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后我靠替人排队月入过万,但良心越来越不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7 03:40 1

摘要:凌晨3点的医院走廊,我裹着军大衣蜷缩在冰凉的金属椅上。第37次按下刷新键时,专家号终于显示"可预约",颤抖的手指还没点进界面,身后突然传来保安的呵斥:"又是你!这个月第几次了?"我抓起手机拔腿就跑,鞋底打滑的声音在空荡的走廊里格外刺耳。

凌晨3点的医院走廊,我裹着军大衣蜷缩在冰凉的金属椅上。第37次按下刷新键时,专家号终于显示"可预约",颤抖的手指还没点进界面,身后突然传来保安的呵斥:"又是你!这个月第几次了?"我抓起手机拔腿就跑,鞋底打滑的声音在空荡的走廊里格外刺耳。

1. 被裁员逼出的生存技能
2023年那个闷热的夏天,我在互联网公司做了5年的运营岗被AI替代。妻子刚查出子宫肌瘤需要手术,5岁女儿幼儿园学费每月4800,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的我,偶然在医院看到有人举着"代挂号"的纸牌。

"心内科专家号800,产科四维彩超1500。"穿褪色夹克的中年人向我比划着价格,这行当比我想象的更暴利。回家后我翻出尘封的旧手机,注册了8个医疗APP账号,凌晨蹲守放号时段,第一个月就赚了12600元。

2. 灰色地带的生存法则
我们这行分"散兵"和"军团"。散兵像我这样单打独斗,专攻冷门科室;军团控制着整条挂号产业链,有专门写脚本抢号的"技术组",负责望风的"哨兵",甚至伪造病历的"文案组"。我曾亲眼看见同行用20部手机同时刷号,挂号成功率达83%。

最疯狂时我日赚2000+,但每张挂号单都像烫手山芋。记得帮癌症晚期老人挂肿瘤科,家属举着锦旗来感谢,转身却在诊室门口听见他们嘀咕:"这些黄牛就该判刑!"那面锦旗现在还压在我衣柜底层。

3. 政策收紧下的行业地震
2024年底卫健委新规实施,三甲医院全部启用人脸识别挂号。我的收入断崖式下跌,有个月只赚了3800。更讽刺的是,上个月帮孕妇排队产检时,听见护士站播报:"请XXX到3号窗口,您是通过正规渠道预约的。"

4. 转型路上的血泪教训
现在我在社区做共享轮椅租赁,虽然月收入降到6000,但每晚能踏实入睡。昨天收到条短信:"张哥,儿童医院呼吸科能加个号吗?孩子烧三天了。"盯着手机屏幕十分钟,我回复:"去急诊绿色通道,带上户口本和医保卡,现在挂号免费。"

成本清单(代排队时期)

时间成本:每日14小时(夜间医院值守+白天转单)设备损耗:4部二手手机月均折旧200元交通餐饮:地铁日卡15元+三餐外卖60元风险成本:被保安驱赶罚款单次50-200元

站在2025年4月的春光里,看着医院新设的"银发通道"和"孕婴专属窗口",我终于敢正视挂号机前排队的人们。这个时代从不会辜负认真生活的人,但走捷径的代价,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昂贵。

今日话题:你在医院遇到过哪些暖心服务?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真实经历。(平台声明:本文仅记录个人经历,代挂号属扰乱医疗秩序行为,请通过正规渠道就医)

来源:过好每一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