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脑是食欲调节的中心。当血糖水平下降时,大脑会通过释放特定的激素(如饥饿素)来发出信号,促使我们进食。而在进食后,瘦素和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从而抑制食欲。
#健康科普
在追求健康减重的道路上
很多人都会遇到一个
棘手的问题
——饥饿感
饥饿感似乎是一种
简单的生理需求
但其实背后隐藏着
复杂的机制
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
自己的饥饿感来自哪里?
又该如何科学应对呢?
脑性饥饿
大脑是食欲调节的中心。当血糖水平下降时,大脑会通过释放特定的激素(如饥饿素)来发出信号,促使我们进食。而在进食后,瘦素和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从而抑制食欲。
然而,在现代生活中,由于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很多人容易出现调控食欲的激素失衡,进而导致食欲异常亢进。与此同时,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也会影响我们的食欲,使我们对食物产生渴望。如果这些信号失衡,也可能导致我们频繁感到饥饿,从而增加食物的摄入量。
图片来源:千库网
应对方法:
1.规律饮食是关键。每天按时进食三餐,避免血糖大幅波动。
2.选择高膳食纤维、高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燕麦、蔬菜、鸡胸肉和鱼虾等能提供持久的饱腹感。
3.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时身体会将口渴误认为饥饿。
4.适当运动和充足睡眠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减少饥饿感。
图片来源:千库网
肠胃性饥饿
有些胃肠疾病,如胃溃疡或慢性胃炎,可能会使患者产生持续的饥饿感,尽管实际上他们的身体并不需要更多的能量。
图片来源:觅元素
应对方法:
1.如果怀疑是胃肠疾病导致的饥饿感,应及时就医检查,例如进行胃镜检查等。
2.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选择温和、易消化的食物。
3.少食多餐,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这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
图片来源:千库网
情绪性饥饿
许多人在压力大、焦虑或抑郁时,容易通过进食来缓解情绪
,这种现象被称为情绪性饥饿。此时,食物不仅仅是生理需求的满足,更成为情绪的寄托。图片来源:觅元素
应对方法:
1.如果是情绪导致的饥饿,应尝试找出导致情绪的根源,如压力、焦虑或孤独等。
2.找到替代行为来缓解情绪,如散步、听音乐、写日记或与朋友聊天。
3.如果情绪问题较为严重,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通过专业的心理疏导来解决情绪性饥饿的问题。
图片来源:千库网
低基础代谢导致饥饿
一些人由于基础代谢率低,身体消耗能量的能力较弱,即使摄入的食物量正常,也可能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这部分人群在减肥时,可能会发现食欲控制更加困难,因为他们的身体习惯于储存能量,而非消耗能量。
应对方法:
1.
增加身体活动是提高基础代谢率的有效方法,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并结合力量训练。图片来源:千库网
2.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3.
保证每晚7小时左右的高质量睡眠,因为睡眠不足会影响激素平衡,导致饥饿感增加。了解自己的饥饿感来自哪里
找到相应方法
管住嘴,迈开腿
才能健康减重
【郑重提示:本文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二次转载请确认版权或更换删除。】
《广西疾控健康科普大讲堂》——
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来源 | 健康中国
文编 | 龙玉婷
美编 | 龙玉婷
一校 | 许雁 龙玉婷 黄美婵
二校 | 严桐桐
三校 | 余宗蓉 李萌
审核 | 黄波
声明 |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艾滋病治疗门诊:0771-2518326
以上电话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业务:我中心暂停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需办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人员请到南宁市相关体检办理点进行体检。
疫苗接种地点:金洲路18号(琅西门诊)
疫苗接种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8:00-11:30,下午15:00-17:30;周六、周日:上午8:30-11:30。
来源:广西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