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攻打”派出所,“夺取”军火库割据,主犯竟是学校退休干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2 16:16 3

摘要:年轻时,他在学校里管过不少事,工作上兢兢业业,同事关系也还行,退休后本该过上悠哉的日子,住着昆明的老小区,领着养老金,遛遛弯、喝喝茶,生活挺滋润。

肃某,男,云南本地人,退休前在云南某学校干行政工作,算是个中层干部。按理说,能做到这个位置,学历不低,脑子也该不差。

年轻时,他在学校里管过不少事,工作上兢兢业业,同事关系也还行,退休后本该过上悠哉的日子,住着昆明的老小区,领着养老金,遛遛弯、喝喝茶,生活挺滋润。

可这人偏不走寻常路,退休后没事干,天天泡在网上,盯着各种论坛、社交平台,热衷于聊国家大事。

不过,他的“关心”不是啥正面情绪,而是满腹牢骚,觉得这不对那不好,逮着机会就在网上喷,言辞一个比一个犀利。

肃某在网上不光是吐槽,还特别爱看西方的政治书,迷上了所谓的“自由民主”那一套,觉得自己看透了社会真相,别人都是糊涂蛋,就他清醒。

他在论坛上大放厥词,批评国家政策,吹捧西方制度,慢慢地,言论越来越偏激,越来越离谱。开始只是发发牢骚,后来直接演变成了反动言论,啥都敢说,啥都敢喷,活脱脱一个键盘侠。

不过,他跟一般的键盘侠还不一样,别人可能就是嘴上过过瘾,他却真想干点啥,觉得自己能改变这个“不公平”的社会。

2016年,肃某的网上活动引起了境外敌对势力的注意。这帮人专门盯着国内的不满分子,找机会下手。

他们先是派人伪装成网友,在网上跟肃某套近乎,夸他有见地,捧得他晕乎乎的,觉得自己是个大人物。慢慢地,肃某对这些“网友”放下了戒心,聊得越来越投机。

到了2016年下半年,这帮境外势力不装了,直接派骨干成员到昆明,跟肃某线下见面,商量起了大事。他们抛出了一个叫“中国班加西工程”的计划,名字听着就够吓人。

班加西是利比亚的一个城市,2011年那儿爆发了反政府暴乱,西方势力暗中推波助澜,把利比亚搞得四分五裂。肃某和这帮人想学的,就是这种路子,打算在中国也来这么一出,搞乱国家,推翻政权。

肃某一听这计划,觉得机会来了,立马投身其中。他开始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核心就是袭击昆明的一个派出所,抢里面的武器库,弄到枪支弹药后,再搞更大的动作。

时间定在2017年春节,肃某觉得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放松警惕,派出所的警力肯定少,成功率高。这计划听起来离谱,但肃某干得还挺认真。他跟境外势力商量了三步走。

第一步是搞武器,境外势力说他们能通过边境走私运武器进来,但这事风险大,难度高,所以他们又想了备用方案:如果武器运不进来,就直接抢派出所的武器库。

第二步是找人。肃某在网上发了一些隐晦的“招募启事”,还真忽悠到了一群对社会不满的年轻人。他建了好几个微信群,把这些人都拉进去,起了一些代号,自己当“指挥官”,在群里发号施令。

第三步是造势,肃某写了一份“政治宣言”,全是抄西方的那一套,啥自由、人权、民主,打算行动成功后在网上发,吸引更多人加入。

为了把计划落实,肃某干得挺卖力。他亲自去派出所附近踩点,观察地形,把出入口、摄像头位置、巡逻时间都记下来,画了张草图。

他在微信群里给每个人分任务,有人负责断电,有人负责破门,还有人负责放火制造混乱。他还让一部分人去云南边境,跟境外势力接头,谈武器和资金的事。

肃某觉得,只要这一击成功,就能占领派出所,拿到武器,然后在云南搞个割据势力,吸引更多人加入,最后推翻国家政权。他甚至幻想自己能名垂青史,当个“英雄”。

这计划看着天马行空,但其实漏洞百出。首先,肃某完全没考虑网络安全。他在网上发的那些言论,建的那些微信群,每条消息、每次联络,都留下了痕迹。

国家安全机关早就盯上了他,2016年就掌握了他的动向。肃某自以为隐秘,其实每一步都在监控之下。那些微信群的聊天记录,简直就是送上门的证据。

他跟境外势力的联系,用的还是普通网络工具,根本没啥加密手段,等于直接把计划书交给了国家安全部门。

到了2017年4月,春节刚过,国家安全机关果断出手。肃某在昆明家里被抓了个正着,电脑里的文件、微信聊天记录全被查获。他的那些“敢死队”成员也没跑掉,顺着微信群一锅端。

整个行动网络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彻底瓦解。肃某被抓后,面对铁证,没法抵赖,很快认了罪。2019年4月,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案子。

法庭上,肃某低着头,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法院认定他犯了颠覆国家政权罪,证据确凿,依法判处刑罚。他的同伙也都被处理,个个没跑掉。

国家安全部2023年8月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开了这案子,主要是想提醒大家,境外势力渗透的事儿从来没停过。这案子看着可笑,实际上挺吓人。

肃某一个退休干部,本来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却因为脑子一热,上了境外势力的当,毁了自己。境外势力为啥找上他?

因为他这种人,学历高、有社会地位,容易让人信任,但思想偏激,容易被利用。他们先是投其所好,捧着你,让你觉得自己是个大人物,然后一步步把你拉下水。肃某就是这么一步步陷进去的。

这案子还暴露了网络时代的新问题。现在网络发达,信息传播快,境外势力搞渗透也方便了。隔着屏幕,谁也不知道对面是啥人。

像肃某这样,稍微有点不满情绪,就容易被忽悠。国家安全机关虽然反应快,把这事掐在了萌芽阶段,但光靠他们还不够。

普通人得有点警惕心,上网别啥都信,别让人牵着鼻子走。尤其是那些听起来特别“高大上”的言论,啥自由民主的,背后没准就是个坑。

来源:安琪不是酵母11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