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播带货,“带”的是假冒伪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6 18:37 1

摘要:近日,记者观看多场直播发现,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存在大量盗播现象,不少直播间被盗播后售卖山寨货,消费者买到问题商品后往往会找被盗播商家维权。“这种情况不仅发现难且维权成本高,跨平台举报要提供很多材料才能证明对方是盗播,有时候举报还不成功。”被盗播的商家对此苦

近日,记者观看多场直播发现,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存在大量盗播现象,不少直播间被盗播后售卖山寨货,消费者买到问题商品后往往会找被盗播商家维权。“这种情况不仅发现难且维权成本高,跨平台举报要提供很多材料才能证明对方是盗播,有时候举报还不成功。”被盗播的商家对此苦不堪言。

直播电商的角色越来越重要。《2024年直播电商行业发展趋势观察》显示,2024年1月至11 月,全国直播电商零售额达4.3万亿元,其增长势头为电商行业贡献了80%增量。但在直播电商高歌猛进的另一面,仍存在某些乱象要引起重视,如部分直播间存在盗播带货现象——“盗”的是其他品牌直播内容,“带”的可能是假冒伪劣。

报道显示,仅观看两个小时直播,记者就刷到有着同一体型和穿搭配饰、但主播被AI换脸的四个不同的直播间,直播间售卖的同件短袖均来自不同的店铺,并且价格不一。也就是说,同一件商品,至少有四个直播间在盗播带货。而在第三方消费投诉平台上,截至目前有超过3000条相关投诉。这表明盗播带货很猖獗,亟待重拳打击。

部分直播间之所以通过盗播手段带货,主要原因是,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拿来”成本极低,为自己节省了直播费用;更重要的是,“盗”的对象多是品牌直播间的直播内容,假冒知名品牌显然可以提高产品销量和定价。而所带的货,要么与其他直播间是同款,要么仿冒其他品牌产品。由此可见,盗播带货是种低成本、高收益的买卖。

受害者是谁呢?其一,消费者被盗播内容误导后,下单购买的商品往往货不对板。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到了侵害,而且维权存在不少困难。其二,被盗录的直播间的主播肖像权、视频著作权显然被侵害,品牌形象也会受到影响。其三,盗播带的货是假冒伪劣,还侵害知识产权。此外,还损害了直播电商行业信誉。

直播电商发展高歌猛进,不仅是因为增强了商品的真实感和消费者的互动性,还在于行业形象和公信力不断在提升。因为有关部门出台了《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消法实施条例等也有规定,这对规范直播电商都起到重要作用。但如果纵容盗播带货,既影响消费者信心,也打击品牌方信心,不利于直播电商健康发展。

因此,有必要对盗播带货乱象重拳出击,这既需要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严格履行各自主体责任,也需要相关行业组织加强自律,更需要有关部门牵头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和联合惩戒机制。因为盗播带货猖獗的原因还在于,平台履责不力、把关不严;盗播者都是跨平台作案,这给消费者维权、单一平台治理造成了困难,急需要跨平台治理。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在直播间下单务必谨慎,对于画面质量不高的直播内容保持高度警惕,发现“李鬼”盗播带货要向平台和有关部门举报。被侵权的直播间不能“坐以待盗”,而是要积极打假。从平台角度而言,应该多措并举“打鬼”,包括加强直播内容审核巡查,简化举报材料,以技术迭代实现盗播内容溯源,发现盗播严惩侵权者。

此前,就出现过违规主播、问题商家跨平台作案等乱象,如今盗播带货也存在“A平台引流、B平台交易、C平台传播”或者在A平台盗录,在B平台带货等乱象,这提示我们碎片化的治理方式很难封堵直播乱象,只有跨平台或全网同步打击违法侵权行为,才能取得显著成效。这需要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牵头,也需要平台间主动联手。

◎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账号文章,请订阅并批评指正 ◎

来源:冯海宁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