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里,他位列曹魏五子良将,一盏忠勇孤灯照彻长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2 15:15 2

摘要:世人皆道关云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是徐晃扛住了汉寿亭侯的青龙偃月刀。却少有人知,这位总在危难时现身的将军,原是杨奉帐下白波旧部。当他率亲兵踏雪夜投曹营时,曹操执其手叹曰:“此真周亚夫之风也!”——此言非虚,乱世中易主者众,然如公明这般每战必先、每食最后的古之遗

建安年间的黄河总带着铁锈气,水波卷着断戟残甲呜咽东去。徐晃便站在这样的河岸上,手握开山大斧,甲胄映着斜阳,恍如一座青铜熔铸的丰碑。

世人皆道关云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时,是徐晃扛住了汉寿亭侯的青龙偃月刀。却少有人知,这位总在危难时现身的将军,原是杨奉帐下白波旧部。当他率亲兵踏雪夜投曹营时,曹操执其手叹曰:“此真周亚夫之风也!”——此言非虚,乱世中易主者众,然如公明这般每战必先、每食最后的古之遗将,实乃罕有。

官渡相持时,袁绍粮车连绵如龙。徐晃率轻骑截击,火光中但见大斧翻飞,竟将河北名将韩猛斩落马下。曹操抚掌大笑:“晃之武勇,岂止万人敌?”然其真正可怕处,不在劈山裂石之力,而在算无遗策之智。汉中之役,他佯装主力强渡沮水,暗遣精卒攀越米仓山,如神兵天降直捣张卫本阵。蜀人至今犹传“徐晃过山,鬼神避让”。

最壮烈处当属樊城解围。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授首,庞德殒命,荆襄大地尽染赤帻之色。当是时也,曹操欲迁都避锋,满朝文武面如土色。唯徐晃率新兵临洧水,竟不待援军齐集,先以疑兵惑敌,再以车阵阻骑,终以五百死士直冲敌垒。两军交锋时,他白羽贯胄犹自大呼:“取云长首级者,赏千金!”——非为贪功,实乃知关侯仁厚,必不忍士卒枉死。

及至吕子明白衣渡江,徐晃已镇守襄阳多年。他亲眼见着麦城烽火燃尽云长最后一抹赤髯,却命人收殓遗骨以诸侯礼葬之。帐下将士不解,徐晃抚剑长叹:“天下英雄,相杀相敬耳。”

黄初元年,文帝践祚。徐晃封右将军,食邑三千户。然其寝处仍设草席,饮食不过粟饭,所得赏赐尽分将士。尝有谄媚者献珊瑚屏风,晃即命置于城门,笑谓:“让百姓观此珍物,胜藏私室多矣。”

太和年间,诸葛亮出祁山,中原震动。年过花甲的徐晃再度披甲,星夜驰援凉州。途经洛阳旧都时,他忽命停车,望着残阳下的朱雀阙默然良久。随从听见老将军喃喃自语:“当年荀令君在此赠我《孙子兵法》...”

建安风骨终化建安尘埃。当徐晃病逝于任上的消息传至洛阳,明帝辍朝三日,下诏配享太祖庙庭。然对其最恰切的悼念,或许来自敌国——诸葛亮闻讯默然,在西城城头洒酒祭奠,谓左右曰:“中原名将,自此又陨一柱。”

史书翻过一页页杀伐征战的篇章,人们总记得五子良将的威名,记得那些斩将擎旗的瞬间。却少有人注意,徐晃每战必带的牛皮水囊里,永远装着故乡河东的黄土。这位被称作“曹魏壁垒”的老将,至死乡音未改,睡前总要哼几句汾水畔的牧歌。

乱世如熔炉,熔尽了仁义道德,却偏偏炼出这般人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守而守之。徐公明者,非关张之万人敌,非诸葛之智近妖,他只是在历史的惊涛骇浪间,始终如定海神针般立在那里,让飘零的众生得以窥见——原来在这混沌人间,终究还有值得坚守的道义与忠诚。

黄河水依然东流,涛声里恍惚还能听见那柄开山斧的破空之声。千载而下,当我们重读这段历史时忽然明白:最耀眼的光华未必来自皓月,有时,一盏始终不灭的孤灯,反而更能照彻长夜。

来源:十洪都烟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