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鸡肉是当今世界上食用最多的肉类之一,而且做法五花八门,可以说鸡这种生物为无数吃货解了嘴馋。但是如果我告诉你鸡肉不是肉,你会怎么想?先别急着骂我,因为唐朝还真是这么规定的。
鸡肉是当今世界上食用最多的肉类之一,而且做法五花八门,可以说鸡这种生物为无数吃货解了嘴馋。但是如果我告诉你鸡肉不是肉,你会怎么想?先别急着骂我,因为唐朝还真是这么规定的。
唐朝时期民间认可的肉类是家畜,也就是哺乳类动物,而鸡的确是不算肉类的。不过也不是大家真的不将鸡肉当肉,而是由于唐太宗的一道命令,正是唐太宗将鸡肉排除在肉类之外。
在这看似有趣的命令背后实际上却是一段感人的故事,贞观五年,唐太宗令百官上书谈论朝政得失,武将常何作为武官,不怎么涉猎儒学、经学,但是他的奏章里却陈述了二十多件合乎时宜的事,这些事都符合唐太宗的旨意。
因此唐太宗很好奇,为什么常何突然间有了这样出众的才能,于是便询问常何。常何便道出了原委,并且大加赞赏了马周。唐太宗素来是求贤若渴,得知如此人才,自然迫不及待的要见一见,于是唐太宗当天便召见了马周,在马周尚未到达期间,皇上四次派人催促。待到马周拜见后,唐太宗立刻和他探讨朝政得失,马周的见解让太宗十分满意。
第二年,唐太宗便任命马周为监察御史,巡视地方。而此前唐太宗生怕朝廷监察官员到地方后鱼肉百姓,因此下令监察御史到了地方不得吃肉。
但是马周这个人特别喜欢吃鸡肉,因此在出差期间便忍不住吃了次鸡肉,结果这事就被好事者举报到了朝廷。
但是,谁也没想到一向赏罚分明的唐太宗在这件事上,并没有惩治马周,反而责备这个举报者“我禁止御史吃肉是担心州县破费,吃鸡肉与此有什么关系?”
大家如果以为唐太宗是偏袒就错了,实际上唐太宗是一个十分懂得变通的人,他不拘泥。他制定禁止食肉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御史到了地方,因为海吃海喝导致州县破费。
而马周只是吃了次鸡肉,当时普通百姓家都养鸡,因此鸡肉的价格很低廉,吃鸡肉丝毫不会导致什么恶劣后果。唐太宗真正担忧的是御史到地方后,向地方官员索取山珍海味啊!
后来,有了唐太宗的这次破例,吃鸡肉实际上就不算吃荤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哈尔滨探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