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昆仑策旗下有很多作者,平时发的文章良莠不齐,各种水平的都有,不过以喊口号扣帽子的居多。同时这些作者更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人品的人只要被昆仑策看中了,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签约作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司马南在前几年,绝对是昆仑策成立以后最重量级的作者,所以只要司马南
昆仑策旗下有很多作者,平时发的文章良莠不齐,各种水平的都有,不过以喊口号扣帽子的居多。同时这些作者更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人品的人只要被昆仑策看中了,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签约作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司马南在前几年,绝对是昆仑策成立以后最重量级的作者,所以只要司马南说什么,昆仑策的作者一般都会有很多“和”文。长期以来,昆仑策的作者们就像是街头打群架的团伙,只要发现苗头就一拥而上。
不过,对于昆仑策来说,可谓成也司马南败也司马南,因为司马南的善变和言行不一,也给昆仑策带来很大的困扰。因为昆仑策把司马南当做自己的旗手,所以昆仑策很多有学者教授背景的签约作者,很多时候都有被司马南的言论绑架,从而出卖自己良心的言论。当然这都是小事,昆仑策并不是太在乎自己的名声。但自从司马南的铁粉董笑话也成为昆仑策的签约作者,昆仑策算是摊上大事了。
因为司马南的真面目彻底暴露之后,昆仑策先后有陈先义、张志坤等人发文,为司马南的丑陋表演辩解。但千不该万不该,昆仑策不该由董笑话为司马南辩解,说《选择相信司马南的人品》。董笑话是什么人,司马南是什么人,相信头条的网友大多数都十分清楚——先不说司马南,董笑话就是个只要道理讲不过,就发私信用脏话骂人的泼妇滚刀肉。
所以这样的人写的文章,除了扣帽子骂人,基本上也就没别的了。但是,昆仑策是个什么样的机构?他们自己号称是在法律框架内,说真话说实话的良心机构,平时一般都会用马恩列斯毛的言论作为自己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典范。
可以想见,如果昆仑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需要靠一个发私信骂脏话的泼妇滚刀肉来维护,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董笑话的特长是什么?是“骂你三天三夜不带重样的”,所以 她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除了扣帽子骂人最大的特点是又臭又长。比如她的《孙正清源频频贬损前三十年,意欲何为?》,从标题就开始扣帽子,结果内容是一塌糊涂,跟标题是风马牛不相及。
董笑话这篇文章,是为了反驳我的文章《如果人民公社不解散,中国人能不能吃饱饭还真两说着。》,说实在的这到底是文章还是微头条我都记不清了。董笑话这时候把这样一篇文章挖出来鞭尸,最起码应该有点干货才对。但可惜的是,她全篇几千字都在讨论人民公社时期的社队企业问题,讨论的结果如何我没看,但我见过这样的一篇资料:
1978年,全国的社队企业职工共计2827万人,全年产值493亿元。用方面全国农业总产值作比较,同期我国农村劳动力人数28455万人,农业总产值1018亿元,全国社队企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 1/4,安排就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不足十分之一。按当年全国农村户口人数算,1978年我国农业户籍人口总数79014万人,社队企业产值人均62元左右。由于当时我国的社队企业,大多数是生产力比较落后的作坊式的企业,企业的利润率可以想象非常之低。
就是这样的社队企业,人民公社解散后留下的信用社贷款,别的地方我不清楚,我们村村民每人分摊了200多元还贷。本来这样的情况,对人民公社的整体经营情况影响如何,是个需要全面慎重估量得事件。但是昆仑策派出了董笑话来“驳斥”我,从标题就开始扣帽子,到最后对我的观点也没有形成任何的反驳。由此看来,除了陈先义说我反对爱国主义,这是又一次通过给我扣帽子闹笑话。
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事情,我向来实话实说自己的经历,或者网上公开披露的事实和数据,当然主要精力用于昆仑策的所有作者为美化那时候编造的谎言。因此昆仑策的所有学者,对我孙正清源可谓又气又恨又无可奈何。前两年,他们派出个重庆西南财经大学的教授博导赵磊,对孙正清源这个名字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到底是男是女写了一篇文章,已经留下了永久的笑话。现在,又派出个陈先义和董笑话,只能用给我扣帽子打击我,对我文章中列举的观点、事实和数据,仍然是无可奈何。
由此看来,还是我以前说过的那句话:它(昆仑策),不过如此!
来源:过去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