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不挠的“新铁甲”号(New Ironsides)战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7 00:35 2

摘要:将美国1861年的解体与1991年苏联的解体从某些方面进行比较是很有趣的。在几个月内,美国当时的34个州中有13个退出联邦,这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对美国武装力量几乎没有影响,它们保留了统一的结构和管理体系。尽管当时的联邦陆军规模不大,但海军(值得一提

将1861年美国的分裂与1991年苏联的解体在一些方面进行比较是很有趣的。

将美国1861年的解体与1991年苏联的解体从某些方面进行比较是很有趣的。在几个月内,美国当时的34个州中有13个退出联邦,这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对美国武装力量几乎没有影响,它们保留了统一的结构和管理体系。尽管当时的联邦陆军规模不大,但海军(值得一提的是,排名世界第四)拥有3艘风帆战列舰、5艘风帆护卫舰、4艘螺旋桨蒸汽护卫舰、5艘螺旋桨蒸汽船、3艘明轮蒸汽船,以及从单桅帆船到更小的船只——总计52艘舰艇。所有舰船均为木质。

所有的陆军机构和海军舰船都留在了联邦政府手中。南方人与邦联的支持者通过辞去联邦军队或海军的职务,转而加入叛乱州的民兵组织,随后加入邦联的军队与舰队。从战争开始到1861年年底,共有373名军官、准军官与海军候补军官从美国海军辞职或被开除,转而加入邦联海军(当时美国海军共有约8500人)。

事实上,战争是因联邦在叛乱州境内的“飞地”而引发的。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萨姆特堡成为当地民兵攻击的第一个目标。

联邦军未能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撤离最新的螺旋桨蒸汽护卫舰“梅里马克号”,因为邦联封锁了航道,于是将其烧毁。烧毁至吃水线的护卫舰成为叛军从美国舰队获得的唯一大型舰船。重建后,它成为美国第一艘大型铁甲舰——“维吉尼亚号”。

关于将这艘烧毁的护卫舰改造成大型铁甲舰的传言,使海军指挥部与爱国公众为之震动。此前,北方的木质舰队本可根据“蟒蛇计划”对南方州实施全面海上封锁,但面对铁甲舰,北方的木船舰队则束手无策。

这一危急局势迫使美国国会于1861年8月3日紧急拨款150万美元用于建造联邦的铁甲舰。舰船数量与形式由海军部决定,时间极为紧迫。8月7日,海军部长吉迪恩·韦尔斯设立了“铁甲舰建造局”,以加快评估17项提交的设计方案。

9月16日,选定了三种方案。最具奇特性的,是由埃里克森提出的低舷旋转炮塔舰“莫尼特号”;它入选是因为设计者本人的魅力以及他承诺在100天内完工。最简洁的是科内利乌斯·布什内尔的“加莱纳号”,使用联结铁轨制作装甲;最后一种是由费城的“梅里克父子公司”提交的大型铁甲护卫舰,建成后被命名为“新·铁甲号(New Ironsides)”。

这三艘截然不同的“兄弟舰”命运各异:“莫尼特号”最早服役,成功阻止了“维吉尼亚号”,并诞生了众多后续型号,最终却在大西洋风暴中沉没。

“加莱纳号”未达预期,在首次战斗后就被解除装甲。

“新·铁壳号”,作为一艘经典的舷侧炮甲舰,是联邦最强大的舰船,贯穿整个战争仅损失一名水手,却于1866年12月在火灾中被烧毁。

该舰的命名来自帆装护卫舰“宪法号”(USS Constitution,1797年建造,19世纪40年代前为美国海军旗舰),因其使用弗吉尼亚橡木打造的厚重坚固船体而获得“老铁甲舰”(Old Ironsides)之称。“铁甲”一词最早源自英国内战时期,用以形容克伦威尔麾下身披盔甲的骑士。

“新·铁甲舰”是北方第一代铁甲舰中最昂贵的一艘,合同造价达78万美元。

设计方“梅里克父子公司”没有足够大的船台,因此与“威廉·克兰普父子公司”签订了转包协议。

海军部门对该设计寄予厚望,因此给予最多支持与关注。然而由于尺寸庞大,无法迅速完工,以致在1862年3月“维吉尼亚号”首次出航时尚未准备就绪。

根据1861年10月15日签订的合同,舰船应在九个月内交付,即1862年7月15日。每延误一天,造船公司需支付500美元的违约金。

1862年5月10日,该舰正式下水,由曾在1812年英美战争中指挥“宪法号”的查尔斯·斯图尔特准将担任“教父”。

“新铁甲”号(New Ironsides)是一艘舱室式铁甲舰,它是在1862年8月正式服役后不久拍摄的照片中被记录下来的。

该舰于1862年8月21日交付给海军,但造船厂却没有被罚款哪怕一美元——相反,9月27日,海军还高高兴兴地额外支付了34,322.06美元给Merrick & Sons公司,作为项目改进的补偿(如装甲隔舱、防护百叶窗和作战指挥台,这些都未包含在最初的技术规范中)。海军将领们实在是太喜欢这艘新舰了。而另一项造成延迟、但并非建造方过失的原因,则是“汉普顿锚地之战”后对设计图纸作出的变更。只能为双方展现出的理智和理解表示高兴。

克朗普公司(William Cramp & Sons)则将“新铁甲舰”的船体建造纳入了自己的作品集展示中。

在三艘获准建造的舰艇中,““新铁甲”号是最为保守的一个设计。从许多方面来看,它都类似于法国的“荣耀号”(La Gloire),因此这也是三者中风险最小的一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北美船舶工业向前迈出的巨大一步——蒸汽动力与装甲防护结合在一起,蒸汽木舰的时代就此终结。

这艘舰的唯一缺点是吃水较深——几乎达到5米,这限制了它在浅海、河口等美国南北战争中主要战场环境中的使用能力。

“新铁甲”号是美国海军中唯一一艘大型非炮塔式的铁甲舰。

“新铁甲”号USS New Ironsides

建造单位:威廉·克兰普父子公司,费城

建造编号:108

订购日期:1861年10月15日

完工日期:1862年8月21日

退役日期:1865年4月6日

被毁时间:1865年12月16日(火灾)

基本参数:标准排水量:4,120英吨(4,190公吨)、最大长度:70.1米、宽度:17.5米、吃水:4.8米

装甲:主装甲材质:锻铁、水线装甲带:76–114毫米、炮廓甲板装甲:114毫米、指挥塔(作战指挥舱):76毫米、甲板:25毫米、舱壁(隔板):2.5英寸(64毫米)

动力装置:锅炉:4台、主机:2台直立式蒸汽机、动力输出:1800匹马力、推进器:单轴螺旋桨、最高航速:6–7节、编制人员:449人

武器装备:主炮:14门279毫米(11英寸)达尔格伦滑膛前装炮、副炮:2门150磅帕罗特线膛前装炮、追击炮:2门50磅达尔格伦线膛前装炮(1864年更换为2门60磅线膛炮)

这艘装甲舰采用了经典的欧洲炮台装甲舰设计方案。其排水量为4,120长吨(4,190公吨),比设计排水量超出495长吨(503公吨)。为降低吃水深度,舰体采用平底和加宽的木制结构。舰首配有长6英尺(1.8米)的矩形铸铁撞角。舰体垂线间长230英尺(70.1米),总长249英尺6英寸(76.0米),宽57英尺6英寸(17.5米),吃水深度15英尺8英寸(4.8米)。为减少生物附着,舰体水下部分覆有铜质包覆层。

然而,这艘舰操纵性较差,速度上升时机动性反而下降。原因可能在于舰艉线条饱满,或是采用了不理想的两段式铰接舵设计。

动力方面,装备两台简单的水平式双缸蒸汽机,配四台烟管锅炉,驱动一个13英尺(4米)黄铜螺旋桨,功率1800马力,航速6节。燃煤储量为350英吨(360吨)。

此外,它还配备三桅横帆,可帆蒸混合航行,用于长途航行时才安装帆具,港口内则拆除。在蒸汽与帆并用下,可达航速7节。为避免螺旋桨在航帆状态下增加阻力,可将其抬升脱离水面。

装甲防护系统

正如舰名“新铁甲”号所示,该舰拥有完善的防护设计:

水线处设有完整装甲带,厚4.5英寸(114毫米),其下逐渐减薄至3英寸(76毫米)。装甲带高度为水线以上3英尺(0.9米)、以下4英尺(1.2米)。

炮廓两舷倾斜约30度,设长170英尺(51.8米)、厚4.5英寸的锻铁装甲。装甲板之间填充软铁块,以吸收冲击。

起初忽略了炮廓纵向舱壁的防护,但在建造过程中予以补强,设置厚2.5英寸(64毫米)锻铁隔板,内衬12英寸(305毫米)白橡木。

甲板结构为1英寸锻铁上铺3英寸黄松。

装甲板采用法国式隐蔽螺钉固定法连接至船体及甲板。

舷侧装甲设有21英寸(533毫米)厚的木质垫层。

建造期间加装未在原始设计中的作战指挥舱(战斗塔),厚3英寸(76毫米),设于后部烟囱与后桅之间,仅容纳3人,视野非常受限。

炮门装有两扇厚4英寸(102毫米)的装甲闸门,自炮廓内操作,铰链在上方,但常因炮击而损坏、卡顿。

主装甲带以上船体未设置装甲。

相比之下,美国人设计的防护系统比同期欧洲舰只更为周全。英国“勇士号”没有完整的水线装甲带,“勇士”和“格洛瓦尔号”在甲板抗高射炮打击方面也显不足。

原设计配备16门9英寸(229毫米)达尔格伦滑膛前装炮。但哈普顿锚地战役表明该炮对南军铁甲舰防护无效。于是,项目在建造时调整为:

14门11英寸(279毫米)达尔格伦滑膛炮

2门8英寸(203毫米)150磅帕罗特线膛前装炮

2门5.1英寸(130毫米)50磅达尔格伦线膛前装炮(1864年换为60磅版本)

11英寸达尔格伦炮重约16,000磅(7,300公斤),发射136磅(61.7公斤)炮弹,射程为3,650码(3,340米),但因炮口仰角受限,实际射程不超过2,200米。弹种包括75公斤实心弹和67公斤炸弹。虽然穿甲力偏低,但数量弥补了火力缺陷。

帕罗特炮为17倍径线膛炮,射程远,发射68.9公斤炮弹,初速370米/秒,重达7,400公斤。使用75公斤实心弹和穿甲“铁栓”弹。

50磅达尔格伦炮重约2,500公斤,受限于炮口结构,最大仰角仅4.5°,射程不足1800米。

原计划使用的木制炮架因体积过大不适用于舰上,于是开发了金属炮架,炮位安装在滑轨上,炮车可在轨道滑动。为了抑制后坐力,1862年12月加装白蜡木垫片,有效提升制动摩擦力,解决了炮架位移问题。

第二天,“新铁甲”号正式服役后便驶向切萨皮克湾的汉普顿锚地,那里正在焦急等待它到来的,是担心南方邦联会沿詹姆斯河突袭的海军少将戈尔兹伯勒。戈尔兹伯勒手下仅有“莫尼托”号与“加莲娜”号两艘舰艇,他认为这远远不足以抗衡邦联海军。

然而,仅仅在8月31日,海军部长威尔斯就召回“新铁甲舰”前往费城,紧急修复其在首次航行中暴露出的问题。这艘铁甲舰暴露出方向舵控制不良、火炮后坐系统不完善、航速不足等问题。

直到1863年1月之前,这艘战舰一直停在船厂进行修理。然而,最终仅方向舵的问题得以解决;至于火炮后坐系统的问题,机械人员只能在后续战斗中一边使用一边设法解决。

1863年1月17日,“新铁甲”号加入了驻扎在南卡罗来纳州波特罗亚尔的南大西洋封锁舰队,任务是封锁南方邦联的重要港口查尔斯顿与萨凡纳。在此期间,该舰的桅杆与索具被替换为信号用的短桅杆。杜邦少将还命令削短烟囱,以改善战斗指挥台的视野,但这项举措适得其反——烟雾反而覆盖了指挥台和炮甲板,最后只好恢复烟囱原状。此外,试图将重达18吨的指挥台移动到更理想的位置也以失败告终,因为舰上的其他甲板结构无法承受如此重载。

1月31日,南方邦联的两艘装甲舰CSS“奇科拉”号与CSS“棕榈州”号借雾出击,击伤了两艘联邦军舰,并短暂俘获了一艘——炮艇USS“梅塞迪塔”号。自2月1日起,“新铁甲舰”便开始在查尔斯顿港外执行巡逻任务,并持续了一整年。

1863年4月7日,该装甲舰作为杜邦少将的旗舰,参与了北方九艘装甲舰对萨姆特堡的失败炮击行动。杜邦及其参谋部占据了狭小的指挥舱,迫使舰长在寒冷的炮甲板上履行职责。这艘吃水过深的装甲舰在浅水区行动极其局促且不便。杜邦缺乏经验的领航员不熟悉装甲舰的尺寸和特性,多次险些使舰船搁浅,最终由于舵机故障,该舰与浅水重炮舰「卡茨基尔」号和「纳亨特」号(另有资料称「楠塔基特」号)发生碰撞,所幸未造成舰体损伤。

撤退过程中,这艘铁甲舰正好驶至邦联军布设的一枚水雷上方,水雷内装有3000磅(约1360公斤)火药。幸运的是,由于引爆电缆损坏,水雷并未引爆,舰艇才得以幸免于难。

战斗中,“新铁甲舰”仅向南军炮台发射了一次舷侧齐射。但它本身却被击中超过50次,依旧未造成人员伤亡或严重损伤。

第一次查尔斯顿战役

“新铁甲”号与两艘浅水重炮舰共同参加了战斗。

费舍尔堡的炮击

摩里斯岛的登陆作战

“新铁甲”号与五艘浅水重炮舰攻击了查尔斯顿港的瓦格纳堡和格雷格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实战照片之一,摄于9月7日。

此后,这艘铁甲舰多次炮击邦联阵地,在攻占摩里斯岛上的瓦格纳堡的战役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该战役自7月18日开始,持续了两个月,并在查尔斯顿港进行的第二次战斗中持续发挥作用。

1863年8月21日,这艘铁甲舰成为一次失败的敌方撞杆水雷攻击的目标。9月8日,它奉命为搁浅在萨姆特堡与卡明斯角之间的“威霍肯”号浅水重炮舰提供火力掩护。

“新铁甲舰”在距离莫尔特里堡1200码(约1100米)处抛锚,并与邦联炮台展开了一场成功的炮战,迫使邦联炮兵放弃火炮阵地。它共发射了483发炮弹,同时自身也被击中至少70次。战斗结束后,舰上组建了一支登陆队,准备在9月8日至9日夜间占领炮台,但这次攻击最终以失败告终。

从7月到10月,“新铁甲舰”在查尔斯顿周边共发射了4439发炮弹,遭到至少150发重型炮弹命中,但没有一发对其造成严重损伤。

然而,在10月5日夜间,这艘铁甲舰遭到南军鱼雷艇CSS **大卫号(David)**的袭击。敌方的撞杆水雷击中装甲带,但只击裂了木质内衬,舰体依然保持浮航。舰上仅一人因被对方小艇上的步枪击中受伤,之后不治身亡。

以下为CSS“大卫号”指挥官格拉塞尔中尉的回忆:

“当我们距离目标大约300码时,敌舰上的瞭望哨多次大声喊道:‘小艇上的人,回答!’

我们全速靠近,我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拉开了我的滑膛枪扳机。

接着,值班军官出现在甲板上,大声喊道:‘你们是哪艘船?!’我们距离只有40码了。

我判断现在是开战的最佳时机,于是开枪了。

值班军官中枪倒下,当场毙命,我随即命令关闭引擎。

下一刻,水雷撞击了敌舰船舷并引爆。我无法确认对敌方造成了多大破坏。

我的小艇在爆炸的冲击波下严重倾斜,爆炸激起的水浪打在甲板上,还灌进了烟囱和舱口。”

——格拉塞尔中尉,南方邦联CSS“大卫号”指挥官

“大卫”号的袭击

鱼雷艇CSS“大卫号”攻击“新铁甲舰”

1864年6月6日,“新铁甲”号返回皇家港,准备返回费城海军船厂进行全面检修,更换已经磨损的蒸汽机。这期间,舰上的桅杆和索具再次被更换,大部分船员也被调往其他舰只。6月24日,“新铁甲舰”抵达费城海军船厂,并于6月30日正式退役,进入改装阶段。

大修工作于1864年8月底完成,铁甲舰重新服役,由威廉·雷德福准将(Commodore William Radford)指挥。首先,舰员接受了强化炮术训练。随后于10月加入北大西洋封锁舰队,驻扎在汉普顿锚地。

圣诞节前夕,这艘舰参加了对北卡罗来纳州费舍尔堡的攻击。费舍尔堡是威尔明顿港的重要防御工事,而威尔明顿则是南方邦联最后一个仍能接收来自欧洲货物的港口。1865年1月13日,舰队恢复了炮击,随后在1月15日展开成功的陆上攻势,最终攻占该堡垒。之后几个月,“新铁甲舰”继续在詹姆斯河上支援联邦军作战。

尽管多次与邦联的岸防炮台展开激烈炮战,但这艘铁甲舰从未遭受严重损伤。唯一的人员伤亡是1863年10月5日夜间,遭到一艘鱼雷快艇袭击后,一名水兵因枪伤不治身亡。

在1865年第二次费舍尔堡战役中,“新铁甲舰”共有8名船员因英勇表现获颁荣誉勋章

1865年4月6日,“新铁甲舰”退役进入预备役。然而,它并没有死于战火,而是于1866年12月15日至16日夜间,在费城利格岛(League Island)的军港内,因引擎舱突发火灾而焚毁。舰只被拖至浅水区,在那里被烧毁并沉没。其残骸后来被打捞,其锅炉于1869年被出售。

这艘在战场上几乎刀枪不入的铁甲舰,最终却成为了和平时期一场普通火灾的牺牲品。

“新铁甲”号在查尔斯顿封锁战中的表现

重建后的铁甲舰停泊在费城港。

来源:胡侃kaowo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