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收到情书,我没骂她反而说 “写得不错”——比起禁止,这 3 步更能护她周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0 07:09 2

摘要:“小小年纪不学好,心思全用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上!” 很多家长发现女儿收到情书,第一反应就是劈头盖脸一顿骂,甚至把情书撕得粉碎。可结果往往是:孩子把秘密藏得更深,偷偷传纸条、躲在厕所聊天,反而更容易走偏。其实,青春期的好感就像春天的花,越压抑越想绽放。不如试试这

“小小年纪不学好,心思全用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上!” 很多家长发现女儿收到情书,第一反应就是劈头盖脸一顿骂,甚至把情书撕得粉碎。可结果往往是:孩子把秘密藏得更深,偷偷传纸条、躲在厕所聊天,反而更容易走偏。其实,青春期的好感就像春天的花,越压抑越想绽放。不如试试这 3 步,既保护孩子的纯真,又帮她建立边界感。

第一步:先“接住” 情绪,再谈 “对错”

女儿放学回来,把一封粉色信封塞在书包最底层,被我收拾房间时发现了。她脸瞬间红了,低着头说“不是我要的,是他塞给我的”。我没急着追问 “他是谁”,而是拿起信笑着说:“这字写得还挺工整,看来是花了心思的。” 女儿愣了一下,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妈妈,我不是坏孩子。”

原来她一整天都在纠结“要不要告诉你”,怕被骂 “早恋”。我擦掉她的眼泪说:“有人欣赏你,说明你很优秀呀,这不是坏事。” 等她情绪平复了,才慢慢告诉我,是同班男生写的,说喜欢她笑起来的样子。

孩子收到情书,第一反应是“害怕”:怕家长生气,怕被贴 “坏孩子” 的标签。这时候你的态度,决定了她会不会对你敞开心扉。与其说 “不准来往”,不如先肯定她的感受:“收到这样的信,你是不是有点开心,又有点紧张?” 当孩子知道 “我的心情被理解”,才会愿意听你说接下来的话。

第二步:用“提问” 代替 “说教”,让她自己想清楚

很多家长一听说有男生喜欢女儿,就急着讲“早恋影响学习”“他们都是骗你的”,可孩子根本听不进去。不如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她自己思考。

我问女儿:“你觉得这个男生哪里好呀?” 她说 “他数学好,经常帮同学讲题”。我又问:“那你收到信后,想怎么回复他呢?” 她摇摇头说 “不知道,有点想跟他说话,又怕被老师发现”。

这时候我没给答案,而是说:“你看,现在你们都觉得对方不错,这很正常。但如果天天想着怎么传纸条、怎么躲开老师,是不是会影响上课?不如把这份好感藏在心里,一起比着学,看看谁进步快,这样是不是更有意思?” 女儿想了想说 “好像是哦,上次他讲题时,我就听懂了一道难题”。

青春期的孩子讨厌“被说教”,但愿意 “自己做决定”。通过提问让她明白:“喜欢是很美好的事,但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比起你强硬禁止,她自己想通的道理,才会真正记在心里。

第三步:给“具体方法”,帮她建立 “安全边界”

光说“别来往” 没用,孩子不知道 “到底该怎么做”。不如教她具体的处理方式,既不伤害对方,又保护好自己。

我和女儿一起想了三个办法:

不单独回复,但可以在他讲题时说“谢谢,你讲得真清楚”—— 用友好但不暧昧的态度回应;

把情书夹在日记本里,告诉自己“现在要好好努力,以后才能成为更优秀的人”—— 把好感转化为动力;

如果对方提出“周末出去玩”,就说 “我妈妈会陪我,要不你也带上你爸妈,一起去公园吧”—— 用 “家长在场” 拒绝单独见面。

有个妈妈更用心,她和女儿约定“如果有男生表白,就用‘我们现在是学习小组,一起加油’来回应”。既没让孩子难堪,又划清了界限。

孩子需要的不是“不准做什么”,而是 “该怎么做”。给她具体的方法,她才知道 “如何既不伤害别人,又保护好自己”。同时要告诉她:“如果对方让你不舒服,比如总跟着你、打扰你学习,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妈妈,妈妈会保护你。”

其实,收到情书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教会孩子 “如何处理情感” 的好机会。青春期的好感就像小树苗,粗暴砍断会留下伤疤,温柔引导才能让它长成正确的模样。

就像一位教育专家说的:“家长的任务不是阻止孩子遇到感情,而是帮她学会在感情里保护自己、不迷失方向。” 当你用理解代替指责,用引导代替禁止,孩子会明白:“喜欢不可怕,重要的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互动时间:你上学时收到过情书吗?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孩子收到情书的事?评论区分享一下,让我们知道:好的教育,是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对成长中的每一个小挑战。

来源:油盐柴米的琐碎时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