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一口气加征34%关税,累计税率高达54%。4月3日,中国迅速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将多家美国实体列入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一口气加征34%关税,累计税率高达54%。4月3日,中国迅速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将多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等。
在中美贸易大战中,医疗板块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部分细分领域存在受益机会。其中,出口美国占比较高的企业,以及依赖进口技术和产品的企业将收到冲击。而另外一方面,中国对美国进口医疗器械加征的关税,会为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国产化替代、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迈瑞医疗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机会将高于风险。虽然近年来,公司大力拓展海外业务,也取得不错的业绩,如近几年境外销售占比达4成到5成。其产品销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TOP100家医院中已覆盖80余家,但来自北美的收入并不高且呈下降趋势。2023年,迈瑞医疗北美地区(含美国)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7.45%,2024年上半年北美市场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至6%。另据其2025年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国际市场今年有望延续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占国际收入三分之二的发展中国家将引领增长来源。下面我们就全面了解一下公司的基本面。
一、基本情况
公司的业务板块
- 生命信息与支持板块:该板块产品包括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等。这些产品为临床医疗提供了关键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支持,在手术、重症监护、急救等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体外诊断板块:涵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多种设备及配套试剂。能为医疗机构提供准确、高效的体外诊断解决方案,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快速诊断和监测。
- 医学影像板块:主要有超声设备、DR(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等产品。超声设备图像质量清晰,功能多样,操作便捷;DR产品则在数字化X射线成像方面具有优势,为医学影像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 新兴业务板块:包括骨科、微创外科、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动物医疗等领域。这些新兴业务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拓展了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市场空间。
行业地位:
- 国内龙头企业:迈瑞医疗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导者,在国内市场占据较高的份额。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包括95%以上的三甲医院等。
- 全球影响力: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医疗设备市场中也占据着显著的份额。
- 技术创新引领:公司注重研发投入,每年将约10%的营业额投入到产品创新研发。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领域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动行业发展。
二、行业情况:
行业现状
2024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增长承压,市值缩水约14.8%,但医疗需求稳定增长,器械出口复苏,支撑产业稳步发展。行业受集采扩面、招投标延迟和医保控费等因素影响,面临下行压力,不过政策推动行业向高端化、国际化、合规化转型。
行业规模
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03万亿元,其中,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6302亿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1185亿元,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为1561亿元,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约为1280亿元。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测算,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营业收入预计约为1.35万亿元。
上下游情况
- 上游:包括电子元件、芯片、原材料、软件系统、新兴技术等领域,为医疗器械提供零部件、材料等,其加工制造能力影响医疗器械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成本。
- 中游:为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服务的相关行业。迈瑞医疗是国内中游企业的代表。
- 下游:是医疗卫生行业,包括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如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是医疗器械的主要应用场景。
供需状况
- 需求:国内医疗需求稳定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水平提升、医疗新基建推进等,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持续增加。同时,医疗设备更新换代政策的逐步落地,也将释放大量需求。
- 供给: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不断发展,产品种类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在高端产品领域,仍有部分依赖进口。
市场集中度
- 全球: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集中度高,强生、美敦力、西门子医疗等跨国巨头凭借技术、品牌和渠道优势占据核心地位,2023年全球前10大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超40%。
- 国内:本土企业崛起,国产替代加速。迈瑞医疗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龙头企业,2023年国内收入214亿,市占率21.4%,在多个细分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前景展望
随着政策支持创新、鼓励企业出海,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具备技术壁垒和全球化能力的企业有望在洗牌中胜出。预计到203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或将突破1.8万亿元,全球市场规模也将持续增长,为迈瑞医疗等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关税大战影响
中美关税对迈瑞医疗的影响
冲击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如下:
- 提前备货策略有效:在2025年初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生效前,迈瑞医疗已提前根据意向订单在美国前瞻备货,所以当年对美销售的产品不受本轮关税直接影响,这一策略缓冲了短期成本压力。
- 美国市场占比相对低:美国市场占迈瑞医疗总收入的约6%,北美地区占7.45%,并非其核心收入来源。即便关税政策长期化,对其整体营收的波动风险也在可控范围内。
- 全球布局分散风险:迈瑞医疗在全球设有数十个生产基地,包括已通过FDA认证的工厂,如墨西哥工厂,可灵活调整供应链,通过本地化生产规避对美出口关税。
- 对手受限带来机遇: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同时,中国也对美国相关产品加征关税。迈瑞医疗的国际竞争对手如GE、飞利浦等部分高端产品在美国生产,进入中国市场面临高关税,这为迈瑞医疗在国内市场的国产替代提供了机遇。
四、实际控制人情况
迈瑞医疗的实际控制人为李西廷。以下是其的简介和创业经历:
李西廷1951年出生于安徽省砀山县,新加坡国籍,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低温物理专业,现任迈瑞医疗董事长、徽商总顾问。2023年以1150亿元财富位列《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第99位。
- 创业经历:1976年毕业后到中科院武汉物理所工作,1980年赴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做访问学者。1986年被派往深圳安科,成为业务骨干。1991年,他与徐航、成明和一起创立迈瑞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创业初期,公司主要代理国外产品,后决定自主研发高端科技医疗设备,在深圳政府支持下,1992年研发出中国第一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此后,迈瑞医疗不断推出新产品,占领国内二三线城市市场,并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五、股东与管理
大股东与管理层关系
迈瑞医疗股权集中在李西廷与徐航两位实际控制人,截至2024年Q3,两人合计持股比例为51.47%,且为一致行动人。李西廷担任董事长,徐航为董事,他们对公司的战略制定、业务扩张及重大决策拥有绝对话语权。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在公司任职超过20年,管理团队与大股东利益高度一致,能保障公司战略长期连贯性。
公司管理能力评价
- 战略规划能力:公司制定了清晰的全球化战略和产品高端化战略,通过“研发投入→技术突破→高端渗透→规模降本→利润反哺研发”的内生循环,推动公司持续发展。
- 研发管理能力: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研发创新体系,年均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维持在10%左右,拥有庞大的研发团队和大量专利,在多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 市场运营能力:在国际市场实施差异化竞争,通过并购分销商建立本土化运营团队,在欧美突破高端医院,在新兴市场推行“产品+服务”包模式,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稳定。
- 供应链管理能力:通过并购整合产业链,如收购芬兰海肽生物、德赛诊断等,掌控上游原料,完善海外供应链,提升供应保障能力。
股东及高管股权增减持情况
2025年,迈瑞医疗董秘李文楣有多次增持行为。如2025年1月2日至3月11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多次增持,变动后持股数为3.24万股。2024年三季报显示,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易方达创业板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等有增持行为,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有减持行为。
六、公司上市后重大事件
迈瑞医疗于2018年10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上市后,公司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事件:
- 2020年:迈瑞超声团队“一种弹性成像中的位移监测方法及装置”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同年,武汉研发中心在光谷成立。
- 2021年:收购全球创新的欧洲原材料企业HyTest,构建IVD上游原材料核心竞争力。
- 2022年:砀山迈瑞医疗科技产业园开工,迈瑞医疗全球供应链总部龙华基地启动建设。
- 2023年:收购德国DiaSys体外诊断公司。
- 2024年:收购科创板公司惠泰医疗控制权,4月中旬过户完成。
七、核心竞争力及技术壁垒
核心竞争力
- 技术创新能力:持续高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超40亿元,占营收10%。拥有12大全球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占比25%左右。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如超高端超声Resona A20、智能腔镜吻合器SHARK等。
- 产品矩阵优势:业务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产品覆盖从低端到高端的全系列医疗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超声设备、生化分析仪等,能满足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需求。
- 全球化布局:产品销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40%左右。在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超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子公司,形成庞大全球研发、营销和服务网络。
- 客户粘性高:通过“瑞智联”“瑞影云”等平台实现设备互联,提升客户粘性,单院设备采购额提升30%。形成“设备+耗材”强绑定模式,如监护仪与耗材配比1:1,客户切换成本高。
技术壁垒
- 专利壁垒:专利数量多,达11,128件,发明专利占比71.5%,在监护仪、超声、血球分析等领域拥有核心专利。
- 研发体系壁垒: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研发创新体系,如MPI研发创新体系,实现高效合规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12大研发中心协同作战,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
- 技术迭代壁垒:监护仪、超声等核心产品5 - 10年更新一代,技术代差形成竞争壁垒,使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时间内追赶。
- 人才壁垒:拥有庞大研发团队,研发人员超2,200人,占员工总数25%左右。注重人才培养和发展,为员工提供公平机会和回报,吸引和留住了大量优秀技术人才。
八、可比竞争对手情况
迈瑞医疗的可比竞争对手如下:
- 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GE、飞利浦、德尔格、奥林巴斯等。
- 体外诊断领域:罗氏、丹纳赫、雅培、希森美康等。
- 医学影像领域:GE、飞利浦等。
与竞争对手相比,迈瑞医疗的优势如下:
- 性价比优势:凭借中国强大的工程化能力,在产品质量可靠的基础上,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能为医疗控费降本的市场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
- 本土市场优势:深耕国内市场,对国内医疗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有更深入的理解,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在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 产品多元化优势:业务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产品种类丰富,能为医疗机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客户粘性较高。
- 技术创新优势: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在监护仪、超声等领域实现技术引领,推出全球首款基于AI大模型技术的重要决策辅助产品等,提升产品智能化程度。
迈瑞医疗的劣势如下:
- 部分领域技术差距:在化学发光、微创外科、心血管等高增长潜力业务的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相较进口品牌仍存在一定差距。
- 国际市场品牌影响力:尽管在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但与GE、飞利浦、罗氏等国际巨头相比,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欧美高端市场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 高端产品市场份额:在高端超声等部分高端产品市场,虽然有所突破,但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市场份额仍有提升空间。
九、最新财报解读
迈瑞医疗最新公开财报为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相关解读如下:
整体业绩
- 营收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94.85亿元,同比增长7.99%。归母净利润106.37亿元,同比增长8.16%。但单季度看,Q3营收89.54亿元,同比上升1.43%;归母净利润30.76亿元,同比下降9.31%,业绩短期承压。
业务板块
- 体外诊断业务:营收规模首次超越生命信息及支持业务,成为第一大业绩增长引擎,前三季度增长20.9%。国际市场增长超30%,国内增速超15%,化学发光业务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 医学影像业务: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1.44%,超声高端及超高端型号增长超30%,两类产品收入占超声比重提升至41%,国际市场增速超10%,并突破超100家空白高端客户。
- 生命信息及支持业务:前三季度下滑11.7%,主要因国内招标采购推迟致国内业务下滑超20%,但国际市场受益于高端战略客户突破增长超10%,微创外科增速达45%。
区域表现
- 国际市场:前三季度增长超过18%,欧洲和亚太市场增长均超30%,得益于海外高端战略客户和中大样本量实验室的持续突破,以及动物医疗、微创外科、AED等种子业务的放量。
- 国内市场:因医疗领域整顿、医院建设资金紧张和非刚性医疗需求低迷等影响,前三季度增长不到2%。
研发投入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8.43亿元,占营收比重9.64%,保持高研发投入以推动产品创新迭代,在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均推出新产品。
未来展望
国内市场方面,医疗行业整顿趋稳、财政资金压力缓解,叠加医疗专项债发行速度加快,设备更新项目预计开始招标,有望带动国内业务复苏。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需求旺盛,公司加速海外本地化生产,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此外,公司持续的技术创新,如AI重症医疗大模型“启元”渗透率提升、分子诊断产品即将上市等,将推动业务结构优化,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动力。
十、存在的问题、负面信息
专利与法律纠纷
迈瑞医疗与科曼医疗在“流量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安装组件”专利上存在近十年的纠纷,该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为无效,这可能影响公司在呼吸机市场的竞争力和投资者对其创新能力的看法。
业绩增长压力
2024年第三季度,迈瑞医疗营收同比增长1.4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31%,是过去7年首次出现季度下滑。受医疗行业整顿、医院建设资金不足等影响,国内市场增长乏力,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市场仅增长1.9%,其中Q3下滑9.7%。
并购整合与商誉风险
迈瑞医疗通过并购扩大规模,但并购效果未达预期。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商誉达到111.4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18.39%,创下历史新高,若被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可能存在大额减值风险。
研发投入问题
2024年上半年迈瑞医疗研发投入19.4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45%,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11%,研发费用率从上年同期的10.02%下降至8.65%,增速放缓。
宏观政策与市场风险
医疗设备集采常态化,从安徽省到福建省等多地已启动,涵盖从常规到中高端大型医疗设备,可能压缩公司盈利空间。
市场竞争风险
在体外诊断领域,除血球以外的IVD产品技术尚未达到全球一流水平,公司IVD收入主要集中在非头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面临新产业、华大基因、安图生物、达安基因、科华生物、万孚生物等公司的竞争。
以上所涉及内容只作为案例分析和价值分析,不构成具体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泳游天下投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