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设计周 | 老常客及新来的必看指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7 00:04 1

摘要:米兰设计周2025即将拉开帷幕(4月7日至13日),整座城市已进入最后的筹备阶段。全球设计界的目光聚焦于此,Wallpaper*中文版为您带来最值得期待的展览、装置与新品发布指南。与此同时,今年恰逢多个设计品牌与工作室的周年庆典,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恒久之

Perface

序言

米兰设计周2025即将拉开帷幕(4月7日至13日),整座城市已进入最后的筹备阶段。全球设计界的目光聚焦于此,Wallpaper*中文版为您带来最值得期待的展览、装置与新品发布指南。与此同时,今年恰逢多个设计品牌与工作室的周年庆典,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恒久之力”——在快速迭代的行业中,如何坚守初心,同时拥抱创新。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对于人类而言或许如此,但在设计领域,周年纪念往往意味着品牌在逆境中的韧性、对工艺的坚持,以及对未来的持续探索。今年,我们不仅关注最新趋势,也向那些经受住时间考验的设计力量致敬——年制造商到新兴工作室,它们共同证明:真正的设计,既关乎形式与功能,也承载着情感与灵魂。

在自动化和快消文化盛行的当下,这些品牌依然相信“人类技能”的价值——工匠的双手、设计师的直觉,以及那些无法被算法替代的细微感知。正如受访的设计师与主理人们所言,勇气、乐观与对工艺的热爱,才是推动行业前行的核心。而米兰设计周,正是这些理念的最佳舞台。

2000年,Karl Fournier和Oliver Marty创立了多学科实践工作室Studio KO。如今,他们在巴黎、摩洛哥马拉喀什和伦敦都设有办公室。在品牌创立25周年之际,我们与这对灵魂搭档展开关于永恒设计、未来愿景与生活哲学的深度对话。

地址:

Intersection系列将于4月7日至13日间在米兰设计周Cesare Correnti大街14号5 Vie展区展出

W*:

今年Studio KO就25岁了。第一次踏上设计之路时,两位有明确的使命吗?

Studio KO:

一开始并没有那么明确的使命,但我们一直在关注诗意和永恒,这一点从未改变。

W*:

如今的价值观有变化吗?

Studio KO:

我们多了很多执着,比如探索某种古风,追求美感和准确性。如今我们会说自己有态度,而不是有风格。这些价值观是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逐渐形成的。

W*:

对年轻时的自己有什么可以帮助度过难关的建议?

Studio KO:

相信自己最初的梦想,就算取得了成功也绝不要放松。即便登上行业巅峰,也要保持探索者姿态,设计从不存在终点站。

W*:

请谈谈与摩洛哥地毯品牌Beni的合作,为何将其作为周年纪念项目?

Studio KO:

我们有很多进行中的合作项目,但与Beni的合作很特别,因为涉及到巴黎和马拉喀什,我们在这两个地方都有业务。这个系列诠释了南北交汇,因此就名为“Intersection”。系列不仅是地理概念的南北交融,更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的时空对话。

W*:

如何从工作中解脱出来?

Studio KO:

和我们的儿子还有朋友们一起,在法国科西嘉角度过夏天,每天穿着同一件T恤,日夜在海里潜水。我们把这称为“赤足奢华”。

W*: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厄运和阴霾压得喘不过气。两位认为未来有什么特别令人兴奋?

Studio KO:

下一代在设计和建筑方面的梦想和良知,新生代设计师的生态意识令人振奋!二十年前,没有人关心这个问题,而今天年轻人简直把我们当成了《星球大战》里德高望重的“尤达大师”!套用法国作家André Malraux的话,我们认为21世纪可能是可持续的,也可能是不可持续的。走向可持续,要么走向消亡。遗憾的是,当前的人类轨迹似乎正滑向后一种可能。

a.

b.

c.

all

Studio KO为Beni设计的Intersection系列地毯,摄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Vincent Timsit Workshop工坊

1965年,意大利家具品牌Cassina正式获得Le Corbusier、Pierre Jeanneret与Charlotte Perriand三位建筑大师四项经典设计的全球量产权,开启现代家具工业化生产新纪元。值此重要历史时刻,我们与品牌首席执行官Luca Fuso展开对话,回溯这段设计史上的关键节点。

地址:

“Staging Modernity”展览将于4月7日至13日间在米兰设计周Larga大街14号利里科剧院展出

W*:

此次周年纪念特别版包含哪四件作品?有哪些创新呈现?

Luca Fuso:

本次复刻的1号可调靠背椅(1 Fauteuil Dossier Basculant chair)、2/3号大舒适扶手椅(2/3 Fauteuil Grand Confort armchair)及4号连续调节躺椅(4 Chaise Longue à Réglage Continu),至今仍是现代家具设计的标杆。

我们为所有钢管框架施以红蓝绿三色高光漆,两款扶手椅采用马海毛天鹅绒面料,座椅与躺椅则搭配自支撑马鞍皮。色彩革新是最大亮点——很多人不知道原设计本就注重色彩表现,当年黑白影像资料造成了误解。

W*:

"现代性剧场"特展如何诠释这段设计史?

Luca Fuso:

由Formafantasma工作室策划的这场展览,以1929年巴黎秋季沙龙平面图为蓝本。这个历史性展会正是三位设计师(Le Corbusier, Pierre Jeanneret, Charlotte Perriand)首次公开展示革命性作品的舞台。我们在主厅前区复原了当年的家具阵列,搭配Cassina按原始色材复刻的沙龙元素。新增的舞台装置邀请观众入座体验,形成上下呼应的空间叙事。

W*:

我们能从这次体验中期待什么?

Luca Fuso:

肯定是意想不到、身临其境和视觉震撼的体验。地点就在米兰市中心最近修复的利里科剧院,非常美丽的地方。“Staging Modernity”不仅是一件装置作品,也是一场不容错过的戏剧表演,在国际导演Fabio Cherstich的指导下,将哲学家Emanuele Coccia,建筑师、作家兼策展人Andrés Jaque,以及建筑师兼艺术家周菲菲(Feifei Zhou)的作品娓娓道来。

亮面蓝色框架的1 Fauteuil Dossier Basculant座椅,由Le Corbusier、Pierre Jeanneret、Charlotte Perriand设计

自1889年来,瑞典地毯设计品牌Kasthall一直在瑞典西部小镇欣纳(Kinna)的工厂中生产编织与手工簇绒的地毯。首席执行官Mirkku Kullberg揭示了品牌的成功之道。

地址:

“Staging Modernity”展览将于4月7日至13日间在米兰设计周Larga大街14号利里科剧院展出

W*:

百年品牌如何保持生命力?

Mirkku Kullberg:

传承是一件沉重的事,要吸引新的受众也并不容易,在瑞典欣纳小镇扎根135年,我们始终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守护传统工艺,又要开拓新视野。将编织技艺融入当代文化语境,才能让遗产自然延续。这种承前启后的转型思维,正是我们应对时代变迁的密钥。

W*:

百年间始终坚守的核心是什么?

Mirkku Kullberg:

我们的发展历程中,人是最重要的资产。匠人精神从未改变。从1889年创始至今,那些掌握羊毛特性、通晓编织密码的匠人们,始终是品牌最宝贵的资产。材料与工艺的智慧传承,才是真正的“大师制造”。

W*:

如何实现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

Mirkku Kullberg:

我们非常注重寻找新材料。虽然优质羊毛仍是可持续首选,但针对不同市场需求,我们持续研发新型环保材料。所有创新必须符合三个标准:生态友好、经久耐用、功能实用。

W*:

135周年有哪些特别安排?

Mirkku Kullberg:

我们启动了三维纪念计划:出版品牌文化三部曲,系统梳理工艺基因与发展脉络;改造斯德哥尔摩展厅,打造集地毯、艺术品、纺织文献于一体的复合空间;在纽约、米兰等五城举办工艺讲座与特别展演。

a.

b.

c.

all

近期的Fasad系列,由David Chipperfield为Kasthall设计,回收羊毛应用的先驱作品

1979年,Nina Yashar在米兰创办了画廊Nilufar Gallery。2015年,她在一座曾是银器工厂的建筑中开办了Nilufar Depot。漫步在挑高的工业穹顶下,Yashar指着裸露的钢梁说道:"这个空间最迷人的特质,在于它既保存着银器作坊的历史肌理,又持续孕育着未来的设计语言。"这种时空叠合的特质,恰是Nilufar Depot历经十年沉淀形成的独特气场。她利用这处靠近加里波第火车站(Garibaldi train station)的巨大空间,展示收藏的当代及历史设计作品。

地址:

“Repertorio”周年纪念展览包含“Silver Lining”展览,将于4月7日至13日间在米兰设计周Lancetti大街34号Nilufar Depot展出

W*:

如何定义Nilufar Depot的初始构想与后续演变?

Nina Yashar:

最初只是想为多年收藏寻找仓储空间,但遇见这座前银器工厂时,瞬间被其工业骨骼打动。我们邀请建筑师Massimo Locatelli操刀改造,历经多次改造方成现状。空间灵感源自斯卡拉歌剧院(La Scala theatre),又如同放大的玩偶之家——这里既是存放设计史的仓库,更是让古董与现代藏品对话的舞台。十年间,它逐渐生长为兼具实验性与沉浸感的跨界场域。

W*:

Nilufar一直以来都是知名设计师和新秀设计师的平台。如何看待当下年轻设计师的创作特质?

Nina Yashar:

最打动我的是他们的无界勇气。这代人正打破审美与功能的既定框架,在材料实验与可持续议题中开辟新径。他们深谙传统工艺精髓,却能自由穿梭于设计、艺术、建筑与时尚之间,创造出充满当代共鸣的复合型作品。

W*:

如何纪念十周年?

Nina Yashar:

中厅将举办“Silver Lining”展览,这是我们携手设计收藏团体Fosbury Architecture共同策划的非凡装置作品。这次展览完全是为了展示金属的多面性,向这种象征着力量、实质和记忆的材料致敬。

a.

b.

c.

all

创意工作室Supaform的作品Mid Century Journey将在Nilufar Depot的“Silver Lining”展览装置作品中展出

1935年,Alvar Aalto、Aino Aalto、Maire Gullichsen和Nils-Gustav Hahl在芬兰赫尔辛基成立了家具品牌Artek。我们采访了品牌总经理Marianne Goebl,谈到回归档案经典和保护森林的问题。

W*:

创立90年的品牌如何保持核心理念的当代性?

Marianne Goebl:

Artek的基因里刻着实用主义与先锋精神的矛盾统一。我们始终践行“为大众创造有温度的设计”——通过现代工艺量产兼具艺术灵性与实用价值的家具。这种让好设计民主化的追求,在1935年与今天同样重要。

W*:

品牌将推出Alvar Aalto设计的Fan-Leg系列X602款限量版坐凳。为何选择这款作为周年纪念款?

Marianne Goebl:

这次我们想让档案库里的精致美学重见天日,重温Aalto夫妇更精致、更具装饰性的一面。Fan-Leg系列源自哥特拱顶的曲线设计,每件需耗时切割标准L型凳腿构件再手工拼合。顶部镶嵌的漩涡纹饰选用芬兰卷曲桦木,天然木纹成为最好的装饰语言。

W*:

品牌未来十年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Marianne Goebl:

目前Artek在芬兰和日本已是国民品牌,但在全球仍属小众。我们正通过两项行动改变现状:一是与Formafantasma合作推进林业可持续项目,守护芬兰森林资源;二是回应新一代消费者的深度诉求——他们关注生产链透明度与产品精神价值。Artek的优势在于,我们制造的不仅是生态友好的家具,更是能点亮日常生活的美学载体。我希望在未来十年,我们能继续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a.

b.

c.

all

Artek Fan-Leg系列X602款限量版坐凳,蜜黄色桦木材质

115年前,家具品牌Wittmann推出了由Josef Hoffmann设计的Kubus系列沙发椅,其美妙之处如今仍能给人以现代化观感。我们与品牌首席执行官Bo Thuesen探讨了这位设计师的创意和遗产——一把沙发椅的现代性突围。

地址:

“Staging Modernity”展览将于4月7日至13日间在米兰设计周Larga大街14号利里科剧院展出

W*:

Kubus系列问世时的市场反应如何?

Bo Thuesen:

1910年面世时,这把立方沙发椅如同投入传统设计界的震撼弹。作为维也纳分离派核心人物,Josef Hoffmann的几何美学在当时堪称激进——摒弃装饰的网格造型引发两极评价。保守派视其为离经叛道,先锋派却盛赞其开创性:那些棱角分明的线条,正是功能美学与几何纯粹性的完美宣言。

W*:

Hoffmann的设计理念如何影响当代创作?

Bo Thuesen:

我们始终遵循三个基本法:永恒性追求、系统性思维、工艺苛求。如今合作的设计师们,或在其经典细节中寻找变奏,或在整体方案里延续系统思维。对我们而言,传统不是复制模板,而是激活创新的密码——这确保百年工艺始终与时代共振。

W*:

115周年有何特别纪念举措?

Bo Thuesen:

我们将推出全球限量115件的典藏版,沿用原始设计图纸,以三种精选皮革配色重现经典。每件作品背部的独立编号,见证着毫米级精度的制作工艺。

a.

b.

c.

all

Josef Hoffmann设计的Kubus系列115限量版沙发椅,拥有三种特殊色调,为庆贺周年发行

1975年,Piero Ambrogio Busnelli创立了家具品牌Maxalto,隶属品牌B&B Italia。Maxalto与Afra Scarpa、Tobia Scarpa及Antonio Citterio三位设计师展开了亲密而富有成效的合作,从木作工坊到当代家具半世纪的进化史。品牌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B&B Italia集团CEO Demetrio Apolloni,讨论品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地址:

Antonio Citterio的周年版Lilum沙发将于4月7日至13日间在米兰设计周Durini大街14号Maxalto展厅展出

W*:

品牌发展中的关键转折点?

Demetrio Apolloni:

两个里程碑塑造了Maxalto的基因。1975年,与Busnelli合作十年的Scarpa夫妇提出创立高端木作支线,沿用手工橱柜与鲁特琴制作技艺,Maxalto由此诞生。1993年Antonio Citterio全面接掌后,设计语言历经两次转向:初期聚焦20世纪初叶风格,后期回溯两次大战间的法国设计,持续探索当代美学的表达路径。

W*:

哪些作品成为品牌标志?

Demetrio Apolloni:

Scarpa时期的Artona系列Africa座椅,以其雕塑形态奠定美学基调。Citterio时代则涌现Kalos座椅(带可调脚踏)、Pathos餐桌、Amoenus Soft沙发及Caratos座椅四大经典,持续诠释现代居住理念。

W*:

五十周年有何特别企划?

Demetrio Apolloni:

米兰设计周期间将推出限量纪念系列,重点呈现特殊表面处理工艺,每件附带独立编号收藏证书。这些作品将作为米兰旗舰店的橱窗主角,演绎半个世纪的精工传承。

Maxalto推出Antonio Citterio周年限量版Lilum沙发

2005年,瑞典多领域设计工作室Form Us With Love在瑞典东南部城市卡尔马(Kalmar)成立。诞生二十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创始人John Löfgren和Jonas Pettersson,了解他们年轻时做过的傻事,以及好奇心如何成为了生活的动力。务实的理想主义,或许正是他们穿越设计周期的密钥。

地址:

“Staging Modernity”展览将于4月7日至13日间在米兰设计周Larga大街14号利里科剧院展出

W*:

尽管品牌已经20岁了,作品却依然充满青春活力。两位如何在所有项目中都保持这种游戏精神和好奇心?

John:

好奇心就像易挥发的香水,年龄渐长难免会消散些许。但岁月也馈赠了反思能力与洞察深度,这种矛盾混合恰恰成就了设计的层次感。

Jonas:

当年创办工作室纯粹出于对设计的热忱,从没想过商业蓝图。二十年过去,我们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工作状态——享受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驱动力。

W*:

2005年初创时可曾感到风险?

John:

冒险的前提是有东西可失去。当时的我们除了热情一无所有,反而无所顾忌。每个机会都是纯粹的礼物。

W*:

如何维系二十年创作热情?

Jonas:

每个项目周期通常横跨一两年,必须学会在不同阶段找到兴奋点。有人迷恋方案雏形,有人享受收尾细节,团队互补的能量循环,是持久续航的关键。

John:

当我确信某个设计能产生实际影响时,肾上腺素就会飙升。若失去这种确信,创作就会变得敷衍。投入度是衡量是否继续的唯一标准。

W*:

未来十年有何规划?

John:

核心命题始终是"对的人做对的事"。当项目团队充满默契,两年周期里的困难时刻都会转化为共同记忆。比起学习新事物,我们更在意保持这种工作状态的愉悦感——毕竟,擅长学习已是我们的肌肉记忆。

a.

b.

c.

d.

all

Form Us With Love为家具制造商Dalform设计的Soft Edge模块化沙发系统,亮相2025斯德哥尔摩设计周

意大利家具品牌Porro百年工坊记,四代传承的木质诗篇,创始人曾孙女、首席执行官、家族第四代掌门人Maria Porro分享品牌长盛不衰的秘诀。

地址:

Porro新系列将于4月7日至13日间在米兰国际家具展会场及品牌位于米兰Uberto Visconti di Modrone大街29号的展厅展出

W*:

百年企业如何永续经营?

Maria Porro:

Porro的基因里刻着“人本”二字。我的曾祖父Giulio在蒙特索拉罗山谷创办木作坊时,吸引来的都是痴迷木材的手艺人。当需要扩建时,这位固执的创始人做了个惊人决定——用两倍面积的外地土地,换取小镇周边的建设用地。只为让跟随多年的匠人免于奔波。这个选择定义了对工艺传承的执着,对共同价值观的坚守,比规模扩张更重要。

W*:

当代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Maria Porro:

我们警惕"增长"这个词汇。Porro的引擎始终是工艺钻研与品质追求,自然生长只是副产品。实行零库存的精益生产,所有产品都按需制作。但这不意味被动等待——持续改良三十年前的设计,比追逐新品更重要。在创新与传承的天平上,我们寻找永恒支点。

W*:

对年轻时的自己有什么建议?

Maria Porro:

很幸运能与我的家人、父亲和我们的员工一起工作,每天都在不断学习。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眼界去接受新事物。

W*:

如何庆祝世纪里程碑?

Maria Porro:

最珍贵的庆祝是与人共享。今年夏天将在山谷举办露天野餐会,邀请历代工匠携家眷、供应商伙伴、当地社区齐聚。让木屑纷飞的工坊暂歇,让笑语充盈百年庭院。

Piero Lissoni为Porro设计的Cast系列新款折叠椅,采用白蜡木框架,椅座和椅背为拉伸皮革材质

每年,总有一两件家具作品成为设计周的记忆符号。爱尔兰-美国品牌Orior的“Beatha”酒柜(在爱尔兰盖尔语中意为“生命之水”)堪称2025年米兰的标杆之作。这座由核桃木雕刻而成的庞然巨物耗时三名工匠五个月完成,配以动物皮毛门扇与铸铜五金件,展现出静谧而强大的存在感。在这个充满危机的时代,一件能容纳马提尼酒具的家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令人向往。

地址:

Bocci Milan, Via Giuseppe Rovani 20, 20123 Milan

威尼斯纺织世家Rubelli与建筑师Peter Marino再度合作,在其米兰展厅打造名为“自由形式”的粗野主义装置,通过建筑与纺织品的对话,展现Marino变幻莫测的织物设计如何突破空间界限。

地址:

Rubelli, Via Fatebenefratelli 9, 20121 Milano

荷兰设计师Richard Hutten与印度地毯品牌Jaipur Rugs合作推出九件大型地毯,将传统工艺与波普文化结合。乍看古典的图案中隐藏着印度胡里节彩粉的鲜艳色块,甚至优雅枝叶间还“散落”着香蕉皮——这一古老滑稽元素的加入,以俏皮姿态挑战传统的严肃性。

地址:

Jaipur Rugs, Via Marco Minghetti 20121

地下隧道改造的多功能空间Dropcity推出开幕展“监狱时代”,通过全球监狱物品的归类展示与艺术家对谈,探讨设计在惩戒环境中的角色及改造未来的可能性。

展期:

4月3日-5月31日

地址:

Via Sammartini 38-60, 20125 Milan

挪威铝业巨头Hydro联合五位设计师:Sabine Marcelis、Keiji Takeuchi、Cecilie Manz、Daniel Rybakken 和 Stefan Diez,使用100公里内采集生产的低碳铝材创作单材料设计,运输排放减少90%,展现从源头实现循环经济的可能。

地址:

Spazio Maiocchi, Via Achille Maiocchi 7, 20129

在布雷拉设计区的隐秘花园中,MUJI与巴黎Studio 5∙5合作打造“宣言屋”——一个倡导低影响生活的模块化住宅。内部12件物品均由现有产品改造,通过开源指南鼓励参观者自行制作,反思消费主义。

地址:

Corso Garibaldi 89A, Giardino Pippa Bacca

Alcova联合创始人Valentina Ciuffi与Joseph Grima再次展现其标志性反叛精神,携手Delvis (Un)Limited将米兰街边店铺改造成居住式设计舞台。七位设计师——包括Objects of Common Interest、Linde Freya Tangelder与Laurids Gallée——将在夜间栖居空间,并于每日清晨通过公开“早餐对谈”分享体验。受激进生活艺术形式启发,这场实验模糊了展览、居所与行为艺术的边界,让设计品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呼吸。

地址:

Via Fatebenefratelli 9, 20121

对于疲惫不堪的设计朝圣者而言,Teatro Litta大厅中央的巨型床铺装置注定令人难以抗拒。由主厨、艺术家Laila Gohar与Marimekko联袂打造,这场充满玩趣的沉浸式体验以超现实尺度再现人类在床上完成的种种行为——从私密梦境到晨间更衣。场景中首次亮相的限量胶囊系列,将品牌传奇设计师Maija Isola的档案级条纹图案重新诠释于睡衣、床品与陶瓷等家居物件。大胆的视觉语言、复古的设计叙事与慵懒休憩的召唤,共同构成对Marimekko“日常创造力”精神的深情礼赞。

鲜有艺术家能像Es Devlin这般构筑沉浸式体验奇观。这座在开幕前两周才揭晓的巨型环形装置,将重塑米兰大学荣誉中庭(Cortile d’Onore)的空间叙事。直径18米的环形雕塑中,2000余册书籍栖息于发光书架之上,构筑成光的圣殿。

当访客穿行其间,可聆听由图书馆"自主诵读"的文本——从理论物理学家Carlo Rovelli的《时间的秩序》(由"卷福"Benedict Cumberbatch献声),到18世纪数学家Maria Gaetana Agnesi的著作选段(由Devlin亲自演绎)。文字在LED屏幕上流动,光束轻抚书页,营造出知识与光线的双重交响。观者亦可翻阅或捐赠书籍,共同构建动态档案馆,未来这些典藏将成为米兰图书馆系统的特别收藏。

地址:

Cortile d’Onore, Palazzo di Brera, Via Brera 28, 20121 Milan, Italy

Michael Anastassiades即将为同名品牌揭幕全新模块化灯具系列,以“适应与蜕变”为核心设计哲学。此次发布特别呈现与Alessi合作设计的便携式灯具,而更具历史深意的是——展览选址于尘封20年后重启的Jacqueline Vodoz与Bruno Danese基金会。

这座为保存艺术与工业设计交汇点先驱遗产而建的机构,藏有记录意大利设计史关键篇章的器物、影像与文献档案。对Anastassiades而言,这场展览饱含宿命感:其职业生涯中始终视Bruno Danese的作品为灵感源泉,此次在精神导师的殿堂展出新作,恰似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地址:

Danese Foundation, Via Santa Maria Fulcorina, 17, 20123 Milan

自2018年以非主流展中展姿态横空出世,由Studio Vedèt创始人Valentina Ciuffi与Space Caviar联合总监Joseph Grima共同打造的Alcova,已成为米兰设计周外围展(Fuorisalone)皇冠上的明珠。以大胆策展视角解锁米兰隐秘建筑瑰宝著称的它,持续定义着设计界的时代精神。

今年,Alcova不仅重返2024年启用的历史场馆Varedo小镇博尔萨尼别墅(Villa Borsani)与巴加蒂·瓦尔塞基别墅(Villa Bagatti Valsecchi),更将版图拓展至两处震撼新址:前SNIA化工厂与帕西诺玻璃温室(Pasino Glasshouses)——工业遗迹与蔓生植被在此上演生态博弈。四大场域将共同承载新兴与资深设计师的创作,通过在地性装置与展览,构建设计与环境的精神共振。

地址:

Villa Borsani, Via Umberto I, 148, 20814 Varedo MB, Italy

Villa Bagatti Valsecchi, Via Vittorio Emanuele II, 48, 20814 Varedo MB, Italy

Pasino Glasshouses (Serre di Pasino), Space P1 51-49 Via Vittorio Emanuele II, 20814 Varedo MB, Italy

Ex SNIA Factory, 20814 Varedo MB, Italy

Wallpaper*Global策划的新锐设计师群展再度登陆三年展博物馆Curva弧形展厅。我们集结全球20组个人/工作室,聚焦过去一年中以材料转化见长的创意力量——玻璃、金属、木材、石材、织物与陶瓷在此化作非凡的物性诗篇。每件家具、灯具与器物都诉说着材料的坚韧与想象力的迸发。虽难免偏爱,但我们仍为这份智性之美深感骄傲。

地址:

La Triennale di Milano, Viale Emilio Alemagna 6

延续2024年启动的文化承诺,米兰国际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今年推出包含大师课、工作坊及在地装置的全维度项目。美国艺术巨匠Robert Wilson以米开朗基罗《隆达尼尼圣殇》为灵感,打造融合光、声、艺术的“整体作品”《母性》。该作配乐由Arvo Pärt创作,4月6日于斯福尔扎城堡隆达尼尼圣殇博物馆首演,展期持续至5月18日,串联设计周与艺术周的双重时空。

地址:

Museo della Pietà Rondanini, Piazza Castello, 20121 Milano

2024年甫获Wallpaper设计奖的Emiliano Salci与Britt Moran,携第三季新品登陆Phillips拍卖行,将Interni Venosta系列扩展至22件臻品。此次“欢迎来到黑域”装置与Philips艺术藏品共构“美学反叛剧场”——在他人或显浮夸的宣言,于这对鬼才组合恰是诗性真实的注脚。

地址:

Philips House Milano, Via Lanzone, 2, 20123 Milano MI, Italy

* 向左滑动

当24位设计师以相同规格(50×50×50厘米立方体)解构挂钟设计,会发生怎样的化学裂变?加拿大设计师Jamie Wolfond联合Simple Flair与Lapalma,邀集Jon Tree、Marco Campardo等国际创作者,在极致限制中迸发无限可能。

地址:

Riviera, Via Gorani, 4, 20123 Milano MI, Italy

* 向左滑动

伦敦设计工作室LAYER以十年为刻度,在10 Corso Como画廊呈现里程碑式回顾展。这场沉浸式体验既梳理与Andreu World、Kvadrat等长期伙伴的经典合作,更发布六件前瞻性原型作品,探讨可持续性、韧性与资源意识设计的未来语法。

地址:

10 Corso Como in Milan, Italy is Corso Como 10, 20154 Milan, Italy

通过Oscar Niemeyer未建成意大利项目手稿、ETEL再版家具与Claudia Moreira Salles设计回顾展,策展人Lissa Carmona以严谨诗性笔触勾勒巴西现代主义脉络。这场关于勇气与优雅的对话,堪称本季必看的精神盛宴。

地址:

Via Maroncelli, 12 and 13, 20154 Milano MI, Italy

南非家具品牌Lemon首度推出户外系列,在Alcova双场馆——巴加蒂·瓦尔塞基别墅与博尔萨尼别墅同步亮相。都灵设计师Yaniv Chen的“温室系列”以穿孔钢板捕捉橘园光影,而“Suspiria系列”则以三角玛瑙灯饰悬垂于闪光绸缎,致敬都灵的神秘主义气质。

地址:

Villa Borsani, Via Umberto I, 148, 20814 Varedo MB, Italy

恰逢参与米兰设计周30周年,宜家在Navigli区1930年代工业建筑改造的Tenoha空间打造沉浸式展览。除发布2025斯德哥尔摩系列新品,更通过互动空间“行动改变一切”探讨可持续议题。夜间派对、现场音乐与名为“Smörgås Sensation”的瑞典美食体验,重构北欧生活美学想象。

地址:

Tenoha Milano, Via Vigevano 18, Italy

设计不仅是创新,更是传承。 在米兰,我们既见证前沿实验,也庆祝历久弥新。无论年岁如何轮替,我们始终相信:真金不怕火炼——真正的设计,终将超越时间。

撰文:Hugo Macdonald

编辑:Wallpaper中文版编辑部

设计:edit by Edit.er

编排:荧

图片来源:品牌供图

来源:卷宗Wallpap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