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往年清明天气已经回暖到处到是一种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景象。但今年清明持续低温并伴随着阵阵大风,是夲来沉闷心情愈加难受。自从父母走了两年多姊妹们建了一个群,有什么活动就由老大在群里发个通知,大家按时参加。今年清明约定十点钟先去父母墓上祭典。父母墓在市郊一处公墓里,
往年清明天气已经回暖到处到是一种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景象。但今年清明持续低温并伴随着阵阵大风,是夲来沉闷心情愈加难受。自从父母走了两年多姊妹们建了一个群,有什么活动就由老大在群里发个通知,大家按时参加。今年清明约定十点钟先去父母墓上祭典。父母墓在市郊一处公墓里,十点多我们全家大小十二口人从不同地方相聚在父母墓前,有带鲜花的有带点心水果的大部分带着烧纸香及印着大面值冥币。大哥宣布开始祭典,大家开始点香烧纸。风有点大,大家自觉跪成一圈挡挡风,孩子边烧纸边口中念念有词说“爷爷奶奶快来拣钱来!"也许老人们在地下有所感知,一阵小旋风刮起纸灰直冲天际,孙子孙女齐声到爷爷奶奶把钱拿走了。纸烧完大家面朝墓碑瞌了三个头,心中满是不舍离开了墓地。
大哥身体不好,让我和小弟前往五十多里地老家去祭典祖坟,于是我和老伴及弟媳四人驱车前往老家。
老家在董志塬最南端与长武县隔河而望。我们回到家正好是中午十二点多,堂弟、弟媳早已在家门口等候多时了。几声寒喧之后,弟媳端上了早已准备好饭菜。有苜蓿卟啦,家乡特色玉面,包子花卷等几样家常小菜,样样看来都是精心准备的。堂弟说都是自家地里产的纯绿色食品,吃起来面有麦香菜有菜香口感纯正细品来全是家乡的味道。二妈在世的时候虽然同样的食材经她手一加工就格外好吃,她老人家虽然过世了,但堂弟媳妇彩霞得到了她老人家真传,‘饭菜做的也很有滋味。每次回家能吃上家乡饭心里觉得很温暖也很是感动。堂弟在村学里当教师,弟媳在家操持家务。俩口子秉承了厚道善良勤劳的家风小日子过得也算小康。
我们每次回去总是远接近迎十分热情。走的时候总要给带上一些土特产。虽然离开家乡四五十年了,但我总觉得我的根在这里,我亲人在这里,这就是我永远的乡愁!
我家的祖坟有一百多亩地大,听老人讲里墓地松柏环绕显得很是壮观,方圆几十里很有名气。听老人讲当年选这个墓地时请了一个外地高手阴阳先生,他跑了十几处才最终定选定的这处。开工奠基定日子也是阴阳先生看的。阴阳先生说奠基哪天会有一对白鹤从天空会飞过的,你们家定会人丁兴旺家财万贯的。按阴阳先生所讲太阳冒花的时辰刚放完鞭炮就有一对白鹤从天空掠过。人们惊呼神奇!
后来经过先人们几十年辛苦劳作,置办良田六百多亩。在当地也算得上殷实之家。
墓地后因战火所毁,风水遭破坏家道逐渐中落。祖坟林木被毁。后因项目建设墓地被迫迁移,现在不足二十亩大,遗憾之至!
吃过午饭风更大了,侄子恐怕烧不成纸从家中找了一个铁桶拿上,我们来到墓地将烧纸置于桶中,才顺利燃纸。侄子儿子才八岁,烧纸上香
跪拜瞌头每一道程序都做的有板有眼的。这种文化传承让我心中有一种踏实欣喜地感觉,因为有了这种传承我们才能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回城之时,夜幕已然悄悄降临,华灯初上,城市的霓虹灯闪烁着,却无法驱散我心中那如影随形的哀伤。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中,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所有力气,不由自主地走向阳台,呆呆地坐下。
记忆的闸门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猛地撞开,往昔的岁月如汹涌的潮水般倾泻而出。父母那熟悉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养育我们姊妹们所历经的无数辛劳,此刻如同电影般一帧一帧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我仿又看到了父他那宽厚的肩膀,为了让我们能吃饱穿暖,他默默承受生活重压拚命地工作地样子!
而母亲,总是在那温暖的灶台上忙碌着。她慈祥的面容,在袅袅炊烟中若隐若现。她精心为我们准备每一顿饭菜,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子女深深的爱意。还记得小时候生病时,母亲那焦急的眼神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守在我的床边,一夜未眠,只为了能随时照顾我的需求。
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那些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无私的爱,此刻都变成了一把把锐利的刀,一下一下地刺痛着我的心。一种无法言喻的无名悲痛如汹涌的浪涛般向我袭来,将我彻底淹没。泪水不由自主地模糊了我的双眼,顺着脸颊无声地滑落。我多 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能再看一眼父母的笑容,能再听听他们亲切的叮嘱,能再感受一次他们温暖的怀抱。可是,这一切都只能成为我心中永远的怀念,只能在这寂静的夜里,在这无尽的思念中,独自品味这份深深的悲痛。
来源:丫丫红太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