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毕业之后真的甘心就在国企工作一辈子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00:43 1

摘要:一群人嚷嚷着“国企就是躺平养老”,但真到了自己身上,谁不是一边骂着国企的破食堂和无聊例会,一边偷偷翻招聘软件算公积金?

一群人嚷嚷着“国企就是躺平养老”,但真到了自己身上,谁不是一边骂着国企的破食堂和无聊例会,一边偷偷翻招聘软件算公积金?

我就是这么拧巴过来的——当年考公两年失败,简历投到自闭,最后挤进铁路局当了个“螺丝钉”。

现在看着朋友圈里大学同学跳槽、创业、晒高薪,说不眼红是假的,但要问我后不后悔,我只能说,二十岁嫌弃的稳定,三十岁跪着喊真香。

不过,也真正见识到了国企生活的AB面:稳定是真稳定,憋屈也是真憋屈

这“稳定”背后藏着无数让人想摔键盘的瞬间。

————那些让我想连夜提离职的破事

━工资条比奥数题还难懂:基本工资2800,绩效工资1200,住房补贴600,降温费200……杂七杂八加起来税前6000,扣完五险二金到手4500。

最绝的是年终奖,说好“3-6个月工资”,结果财务按基本工资2800×3发,到手8400,还不如大厂一个月房租补贴。

━开会文化逼疯年轻人:安全生产会、D建学习会、工会活动动员会,一周五天能有三天在会议室。

领导J话必提“提高政治站位”,PPT用的还是老掉牙的模板,最长的会从下午两点开到晚上九点,食堂阿姨都锁门了,我们不用吃饭的么?

━晋升通道窄的很:入职前想的是“三年升主管,五年到科级”,现实是科长位置被关系户占了,副科长熬了八年还没提正。

想竞聘?先得攒够“基层锻炼年限”“职称证书”“年度优秀员工次数”三张门票,光中级工程师证就卡掉一半人。

————但有些瞬间让我觉得“忍了也值”

━裁员潮时的安全感:22年大学室友被互联网大厂优化,房贷断供差点抑郁。我们单位虽然降了10%绩效,但工资照发,工会还发了米面油。

科长在会上说:“只要铁路还在跑,就不会让大家饿肚子。”这话搁谁身上听了不舒坦。

━育儿假和医保真香:同事生娃后休了178天产假,期间工资按80%发,回来上班哺乳假每天1小时,工会逢年过节送奶粉券。孩子肺炎住院,医保报销后自费部分单位二次报销,最后相当于没花钱。

让我这个不孕主义的人都开始摇摆了。

━隐形福利能省一套房:食堂三餐一共10块,自助餐标准是两荤两素一汤;单位团购房比市价低30%,虽然得排队十年;

通勤班车直达小区门口,省了买车钱……这些零零碎碎加起来,实际生活成本比私企同学低一半。

在国企待久了,人会变得特别会算账——看着私企同学年薪30万,默默把他加班猝死风险、35岁失业概率、通勤时间折算成时薪,再摸摸自己双休日钓的鱼,突然就心理平衡了。

三十岁后的真香定律:稳定是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

大学同学聚会,当年最看不上国企的创业哥也问了我考铁路局的事儿,可惜早就失去了机会。

————中年人的崩溃从“不稳定”开始

━职场容错率断崖下跌:私企发疯似的裁员,35岁都成了一个坎儿了。

━家庭责任逼你求稳:孩子上幼儿园一年三万,房贷每月八千,父母体检又查出三高……这时候别说996,就是工资涨30%但要外派非洲,你敢接吗?国企虽然涨薪慢,但至少不会突然让人突然滚蛋。

━体制内的时间福利:朝八晚五雷打不动,下班后陪娃上课、周末带父母体检、年假旅游从来不抠搜。私企同学请假看孩子发烧,还得在儿童医院走廊开腾讯会议。

————国企的隐藏优势在长跑中显现

━工龄是护身符也是加速器:混到40岁,职称到手、人脉攒够、规章制度门儿清,这时候跳槽到对口私企当顾问,收入翻倍还不累。

━抗风险能力拉满:经济下行时国企最先拿到Z策扶持,行业萧条时还有财政托底。

━社会地位换资源:孩子上学找工会开证明优先入重点小学,家里老人住院能联系到三甲医院床位,甚至买房中介听说你是央企员工,还会给额外折扣。

这些隐形福利,年轻时不觉得,中年后全是救命稻草。

二十多岁觉得一眼望到头是绝望,三十多岁才发现望不到头才是真绝望。

给大家的建议:先占坑再突围≈≈≈≈≈≈≈≈≈

如果你要是王思聪,当我没说。但如果和我一样是普通家庭、没资源没人脉、扛不住风险的小镇做题家,听姐一句:先抓住国企应届生身份上岸,再琢磨要不要跳船。

像烟草、电网、中建、三大运营商每年招收应届生上万,且只招应届!错过这村真没这店。

别信什么“青春就要折腾”的鸡汤。咱普通人玩不起概率游戏,先把兜底的抓牢了,再谈诗和远方

来源:看了看电话779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