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各种各样的降糖药能够从不同的作用机理加强血糖的调节控制,降低血糖升高带来的并发症风险,随着各类降糖新药的不断涌现,一些传统的降糖药目前已经淡出了降糖药的用药方案。但对于这些传统降糖药在降糖之外可能存在的健康获益,相关研究也从未停止。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各种各样的降糖药能够从不同的作用机理加强血糖的调节控制,降低血糖升高带来的并发症风险,随着各类降糖新药的不断涌现,一些传统的降糖药目前已经淡出了降糖药的用药方案。但对于这些传统降糖药在降糖之外可能存在的健康获益,相关研究也从未停止。
来自布里斯托尔大学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与服用其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相比,长期服用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吡格列酮等,被称为格列酮类)的糖尿病患者患原发性和继发性脑癌的风险较低。
该研究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BMJ Open上,研究者指出,如果目前的研究结果能够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格列酮类药物将会成为重新用于预防继发性高风险癌症患者的脑转移。
从药物分类上来说,格列酮类药物属于PPARs γ激动剂类药物,PPAR是一种核激素受体家族,是受配体激活的核内转录因子,由三个同源成员PPAR α、PPAR β/δ、PPAR γ组成。其中α主要调节脂质的运输、氧化等,PPAR α激动剂的药物有苯扎贝特等“贝特类”药物,这类药物在降低甘油三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而PPAR γ则主要负责调节脂肪细胞的分化、脂质储存和胰岛素敏感性。因此,格列酮类药物在糖尿病患者治疗方面,主要起到的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通过改善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升血糖的利用效率,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格列酮类药物不但能够增加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也能够改善肝脏的胰岛素敏感性,但本身并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作用机理上来说,该类药物是针对糖尿病主要病因的一种对症药物,该药物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小,可以与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胰岛素等合用,加强血糖控制。但由于该类药物可能会增加心衰风险和导致水钠潴留等问题,目前该药物的应用其实并不广泛。
PPAR-α激动剂(贝特类)和PPAR γ激动剂(格列酮类)药物在临床上很重要,因为它们广泛安全用于治疗高胆固醇(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先前的研究表明,贝类药物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能在脑肿瘤预防中发挥作用。鉴于药物的安全性和成本,它们有可能被重新用于预防脑癌,并通过阻止肿瘤生长来降低继发性肿瘤的风险。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来自英国全科医生数据库临床实践研究数据链路(CPRD)的初级保健记录,该数据库包含来自英国670多家诊所的2000多名全科医生网络的数据,研究了这一理论是否可以得到支持。
研究团队在2000年至2016年期间使用CPRD中发现的原发性脑肿瘤和继发性脑肿瘤进行了两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和对照组是从接受过任何抗糖尿病或抗高脂药物治疗的人中挑选的。
该研究总共确定了7496名患有任何脑肿瘤的人(4,471名原发性;3,025名继发性)。使用贝特类药物的患者有1950例和7791例对照组,而分析中使用格列酮类药物的有480例,1920例对照组。
研究人员发现,与服用其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格列酮药物与降低原发性和继发性脑肿瘤风险有关。然而,在高血脂患者中使用贝特类药物与任何类型的脑肿瘤之间没有发现关联。
布里斯托尔大学病理学教授兼脑肿瘤研究中心主任Kathreena Kurian、该研究的作者之一表示:“抗糖尿病药物格列酮可能会参与预防糖尿病和其他患者原发性脑肿瘤和脑转移的途径。
该研研究还可用于了解预防原发性脑肿瘤(如胶质瘤)发展的更好药物治疗途径。这项研究目前是对糖尿病患者的最大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格列酮与原发性脑肿瘤减少和脑转移之间存在联系。
如果我们的研究在大型研究和试验中得到验证,这些药物可以重新用于预防乳腺癌和肺癌等继发癌症高风险癌症患者的脑转移。当然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调查这些发现是否使用规模更大的独立数据集和/或关于血糖控制和其他潜在原因和影响的更好数据进行复制。
如果格列酮关联是生物因果关系,这可以更好地了解病理生理机制和预防脑癌的潜在疗法。研究人员建议,鉴于格列酮在管理糖尿病方面的安全性和目前的用途,如果从其他研究中出现更强有力的证据,这一假设可以在未来的双盲临床试验中进行测试。
参考文献:
Robinson JW, Martin R, Ozawa M, et al Use of drugs for hyperlipidaemia and diabetes and risk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brain tumours: nested case–control studies using the UK Clinical Practice Research Datalink (CPRD) BMJ Open 2024;14:e072026.
来源:健康科普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