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问杜牧是谁,不妨想象一个唐朝的邮差,肩扛诗笺,手提酒壶,脚步匆匆,走遍长安的书香巷,扬州的烟花肆,金陵的断桥边。
若问杜牧是谁,不妨想象一个唐朝的邮差,肩扛诗笺,手提酒壶,脚步匆匆,走遍长安的书香巷,扬州的烟花肆,金陵的断桥边。
他出生在803年的安仁坊,带着豪门才气闯荡江湖,诗里藏着风流与柔情,寄给谁,又被谁退回?
他的故事像一沓泛黄的诗稿,扬州是浓墨,金陵是泪痕,湖州是寄丢,晚年归隐樊川,只剩几页残章。
别只记得他的薄幸名,他的心软得像春泥,藏着几段寄不出的思念。
从洪州的初恋,到扬州的十年狂欢,再到湖州的迟到,
他用诗连缀一生,像如今的我们,追着梦写日记,却总在心动时寄丢了信。
就来翻开他的诗笺,看看这位才子如何在仕途飘摇里,把温柔留给了风月。
长安少年:书香巷里的起笔豪情
公元803年,长安安仁坊的杜府灯火通明,宰相杜佑喜得小孙,取名杜牧。
这孩子生来满身书香,家住朱雀门旁,庭院藏书万卷,门外秦岭如画。
他常跑去樊川别墅,踩着红叶听泉声,追着锦鸡看白鹤,满心想着“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豪情,像个刚学会握笔的少年,诗笺上全是意气。
可好景易散,812年祖父去世,几年后父亲病逝,杜牧才十四五岁,家道崩塌,宅子卖了还债,他从豪门少爷变成撑家的大哥。
像如今的年轻人,刚毕业就得扛起生活。可他不服输,25岁凭《阿房宫赋》考中进士,笔锋如刀,骂尽朝廷奢靡,字里透着少年心气。
他去文公寺,遇见老和尚,问他姓名,他得意报上“杜牧”,以为会惊艳,谁知老和尚一脸茫然,他悻悻写下:
北阙南山是故乡,两枝仙桂一时芳。
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觉禅门气味长。
这首诗像个少年的玩笑,寄出去没人懂,他只能笑着摇头,像刚入行的文人,豪情没地儿撒。
洪州初恋:张好好的未寄情书
考中进士,杜牧跑去洪州(今南昌)当幕僚,日子刚有点起色,就撞上一段心动。
宴会上,张好好登场,十三四岁,眉眼如春水,唱起来像清风拂竹,把他的心揉得软了。
她是观察使沈传师的乐籍女,他只能偷看,像个刚入职的文员,暗恋窗边的同事。
后来沈调去宣州,他跟着去,眼睁睁看她被沈的弟弟收为妾,情意无处安放。
几年后,他在洛阳东门重逢她,她在酒肆卖酒,韶华不再,他泪洒当场,写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这首诗像一封未寄的情书,
她的红莲翠裙如春日的邮戳,刻在他心上,
可韶光易逝,他只能叹息,
像如今的我们,暗恋一场,留下的信笺无人回。
扬州狂欢:十年寄出的风流盛宴
833年,杜牧调去扬州,做了牛僧孺的掌书记,这里是唐朝的风流天堂,繁华如梦。
他白天写公文,晚上醉酒肆,十里长街灯火如昼,画楼雕栏,丝竹绕耳,舞女腰肢如柳,香气扑鼻,像个刚收到回信的诗人,醉得忘了归路。
牛僧孺派便衣兵暗中护他,他浑然不觉,后来他离开回京,饯行时看到密报,满脸通红拜谢,像个被领导抓包的家伙,笑得人心暖。
此间的江南爱他,盼他信手挥毫,处处留下墨宝,他走过之地,诗意如烟,化作今日的旅游胜地。
他是天生的江南使者,一阕诗,便引来千年游人。他夜泊秦淮,写下: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这首诗如金陵的夜色,月光朦胧,叹息暗藏。他登高远望,又写: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色在他笔下如画,扬州街巷满是他的诗意。可最出名的,还是: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首诗像扬州的邀请函,他醉过无数酒肆,拥过无数红袖,春风吹遍街巷。
扬州人提起他,眼底带笑:这扬州的风流盛景,全仗杜牧点染!
如今游人如织,挤在二十四桥边打卡,才发现那不是二十四座桥,只是一座。
桥边月色依旧,杜牧的身影却化成风。
导游讲他的故事,小贩卖杜牧的酒,游客问:“这桥有二十四级台阶吗?”
扬州以他为傲,像个城市名片,
十年盛宴如春潮,他醉得酣畅,醒来却红了眼,像如今的我们,
寄出青春的日记,收到的只有空荡荡的回音。
金陵悲歌:杜秋娘的退回诗笺
832年,杜牧路过金陵,听到杜秋娘的故事,心像被针刺。
她是金陵女,一曲《金缕衣》迷倒节度使李锜,又入宫封秋妃,得宪宗宠爱。
可皇子争斗,她被赶回故乡,老来孤苦。他写下: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
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
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这首诗如一封退回的诗笺,从金缕衣到寒衣素匹,韶光模糊,
他读得眼眶红,像个路过的诗人,递给落魄老友一杯热茶,却留不住她的春色。
他怜她,只能用诗续叹,像风吹过金陵,寄出一声轻问,像如今的我们,
看到老友的日子暗淡,只能叹一声“岁月无常”。
湖州迟邮:十年之约的过期地址
晚年,杜牧当上湖州刺史,却迟寄了一封信。
年轻时,他在湖州看龙舟赛,挑中个豆蔻少女,约定十年后娶她,下了聘礼,像写下浪漫长诗。
可仕途飘忽,等47岁到湖州,已晚了四年。少女嫁人生子,他找到她母亲,叹口气,写下: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这首诗如一封过期诗笺,温柔承诺没送到,花开了又谢,像春风吹散了诗行。
他弟弟去世,好友周墀病逝,他回长安修葺樊川别墅,
对侄子说:“我不要富贵,《樊川集》留下来就好。”
852年,他病逝前烧掉大半文章,像焚了旧稿,只剩几页温柔。
尾声:风流信笺寄余生
木心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可杜牧不然,他的时光是春风十里,爱了一人又一人。
从长安到扬州,从金陵到湖州,他寄出无数温柔,
扬州的喧嚣最浓,金陵的悲歌最深,湖州的迟到最憾。
晚年,他坐在樊川,翻着残稿,低声呢喃:
“寄了一生信,原来都在风里。”
风流才子的信,寄不尽,也收不回,
像如今的我们,日记写满感伤,温柔在空中游荡。
来源:小学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