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仅2024年,国内批准上市的新药就有48个,医疗器械达65个,在研新药数量更是跃居全球第二。
冰火两重天!
历经多年研究发展,国内创新药开始陆续步入收获期。
仅2024年,国内批准上市的新药就有48个,医疗器械达65个,在研新药数量更是跃居全球第二。
为进一步助力创新药物发展,国内医疗改革持续发力。
在2025年,国内不仅即将发布第一版丙类药品目录,还会进一步引导商业保险投入创新药械的研发生产,为创新药发展添薪加火。
然而,随着全球融资寒冬不断蔓延,创新药领域也进入了如履薄冰的“刀锋跳舞”时代。
能够抓住这波机遇,又能平稳穿越周期的,必然是那些手握现金流与爆款管线的企业。
按照上述评判标准,诺诚健华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首先,精打细算的现金流大师。
众所周知,一旦踏上创新药研发之路,企业便开启了烧钱模式。
在融资寒冬下,创新药企若想建立坚实的财务护城河,必须满足两个关键要求:
一是具备充足的自我资金储备。
这考验的是企业“家底”是否殷实。
截至2024年底,诺诚健华的类现金资产(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之和)合计达70亿元之多。
在生物科技行业中,这一数据使其紧追百济神州,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如此充沛的现金流,不仅为公司经营赋予了高度灵活性,能够加速推动产品临床开发进程,更为其在市场中的运作提供了充足“本钱”。
无论是引入前沿技术与产品,还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诺诚健华皆能依靠这笔资金,从容不迫地开展业务,抢占市场先机。
二是实现向自我造血转型。
2024年,诺诚健华实现营收10.09亿元,同比增长36.38%,净亏损为4.41亿元,同比收窄了29.9%,展现出公司向自我造血良性发展模式迈进的良好态势。
其次,手握爆款的孤勇者。
公司业绩得以增长,核心产品奥布替尼的持续强劲表现功不可没。
2021年1月5日,奥布替尼正式面向市场推出,同年年底便成功被纳入国内医保目录。
此后,奥布替尼一路乘风破浪,仅用了短短约3年时间,便实现了从无到有、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惊人跨越。
2024年,奥布替尼的销售收入强势突破10亿元大关,占公司总收入的99.01%,同比增长率高达49.1%。
奥布替尼之所以能展现出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两大独家优势。
一方面,在肿瘤治疗领域,奥布替尼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地位。
它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且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专门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MZL(边缘区淋巴瘤)的BTK抑制剂。(抑制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活性,阻断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存活和迁移。)
这一独家优势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迅速脱颖而出,为后续实现高速增长筑牢根基。
不仅如此,奥布替尼的治疗方案极具创新性,能够联合免疫治疗或化疗等多种手段,对r/rMZL开展持续治疗。
2024年12月的ASH年会上公布的Ⅱ期临床数据显示,奥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r/rMZL时,客观缓解率高达100%。
并且在针对初治MZL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奥布替尼联合CD20单抗(例如奥妥珠单抗)同样疗效卓越,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既能替代化疗,又具备高性价比的全新治疗方案。
另一方面,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奥布替尼堪称国内的开拓者。
它是首个涉足这一领域的BTK抑制剂。
当下,奥布替尼针对多发性硬化、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Ⅲ期注册临床试验,已分别在美国和中国启动;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Ⅱb期临床试验也已顺利完成患者招募。
与国内其他BTK抑制剂相比,奥布替尼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临床试验启动时间更早,推进速度也更快,率先在该领域开拓出一条全新的探索路径。
正是基于在肿瘤治疗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这双重优势,奥布替尼成为推动诺诚健华营收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助力企业迈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随着奥布替尼这一核心产品销量持续爆发式增长,诺诚健华的毛利率也从2022年的77.07%稳步攀升至86.3%。
可见,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直逼茅台,向“医药茅”迈进的步伐愈发坚实有力!
最后,管线创研的革新派。
诺诚健华作为一家专注创新药研发的企业,在研发投入上毫不吝啬。近三年,公司的研发费用持续攀升,2024年更是达到8.15亿元。
目前,公司已成功推动30多个在研项目进展,其中5项进入III期临床阶段。
在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诺诚健华更是展现出强大的研发实力。
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是全球第二大药物市场,药品市场占比达到20%,规模庞大。
目前,全球约7.6%-9.4%的人口受自身免疫疾病困扰,中国患者数量超过4000万,常见病症包括银屑病、特应性皮炎(AD)等,但现有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案并不理想。
诺诚健华的ICP-488和ICP-332两款药物,精准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
它们作为国内较早进入临床试验的TYK2抑制剂,分别针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和AD这两大自身免疫疾病适应症,目前均已进入Ⅲ期注册临床阶段。
而TYK2抑制剂,又称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理解为管控细胞间的错误信息传导,进而抑制自身免疫细胞对自身组织的攻击,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方向。
2025年3月20日,ICP-488的Ⅲ期注册临床完成国内首例患者给药。其Ⅱ期临床数据显示,每日6毫克和9毫克剂量对银屑病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这一成果有望为患者提供全新、高效的治疗方案,开拓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的新局面,进而进军千亿级别的自身免疫疾病市场!
最后总结一下。
高盛曾提出“现金为王,管线为后”的观点。
诺诚健华目前虽尚未实现盈利,却手握现金流与爆款产品这两大“杀手锏”。随着旗下产品陆续上市并持续放量,公司的成长路径展现出更为清晰明确的成长性。
公司能否成为中国首个以“泛癌种+自免疾病”双轮驱动的创新药企?
我们将持续关注,拭目以待。
来源:飞鲸投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