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年寒冬,火盆暖了整个拉练时光。1982年的冬天,冷意像是要将世间的一切都封冻起来。老天爷好似失手掀翻了一座尘封万年的冰窖,凛冽的寒风如无数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无误地割在每个人的脸庞上,带来一阵又一阵刺骨的疼痛。
文|忆来清幽
编辑|忆来清幽
图片|来源网络
那年寒冬,火盆暖了整个拉练时光。1982年的冬天,冷意像是要将世间的一切都封冻起来。老天爷好似失手掀翻了一座尘封万年的冰窖,凛冽的寒风如无数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无误地割在每个人的脸庞上,带来一阵又一阵刺骨的疼痛。
整个世界被冰雪严严实实地包裹着,放眼望去,入目皆是无边无际的白色,再难寻到其他色彩,一片死寂沉沉,仿佛所有生命的气息都被这严寒硬生生地压制住了。就在这般恶劣到极点的天气里,一支侦察连正艰难地进行着拉练。
刺骨的寒冷让战士们真切地领略到大自然的冷酷无情,可他们的眼神中,透着一股绝不向严寒低头的坚毅劲儿,那目光恰似寒夜中熊熊燃烧的火炬,仿佛在向这冰冷的世界坚定地宣告着他们的不屈。
“阿煜,你说咱这次拉练得走到啥时候才是个头啊?这天冷得,我感觉脚趾头都快被冻掉了。”梓轩一边使劲哈着白气,那白气瞬间就被寒风裹挟着,消散得无影无踪,一边不停地搓着手,试图从这简单的动作里获取一丝温暖。
他向身旁的阿煜抱怨道,语气里满是疲惫与无奈。梓轩身材本就单薄,在这狂风肆虐、暴雪纷飞的冰天雪地里,愈发显得弱小无助。
他每艰难地迈出一步,都像是陷入了无形的泥沼,双脚被厚重的积雪紧紧拖住,每一步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仿佛在和这寒冷的天气进行一场力量悬殊却又绝不放弃的殊死搏斗。
阿煜拍了拍梓轩的肩膀,他那被寒风吹得黝黑粗糙的脸上露出坚定的笑容,安慰道:“咋?这点苦就受不了啦?咱们可是军人,这点寒冷算得了什么,就当是老天爷给咱的考验呗!咱可不能被这点困难吓倒。”
阿煜的声音坚定有力,在呼啸的风声中格外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炽热的火种,带着温度,给梓轩注入了一股暖流,让他原本有些沮丧的心情稍稍振奋了起来。
这支侦察连的队伍,在茫茫雪地里缓缓前行,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战士们深一脚浅一脚,每一步都踏得艰难无比,留下深深的脚印,可很快又被新雪无情地覆盖,仿佛他们从未走过一般。
路边的树木被大雪压弯了腰,树枝上挂满了长长的冰凌,在寒风中轻轻晃动,像极了疲惫不堪的老人,正哆哆嗦嗦地向人们诉说着这寒冬的残酷,那吱呀作响的声音仿佛是沉重的叹息,似乎也在为战士们的艰难旅程而默默哀伤。
好不容易,队伍来到了一个小山村。这个村子仿佛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错落有致的土坯房静静地立在雪地里,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给这冰天雪地、毫无生机的世界添了一丝温暖的烟火气,就像黑暗中突然亮起的几盏明灯,给人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此时,不知从哪户人家传来了李双江激昂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那充满力量的歌声在雪地上空飘荡,为这冰天雪地增添了别样的时代气息,仿佛在为战士们加油鼓劲。
连长宏宇站在队伍前面,身姿挺拔如松,声音洪亮地说道:“同志们,今晚咱们就在这个村子里借宿一晚,大家要注意纪律,别给老乡们添麻烦!咱们代表着部队的形象,一举一动都得有个军人的样子。”
战士们整齐划一地回答:“是!”那声音震耳欲聋,在空旷的雪地上久久回荡,惊飞了几只栖息在枝头的麻雀,它们扑棱棱地飞向远方,仿佛在为战士们传递着希望的信号,又像是在向整个世界宣告军人的坚韧不拔。
阿煜和梓轩被安排到了一户姓李的人家。这户人家房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每一处角落都透着主人的勤劳和质朴。
屋内的家具虽然陈旧,却摆放得整整齐齐,墙上还挂着几幅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这个家庭过往的岁月。
正中间的桌子上,一台老旧的收音机正播放着评书,传出单田芳独特的嗓音,为这质朴的农家增添了几分生活的韵味。
房东李大爷是个热情好客的老头,一见到战士们进门,就满脸笑容,那笑容如同绽放的菊花,忙不迭地招呼:“孩子们,快进来,这大冷天的,可冻坏了吧!快到屋里暖和暖和。”
他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脸上的笑容如同冬日里难得一见的暖阳,瞬间驱散了战士们身上的寒意,让人心里暖乎乎的,仿佛一下子从冰窖走进了温暖的春天。
“大爷,给您添麻烦了。”阿煜礼貌地说道,眼中满是感激。在这寒冷的异乡,能得到这样的关怀,让他倍感温暖。
李大爷摆了摆手,笑着说:“说啥呢,你们保卫国家,是我们的大功臣,住我这几天算啥!你们能来,那是我们的荣幸。”
这时,李奶奶也从里屋走了出来,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茶水,“孩子们,快喝点热茶,暖暖身子。这茶是我自己晒的,可香了。”
她的声音温柔得像春天里的微风,轻轻拂过战士们的心间,让他们在这陌生的地方真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原本因为寒冷而有些僵硬的心也渐渐柔软起来。
梓轩接过茶杯,喝了一口,顿时一股暖流从喉咙一直流到了胃里,全身都暖和了起来,他忍不住赞叹道:“奶奶,您这茶可真好喝!喝完整个人都精神了。”
李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眼角的皱纹里满是慈爱:“好喝就多喝点,你们在外面吃苦受累的,在我这儿就跟在自己家一样,千万别客气。有啥需要,尽管跟奶奶说。”
夜幕渐渐降临,整个村子被黑暗笼罩,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这夜的宁静。
阿煜和梓轩躺在热乎乎的土炕上,身上盖着李奶奶给的厚厚的棉被,那棉被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阳光的味道,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渐渐消散了,仿佛所有的寒冷和劳累都被这温暖的被窝挡在了外面。
“阿煜,你说这老乡们咋这么好呢?”梓轩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疑惑和感动,在这寂静的夜晚格外清晰。
阿煜望着窗外的月光,那月光洒在雪地上,泛出清冷的光,若有所思地说:“这就是军民鱼水情啊,咱们为他们守护国家,他们也把咱们当亲人。
这种情谊,是最珍贵的。”说完,两人都陷入了沉默,也许他们都在心里默默感恩这份温暖,这份来自陌生人却又无比真挚的关怀。
窗外的雪还在无声地飘落,像是大自然演奏的一首轻柔的摇篮曲,伴随着战士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他们不知道,在这个寒冷的夜晚,还有更多温暖的故事即将发生,而这只是他们在这个小山村美好经历的开始。
在这个被大雪覆盖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就像黑暗中的灯火,照亮了彼此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这个冰冷的冬天,让这个看似绝望的寒冬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第二天一大早,阳光艰难地穿过厚厚的云层,给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洒下一层金色的光辉,仿佛给这冰雪世界披上了一层华丽的金纱。
阿煜和梓轩早早地起了床,他们可不想在老乡家里睡懒觉,给人家添麻烦,军人的自律和礼貌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哟,孩子们,起这么早啊!”李大爷从院子里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把笤帚,显然是刚扫完雪,他的额头上还带着一层薄薄的汗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
“大爷,您起得更早呢,我们也不能闲着,有啥活儿,您尽管吩咐。我们年轻力壮,有的是力气。”阿煜笑着说道,眼神里透着真诚和热情。
李大爷摆摆手,“没啥活儿,你们好好休息就行。不过既然起来了,就帮我把这柴禾搬到厨房去吧。这柴禾可是过冬的宝贝,可不能受潮。”
阿煜和梓轩连忙答应,两人抱起一捆捆柴禾,往厨房走去。柴禾堆在墙角,被雪覆盖了一部分,就像一个个戴着白色帽子的小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个家。
每抱起一捆柴禾,都能感受到那股来自大自然的质朴气息,以及李大爷一家平日里的辛勤劳作,这些柴禾仿佛也承载着生活的温暖和希望。
这时,李奶奶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给大家做早饭。看到两个战士进来,笑着说:“孩子们,等会儿多吃点,看你们瘦的,在部队肯定没少受苦。奶奶给你们多做点,吃饱了才有力气。”
梓轩挠挠头,“奶奶,我们在部队吃得可好了,就是训练强度大,消耗得快。每天训练完,肚子就咕咕叫。”
“那也得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训练,才能保卫国家。你们保卫大家,我们就照顾好你们的肚子。”李奶奶一边说着,一边往锅里添水,那神情就像在叮嘱自己的亲孙子一样,满是关切与疼爱,让人心里暖烘烘的。
早饭是热气腾腾的玉米糊糊和窝窝头,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家的味道。玉米糊糊冒着热气,散发着淡淡的香甜,窝窝头一个个圆润饱满,仿佛在向大家展示着朴实生活的美好。
战士们围坐在桌子旁,吃得津津有味,每一口都吃得那么满足。李大爷和李奶奶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满是慈爱,那笑容里蕴含着对战士们的心疼和对他们保家卫国的敬意。
那玉米糊糊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温暖着每个人的胃,也温暖着每个人的心,让这个寒冷的早晨充满了温馨。
“孩子们,今天你们还走吗?”李大爷问道,眼神里透着一丝担忧,他看着外面依旧厚厚的积雪,心里担心战士们在路上会遇到危险。
连长宏宇回答道:“大爷,按照计划,我们今天是要继续前行的,不过看这雪下得这么大,路不太好走,我们还得再观察观察。这雪下得太大了,山路肯定不好走,我们得确保战士们的安全。”
李大爷皱了皱眉头,“这雪一时半会儿怕是停不了,你们这一走,路上可危险呐。要不,就在我这儿再住一天,等雪小些再走?这雪天赶路,太不安全了,我实在放心不下你们。”
宏宇有些犹豫,他深知部队拉练的任务紧迫,每耽误一天,任务的压力就增加一分,但他也不能不顾战士们的安危,在这冰天雪地的山路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危险。
阿煜看出了连长的为难,说道:“连长,要不咱们先跟上级请示一下?看看上级的指示,这样咱们也能有个明确的方向。”
宏宇点了点头,“行,我这就去联系。”说完,便起身出去找通信设备了。外面的寒风依旧呼啸,宏宇在雪地里艰难地寻找着信号,他的身影在风雪中显得有些孤独,但他的眼神却无比坚定。
那是对职责的坚守和对战士们负责的决心。此刻,他的内心也在不断权衡,任务的重要性和战士们的安全在他心中激烈碰撞,他深知自己的一个决定可能影响整个队伍。
趁这功夫,李奶奶又端出了一筐红薯,“孩子们,来烤点红薯吃,可甜了。这红薯是自家地里种的,纯天然,可好吃了。”说着,就把红薯一个个地放在火盆边。
那火盆里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不停地舔舐着红薯的外皮,不一会儿,屋子里就弥漫着红薯的香甜气息,那是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诱惑,仿佛把冬日的寒冷都驱赶得无影无踪。
梓轩看着火盆,突然想起昨晚睡觉的时候,房间里也放了火盆,暖和极了。“奶奶,昨晚您给我们房间放了火盆,可把我们给暖坏了。一晚上都睡得特别香,感觉像在家一样。”
李奶奶笑着说:“傻孩子,这么冷的天,不放火盆怎么行呢?可别冻着你们了。你们在外面受苦受累,在我这儿就得让你们舒舒服服的。”
正说着,宏宇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轻松。“同志们,上级同意我们再停留一天,等雪势减弱再出发。”战士们听了,都欢呼起来。
在这寒冷的冬日里,能多一天休息,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慰藉,而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在李大爷家多感受一天家的温暖。
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笑容在这冰天雪地中显得格外耀眼,如同冬日里盛开的花朵。
然而,下午的时候,一个小插曲打破了平静。战士们帮忙收拾院子,整理农具,梓轩不小心弄断了李大爷家用来编筐的柳条。
李大爷虽然嘴上说着没事,但脸上还是闪过一丝可惜。梓轩满脸愧疚,阿煜赶忙过来打圆场,表示一定会想办法补救。
当晚,阿煜和梓轩利用休息时间,向村里的手艺人请教,学着编起了简单的竹篮。他们学得并不顺利,手指被柳条划破了好几道口子,但一想到李大爷的理解和包容,他们便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窗外的雪依旧在下,似乎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但屋子里,因为有了火盆的温暖,有了李大爷一家的热情,以及战士们的欢声笑语,充满了融融暖意。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烤红薯,一边听李大爷讲着村里的老故事,那故事里的人物和情节,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将这个寒冷的冬日装点得格外温馨。
李大爷讲得绘声绘色,战士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笑声,这一刻,仿佛时间都停止了,只留下这温暖而美好的时光。
这多停留的一天,战士们也没闲着。阿煜、梓轩和其他几个战士帮着李大爷把院子里的积雪清理得干干净净,还把屋子周围破损的地方修补了一番。
梓轩干起活来风风火火,像个不知疲倦的小马达,一会儿搬石头,一会儿递工具,忙得不亦乐乎。每一块石头、每一件工具,在他手中都仿佛有了生命,见证着他的热情与付出。
他的脸上满是汗水,与雪后的寒冷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他却毫不在意,一心只想为李大爷一家多做些事情。他的双手被冻得通红,却依然紧紧握着工具,那认真的模样让人动容。
“梓轩,你歇会儿,别累着了。”阿煜看着梓轩满头大汗的样子,心疼地说道。他担心梓轩累坏了,在这寒冷的天气里,过度劳累很容易生病。
梓轩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嘿嘿一笑:“没事儿,阿煜,我不累。大爷和奶奶对咱们这么好,咱们能帮一点是一点。他们年纪大了,这些重活平时干起来肯定不容易,咱们正好搭把手。”
李大爷在一旁看着,眼里满是感动,眼眶微微有些湿润:“你们这些孩子,真是太懂事了。有你们在,我这心里踏实多了。
看到你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舍不得你们走。”说着,李大爷用粗糙的手背轻轻擦了擦眼角。
中午时分,李奶奶拿出了家里珍藏的腊肉,准备给战士们做一顿丰盛的午餐。“孩子们在部队吃不上啥好的,今天奶奶给你们做顿好吃的,好好补补。
这腊肉可是过年才舍得吃的,今天你们来了,一定要尝尝。”李奶奶一边切着腊肉,一边念叨着,那神情就像在准备一场盛大的宴会。她的动作娴熟,每一片腊肉都切得薄厚均匀,仿佛在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
那腊肉色泽红润,纹理清晰,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李奶奶熟练地将腊肉切成薄片,放入锅中煸炒,瞬间,浓郁的肉香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战士们闻到香味,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那香味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大家忘却了所有的疲惫和寒冷,满心期待着这顿美味的午餐。每个人的眼神里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起来。
“奶奶,您这手艺可真好,光闻着味儿,我都能多吃两个窝窝头。”一个战士笑着说道,他的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屋子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李奶奶被逗得哈哈大笑:“就你嘴甜,等会儿多吃点。多吃点肉,长点力气。”
午饭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腊肉和热气腾腾的饭菜,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这顿饭,不仅仅是一顿美食,更是军民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
每一口饭菜,都饱含着李大爷一家的热情与关爱,也承载着战士们的感激之情。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生活,仿佛不是短暂相遇的陌生人,而是相识已久的亲人。
战士们讲述着部队里的趣事,李大爷和李奶奶则分享着村里的家长里短,在这一来一往的交流中,军民之间的距离被拉得更近,这份情谊也更加深厚。这顿饭,让这个寒冷的冬日变得格外温暖,也让这份军民情谊更加刻骨铭心。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第三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雪地上时,战士们发现雪终于停了。经过一夜的沉淀,整个世界变得更加宁静而美丽,银白的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宛如一片璀璨的星空,美得让人窒息。
连长宏宇集合队伍,准备向李大爷一家告别。“大爷,奶奶,这几天多亏了你们的照顾,我们要继续出发了。你们的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宏宇感激地说道,眼中满是不舍,这几天的相处,让他对这个温暖的家庭充满了眷恋,想起这些天的点点滴滴,那些一起度过的温馨时刻仿佛就在眼前。
李大爷走上前,紧紧握住宏宇的手,手心里满是温暖和力量:“孩子们,一路顺风,一定要平安归来。
你们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不管什么时候,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说罢,李大爷用力地拍了拍宏宇的手背,那眼神中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牵挂与担忧。
李奶奶也在一旁抹着眼泪:“有空了就回来看看,奶奶给你们做好吃的。”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满是对战士们的牵挂,那颤抖的语调,让战士们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
阿煜和梓轩走到李大爷和李奶奶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大爷,奶奶,谢谢你们,我们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等我们完成任务,一定第一时间来看望你们。”
阿煜的语气坚定而诚恳,梓轩则红着眼眶,用力地点了点头,仿佛在向两位老人许下一个郑重的承诺。
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了这个充满温暖的小山村。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但那份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却永远留在了这个冬日,留在了彼此的心中。
他们的脚印留在雪地上,仿佛是这段温暖故事的印记,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会被新雪覆盖,但这份情谊却永远不会被遗忘。这情谊早已在每个人心中扎根,化作最温暖的力量源泉。
在之后漫长的拉练日子里,每当战士们遇到艰难险阻和身心俱疲之时,那个被大雪覆盖的小山村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他们的脑海。
梓轩背着沉重的装备,在深山里进行高强度的负重行军训练,山路崎岖难行,他的脚步越来越沉重,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就在他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李大爷鼓励的眼神和那句“孩子们,你们都是好样的”。
一瞬间,一股力量涌上心头,他咬了咬牙,重新调整呼吸,稳步向前走去。最终,整个队伍克服了艰难险阻,完成了这次高难度的训练任务。
而对于李大爷和李奶奶来说,那几个在寒冬中停留的战士,成为了他们平淡生活中一段最为珍贵而美好的回忆。
在农闲的午后,李大爷会坐在门口,望着战士们离去的方向,脑海中浮现出战士们帮忙干活时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李奶奶则会时常翻出战士们留下的一些小物件,比如阿煜不小心遗落的军帽徽章,梓轩用过的旧毛巾,她轻轻擦拭着,回忆着和战士们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后来,村子里遭遇了罕见的暴雨洪涝灾害,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洪水如猛兽般肆虐,冲毁了房屋和农田,李大爷和村民们望着眼前的一片狼藉,满脸愁容,眼神中充满了绝望。
就在大家感到无助的时候,一支救援部队赶到了,而这支队伍里,就有曾经在李大爷家借宿的阿煜和梓轩。
他们穿着雨衣,毫不犹豫地跳入洪水中,阿煜背着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奶奶,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艰难地向安全地带转移,雨水打在他的脸上,模糊了视线,但他紧紧地背着老人,脚步坚定。
梓轩则和战友们一起,用沙袋筑起防线,阻挡洪水的侵袭。他们的双手被沙袋磨破了皮,鲜血混着雨水流下,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在他们的努力下,村子逐渐恢复了生机,村民们对他们充满了感激,李大爷看着忙碌的阿煜和梓轩,眼眶再次湿润,心中满是骄傲与感动。
这份特殊时期结下的情谊,如同陈酿的美酒,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香醇浓厚。它不仅仅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更是军民鱼水情深的生动写照,成为了那个年代里最动人的篇章。
它被永远铭记在时光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珍惜这份军民之间的深厚情感,传承互帮互助、亲如一家的优良传统,让这份温暖的力量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延续、发扬光大。
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是战士们保家卫国,还是百姓们安居乐业,军民之间的这份情谊,都将如同冬日里的火盆,永远温暖着彼此的心 ,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在阅读了这些故事后,我内心充满了感慨。对于你,生活中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每天分享一个小小故事,感受人生的酸甜苦辣!
来源:忆来清幽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