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而它的开篇却从一个名为姑苏的地方开始,而不是以金陵为起点。文本第一回开头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甲侧批注:是金陵。一般人看到这句话还以为脂砚斋的批注是错的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而它的开篇却从一个名为姑苏的地方开始,而不是以金陵为起点。文本第一回开头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甲侧批注:是金陵。一般人看到这句话还以为脂砚斋的批注是错的。其实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然而红楼梦里有石头城,有南京,还有金陵,还有金陵省。金陵不仅仅指的是一个城市,还指一个省的名字。文本里的金陵省包括金陵城,也包括苏州。这在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介绍石头城的时候说的很清楚:我自革职以来,这两年遍游各省,也曾遇见两个异样孩子。。。不用远说,只金陵城内,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你可知么?[甲戌侧批:此衔无考,亦因寓怀而设,置而勿论。]
贾雨村到应天府上任,门子给贾雨村看了一张护官符。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俗谚口碑,其中就包括贾、王、史、薛四大家族。
护官符上的文字里的金陵指的是金陵省: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宝玉道:“常听[甲戌侧批:“常听”二字,神理极妙。]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甲戌侧批:贵公子口声。]警幻冷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橱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宝玉听说,再看下首二厨上,果然写着“金陵十二钗副册”,又一个写着“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因此综合以上信息,金陵是一个省,当然也指的是一座城市。这里的金陵省包括金陵城。贾母嫌弃贾政打了皇室后裔,因此闹着回南京,这里的南京就是建康城,也是石头城,也是金陵城。
下面谈谈中国古代的省际划分的历史,古代中国的省际划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省制度萌芽于金朝,元朝正式确立,这也是明末清初的红楼梦区别于宋传奇红楼梦的关键地方,宋传奇红楼梦里没有省这个概念。以下按不同历史时期进行介绍:
先秦时期传说中的“九州”划分,传说上古时期,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州。这种划分虽非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区划,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西周的分封制,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形成了众多诸侯国,如鲁、齐、燕、赵等。这些诸侯国在各自的领地内享有较大的自治权,但名义上仍臣服于周王室。
秦朝的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郡,郡下设县。这种制度打破了以往的封建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到了汉朝的州郡县制,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增设了州一级行政单位,形成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州郡县三级制,这一时期沿用了汉朝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州的数量大幅增加,导致州的辖区范围缩小。
隋唐时期的隋朝的州县二级制,隋朝建立后,废除了郡一级行政单位,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的道州县制,唐朝初期沿用了隋朝的州县制,后来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道,道下设州、县,形成了道、州、县三级行政区划。宋元时期,宋朝的路州县制,宋朝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路,路下设州、县,形成了路、州、县三级行政区划。元朝的行省制,元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理,推行行省制,将全国划分为十一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到了明清时期,明朝的布政使司制,明初沿用了元朝的行省制,后改为布政使司制,布政使司下设府、县。到了清朝的省府县制,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省府县三级行政区划,同时在边疆地区设置了盟、旗等行政区划单位。
古代中国的省际划分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古代中国的省际划分从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的博弈。元朝行省制的创立是划时代的制度创新,为现代省级政区奠定基础。这一演变不仅维系了庞大帝国的统一,也为理解中国政治地理提供了历史镜鉴。早期的行政区划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行政区划的级别不断增加,辖区范围逐渐缩小。这一演变过程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和地方权力的逐渐削弱。至于金陵和石头城的关系用一首诗可以说的很明白。
金陵(杂言)(872年) 唐末 · 韩偓
风雨萧萧,石头城下木兰桡。
烟月迢迢,金陵渡口去来潮。
自古风流皆暗销,才魂妖魂谁与招。
彩笺丽句今已矣,罗袜金莲何寂寥。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来源:代杨苏历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