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周最重要的新闻自然是特朗普政府突然对全球所有国家发起的关税大战,其中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将加征34%的关税,此外特朗普曾一度说要取消但又暂停取消的小额关税豁免政策,似乎要再次被取消了。中国政府也很快宣布了反制措施,宣布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也加征34%的对
撰文 | 新皮层小组
编辑 | 王杰夫
本周最重要的新闻自然是特朗普政府突然对全球所有国家发起的关税大战,其中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将加征34%的关税,此外特朗普曾一度说要取消但又暂停取消的小额关税豁免政策,似乎要再次被取消了。中国政府也很快宣布了反制措施,宣布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也加征34%的对等关税。
不过贸易大战对于智能领域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一方面双方在网络服务产品上很早就已经「脱钩」;另一方面,美国政府针对中国的AI铁幕早已落下,这是包含了技术、芯片、人才、资金的多维度限制。
对于国内,本周智能领域最大的新闻就是小米SU7智驾时发生的严重车祸,一位大学生开启小米SU7智驾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遇上了复杂路况——道路施工修缮,车辆切换路线——后紧急接管车辆,但留给司机的反应时间太短了,3秒后车祸发生,车上3人无一生还。
事件发生后,智驾应该为此次车祸负多大责任成为舆论争论的焦点,不过事件还在调查中,最终的判决还需要时间。在新皮层看来,比判决更重要的问题是,市场上的各方——智驾公司、社会管理体系以及当下或潜在的司机群体,究竟从迄今为止的数次智驾相关车祸中学到过什么。
在关于此次事件突发报道中,新皮层梳理过去几年智驾发展历程后发现,为了实现降成本和「智驾平权」,2024年以来越来越多车企开始推出纯视觉方案,也就是拿掉了本可以提供安全冗余的激光雷达,而这次发生车祸的小米SU7标准版就是采用了纯视觉方案。
以下内容由「新皮层」团队制作,欢迎关注。
Key Points
科技公司动态
小米SU7智驾时发生车祸,车上三名少女丧生;
TikTok再获75天宽限期;
钉钉创始人无招回归,或为AI ToB发力做准备;
华为车BU首次年度盈利;
特斯拉第一季度汽车交付量下滑13%,今年要生产5000台机器人;
新产品与模型
Meta推出Llama 4系列,都有多模态能力,但没有推理模型;
智谱发布「沉思」,能像Manus一样工作;
Manus入门版每月订阅价格39美元。
科技公司动态
小米SU7智驾发生车祸,车上三人丧生
3月29日,一辆小米SU7在高速公路上遭遇严重交通事故致3人死亡,目前该案件详情还在调查中。不过由于该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智驾状态中,并且车辆碰撞后发生电池爆燃,这些敏感要素导致事件在发生后迅速在社交平台上传播,并登上微博热搜。
4月1日中午小米公司发言人微博首次做出回应:「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综合多方信息,发成车祸的三人并不包含车主本人,其中驾驶员罗某为车主女友,二人都是小米粉丝。事故具体时间线如下:
3月29日晚9点,武汉某高校学生罗某、同学李某与另一所学校朋友霍某,结伴出发前往安徽池州参加某岗位的事业编制考试。其中罗某坐在主驾驶位、李某坐在副驾驶位、霍某在后座。
10点27分,罗某以116km/h时速开启智能辅助驾驶。
10点44分,在路过枞阳至祁门路段时,车辆与高速水泥护栏发生碰撞、起火。罗某、李某当场死亡,霍某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TikTok再获75天宽限期
4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将再次推迟执行TikTok禁令75天,这也是他上任以来第二次延期该禁令。特朗普前一天在采访中曾表示,「非常接近」达成TikTok的出售协议,并称有「多个投资方」参与,但仍需要更多时间。
2024年4月,时任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一项国会两院通过的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在270天内将TikTok出售给非中国企业,否则这款应用程序将在2025年1月19日后在美国被禁用。1月20日,当选总统后的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短视频社交媒体平台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在未来75天内暂不执行,当时的截止日期为4月5日。
钉钉创始人无招回归,或为AI ToB发力做准备
3月31日消息,阿里集团计划收购陈航(花名:无招)创办的「两氢一氧」公司股份。交易完成后,无招将重新出任阿里集团钉钉CEO,原钉钉CEO叶军(花名:不穷)将回归阿里集团。
钉钉是阿里开发的一款企业办公软件,于2015年1月上线。2019年,阿里将钉钉并入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在2020年提出「云钉一体」战略,后又在2023年将钉钉从阿里云中独立。
无招是钉钉的创始人,2021年离开阿里创业,此次回归或与阿里发力AI ToB业务有关。在今年2月的2025财年Q3财报电话会议上,阿里集团CEO吴泳铭表示,「我们在AI ToB端最重要的资产是钉钉」。据钉钉全球商业总裁杨猛介绍,截至去年7月,使用钉钉AI的企业超过220万家,月活企业数170万,在钉钉上,AI每日调用量超过1000万次。
在AI ToC上,阿里于2024年12月将旗下AI应用「通义」从阿里云分拆,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调整后,「通义」与同属该事业群的「夸克」成为阿里AI ToC业务的核心产品。
华为车BU首次年度盈利
3月31日,华为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华为实现收入8620.72亿元,同比增长22.4%,时隔四年重新突破8000亿元,接近2020年8913.68亿元的水平。净利润625.74亿元,同比下降28%。净利润减少的一大原因是缺少了此前因出售子公司(主要是荣耀)所获得的分期收入,2023年该科目收入高达558.53亿元。另外,研发费用的增加也导致了净利润的下滑,2024年,华为的研发费用为1797亿元,同比增长9.1%,占总收入的20.8%。
分业务来看,ICT基础设施业务收入3699.03亿元,同比增长4.9%;终端业务收入3390.06亿元,同比增长38.3%;云计算业务收入385.23亿元,同比增长8.5%;数字能源业务686.78亿元,同比增长24.4%;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车BU)收入263.53亿元,同比增长474.4%。
其中,车BU成为华为收入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并首次实现当年盈利,智能部件全年发货量超过2300万件,同比增长了近7倍。年报提到,鸿蒙智行全年交付量超43万辆,「拉动车部件等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
另外,华为终端业务收入的年度同比增长从2023年的17.3%提升至38.3%,并且「旗舰手机时隔多年重回增长快车道」。根据IDC的数据,2024年,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占比16.6%,排名第二,出货量同比大涨50.1%,排在其后的苹果、荣耀和OPPO均为负增长。
特斯拉第一季度汽车交付量下滑13%,今年要生产5000台机器人
4月3日,特斯拉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汽车交付量,为336681辆,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这也是自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季度水平。交付量远低于市场预期,受此影响,特斯拉当日盘后股价下跌超过8%。
不过在同一天,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 Gen-2的最新运动视频,配文「步态更稳,摆臂更轻盈」。马斯克还表示Optimus机器人将于今年试生产5000台,明年目标生产5万台。
新产品与模型
Meta推出Llama 4系列模型,有多模态能力,但没有推理模型
4月5日,Meta推出Llama 4系列,其中包含3个模型,参数规模由小到大依次是Llama 4 Scout、Llama 4 Maverick和Llama 4 Behemoth。
Llama 4全系采用混合专家(MoE)架构,并且基于原生多模态训练,不再是纯文本模型。此外,Llama 4 Scout还可以实现1000万的超长上下文,这让其在处理超常文档时更有优势。不过Llama 4系列依然没有类似DeepSeek R1那样的推理模型,3个模型的推理能力与一流推理模型相比也有差距。
目前Scout和Maverick模型可以在Llama.com网站以及Hugging Face处公开获取,而Behemoth模型仍在训练中。
智谱发布「沉思」,可以控制你的浏览器执行复杂任务
在3月31日的智谱OpenDay技术开放日上,CEO张鹏发布了智谱最新的Agent产品AutoGLM沉思。该产品功能的重点不在于「聊天」(ChatBot)或「回答问题」(AI搜索),而是解决多步骤、长流程的复杂「任务」。
在演讲开场,张鹏向AutoGLM沉思布置了「用你最擅长的方式,帮我赚100块钱」的任务后,这个Agent就开始思索如何赚钱,在搜索大量小红书、知乎网页发现可以写文章赚钱后,它于是开始拟定标题撰写文章,并最终找到接收外稿的平台,将文章用邮件发送出去。在演讲结束时,AutoGLM沉思正进行到撰写邮件这一步,解决这样的任务普遍需要消耗数十分钟甚至更久的时间。
张鹏称这是「首个集深度研究能力和网页操作能力于一体的Agent」。其中的网页操作能力AutoGLM在去年11月的OpenDay上就已经发布过,这次的核心进展在于新推出的沉思模型GLM-Z1-rumination。
正如DeepSeek R1一样,这个新模型也采用了强化学习来增强其推理能力,并且也拥有Scale Law的特性,即训练量越大,能力就越强。在训练中,智谱研究团队发现,虽然此前从未告诉模型访问巨潮资讯网,但当提出收集研报的要求后,AutoGLM沉思居然自主规划出访问巨潮资讯网收集研报的方案,并顺利实现。
目前AutoGLM沉思已经在智谱清言免费上线。此外,智谱宣布相关的基座模型GLM-4-AIR、推理模型GLM-Z1-Air、沉思模型GLM-Z1-rumination都将在4月14日正式开源。
Manus推出移动版,订阅价格每月39美元起
3月31日,国产Agent产品Manus发布更新,除了在美区苹果App Store上线移动版之外,还首次公布了付费订阅方案。
Manus的订阅方案分为Starter和Pro两档,定价分别为每月39美元和199美元。其中,Starter方案每月提供3900积分,最多可同时运行2个任务;Pro计划每月提供19900积分,最多可同时运行5个任务,并支持更长的上下文长度。
积分是Manus中任务运行的计量单位,制作网页类型的任务大约消耗300至400积分,应用开发类任务大约消耗900积分。新用户在注册Manus后,可以免费获得1000积分。目前,Manus仍然采取邀请制,用户需要获得邀请码才能注册使用。
3月30日有消息称,Manus核心团队正在硅谷与风险投资机构接洽,已有至少三家硅谷头部基金表示有投资意向。
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