机。2022年1月,星云湖国家湿地公园获“国字号”认证后,学校借势打造专属湿地区域,一墙之隔、一门相通,一步跨湿地的景观就此成形,9600多平方米的湿地里,26种湿地植物、翩翩起舞的蝴蝶、姿态优雅的白鹭,共同构成了天然的生态课堂。
石岩哨小学校长 罗再年:以前老师教生态保护,只能对着课本讲概念,现在孩子们能亲手摸一摸湿地植物的叶片,亲眼看看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更深刻的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未来我们还要把科研湿地基地建起来,让乡村孩子也能做生态小课题,真正成为星云湖的小小守护者。
从“近湖小学”到“湿地小学”,石岩哨小学的蜕变,是江川区以教育为抓手推动湖泊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如今,这所学校正以可复制、可推广的“江川样本”,为乡村学校如何打通“自然教育与生态保护”的通道提供了鲜活答案。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