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反映民国时期的影视剧中,银元是最频繁出现的货币,面对着汉奸的盘查刁难,地下党人员只要掏出来几块银元,汉奸立马眉开眼笑,可见银元在当时绝对是重要的货币。
在反映民国时期的影视剧中,银元是最频繁出现的货币,面对着汉奸的盘查刁难,地下党人员只要掏出来几块银元,汉奸立马眉开眼笑,可见银元在当时绝对是重要的货币。
可是令人感到好奇的是,按道理来说,袁世凯上任的时间其实并不是很长。
但是被称为袁大头的银元却足足铸造了十几亿枚,这样巨额的数量不由得让人感到好奇。
为什么会铸造这么大规模的银元?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深层次的因素?
在清末这个乱世当中,袁世凯绝对是一个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大人物。
但是其本人对于革命心怀不轨,表面上说的是主张废除帝制但其实还是向往那一套。
从其前期的行为就能看出来是典型的两面派,一边是帮助清政府对抗革命队伍,其实暗中里已经和革命队伍联系好了,借助革命的势力来完成自己的野心。
所以在其上位之后,立马采用各种手段来稳固自己的权力,铸币就是其中关键的一点。
首先我们看到当时的环境下,中华民国刚刚起步,各方面都还处于一个不健全的状态,甚至可以说是混乱。
虽然说的是共和制度,但是这个过度太快了导致很多方面都没有跟上。
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势力依然非常强大,最重要的是袁世凯的手中掌握着兵权,各地大大小小的军阀都得服从袁世凯的安排。
面对着这样的局面,孙中山只能将手中的权力交给袁世凯,让他来担任大总统。
袁世凯接手的这个局面同样是危机四伏,国家的经济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没有钱怎么办?那就只能靠借,向各个外国的列强来借钱改变现在的局面。
但是这些洋人哪个不是精打细算的人物,趁着当时中华民国的情况不稳定,他们立马采用高利贷的方式来针对袁世凯政府。
从当时环境下来看,真正借到手里的没多少钱,一部分都用于还利息了。
同时也正是这次借款导致国家出现了更大的问题,从当时的条约中我们能看到,袁世凯竟然同意了让洋人来插手国家的产业。
比如盐业,这个产业从古至今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政府的重要收支之一,但是袁世凯为了改变局面竟然把这个利益让了出去。
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期,袁世凯政府变成了非常被动得状态。
实际上袁世凯自己也清楚,这样下去国家的经济方面肯定会出更大的危机,现在只是暂时挺住了而已。
所以他想到了一个统一全国财政的方式那就是铸币,来改变当时混乱的货币环境。
在当时的货币种类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一开始从清朝流传下来的龙洋就分为很多种。
各个地区的铸造方式不同,品质参差不齐,图案也是五花八门,各个地区的军阀们也发明出了自己家乡的特色货币。
还有一部分从外国流传过来的银元,这样复杂的环境导致国家财政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同时这也体现出来当年的时代背景,各个地区军阀割据导致的混乱局面。
所以为了稳定这样的局面,袁世凯决定要治理一下这个局面,也是为了彰显出来自己的权威。
所以才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银元,从造型上来看正面是袁世凯的侧像,他身穿着当时军装。
背面是一元的字样,以及两株稻穗,看起来非常的漂亮,新币是银光闪闪的。
此后的时间里,袁大头开始广泛的流行,袁世凯也下足了力气铸币,袁大头银元开始在市面上广泛的流行。
可以说从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袁世凯的目的,银元成为了当时的主流。
然而此时的袁世凯野心越来越膨胀,竟然倒反天罡想要称帝,这个行为立马引起了众多军阀们的不满。
本来说好要革命的,但是袁世凯却带头称了帝,很快各地就涌现出了反对袁世凯的势力。
实际上从袁世凯决定称帝这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他要被整个时代所抛弃。
其实一方面是他的野心,另一方面是围绕在他身边的这些知识分子们在作怪。
这些人对外散播消息,他们表示袁世凯的行为是顺应民意顺应天意,逼迫这些老百姓们认同这样的行为。
此后袁世凯真的穿上了龙袍举行了登基仪式,军阀混战的局面正式开始。
袁世凯本身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也不好,再加上身边这些亲信们走的走散的散,只剩其孤家寡人一个。
最终病逝,终结了其充满争议的一生,但是在其去世后,银元的印制并没有停止。
甚至在国内依旧保持着主流的位置,并且后期的成色也非常的高。
甚至在后期解放之后,一些非常偏僻的地区依然在使用这样的银元当货币。
可见其带来的影响力跨度有多么的长,而现在袁大头成为了众多收藏爱好者们的心头好。
很多收藏家的手中都有这样一枚甚至多枚银光闪闪的银元,甚至一些特殊年代的银元收藏价值非常高。
虽然当年袁世凯的行为是倒行逆施,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袁大头在当时国内的经济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改变了当时货币混乱的局面。
怎样识别手中袁大头的真伪. 河南省商务厅. [2022-05-25].
北洋政府时期的币制和纸币的流通. 中国价值. [2012-08-01].
来源: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