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理由要求更换相机部门负责人:三星遭粉丝 “请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13:22 1

摘要:在知名请愿平台Change.org上,一份致三星移动体验(MX)部门负责人卢泰文(TM Roh)的公开信,以 “拯救三星移动影像” 为名,恳请其更换相机部门负责人,截至发稿时已有 2552 人签名支持,且签名数仍在持续增长。

9 月 11 日,一场由三星核心粉丝发起的请愿活动,在科技圈掀起不小的波澜。

在知名请愿平台Change.org上,一份致三星移动体验(MX)部门负责人卢泰文(TM Roh)的公开信,以 “拯救三星移动影像” 为名,恳请其更换相机部门负责人,截至发稿时已有 2552 人签名支持,且签名数仍在持续增长。

这份请愿书并非粉丝一时的情绪宣泄,而是对三星近年来在移动影像领域 “失速” 的集中抗议 —— 曾经的行业领军者,如今正被竞争对手步步紧逼,而粉丝口中的 “八大问题”,则撕开了三星相机部门管理与战略的深层漏洞。

回溯十年前,三星 Galaxy 系列曾是移动影像的标杆。

从首次将 1200 万像素主摄普及到旗舰机型,到率先推出光学防抖与大光圈组合,三星凭借硬件创新与算法优化,长期占据 DxOMark 等专业评测榜单前列,甚至一度让苹果、华为等对手陷入 “跟跑” 局面。但如今,这种领先优势已荡然无存。

请愿书中,粉丝们痛心疾首地指出:“Galaxy 系列的相机,正在硬件、软件、算法的全面落后中失去竞争力,若不及时改革,三星积攒多年的影像声誉将毁于一旦。”

这种 “落后” 首先体现在硬件的停滞不前。近年来,当苹果不断升级传感器尺寸、华为攻克潜望式长焦技术、小米推出一亿像素主摄时,三星的相机硬件却陷入了 “原地踏步” 的怪圈。以 2025 年发布的某款 Galaxy 旗舰机为例,其主摄传感器规格与 2023 年的机型几乎完全一致,解析力、暗光捕捉能力等关键指标毫无突破,甚至在部分中端机型上,还出现了 “降配” 使用旧款传感器的情况。这种硬件迭代的迟缓,直接导致三星手机在拍摄细节、动态范围等基础体验上,与竞品拉开了明显差距。

更让粉丝不满的是技术层面的 “被反超”。

在移动影像的关键赛道上,三星的优势领域正被逐一突破:苹果凭借自研 A 系列芯片与影像算法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更精准的色彩还原与夜景降噪;华为则通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在长焦拍摄、微距成像上形成技术壁垒,甚至推出了 “可变光圈” 等创新功能;OPPO 的超级闪充技术与影像防抖结合、vivo 的微云台技术,也在拍摄稳定性上实现了差异化竞争。反观三星,不仅未能在新赛道上开辟优势,连传统的 “夜景模式”“人像虚化” 等强项,也因算法优化滞后而表现平平 —— 逆光场景下频繁出现的过曝、欠曝,人像边缘抠图的生硬瑕疵,都让用户逐渐失去信心。

软件体验的缺陷,则进一步放大了硬件与技术的不足。许多三星用户反馈,Galaxy 系列的相机 APP 操作逻辑繁琐,拍摄模式切换时常出现卡顿,部分实用功能(如专业模式的参数调节)隐藏过深,普通用户难以快速上手;更严重的是软件兼容性问题,当第三方应用调用相机功能时,闪退、画质压缩等问题频发,尤其在短视频创作、直播等场景中,体验远不如竞品流畅。而三星对这些问题的响应速度,也让粉丝感到失望 —— 其他品牌往往能在新机发布后 1-2 个月内,通过系统更新优化相机性能,甚至为老机型推送新功能,而三星的影像系统更新不仅频率低,修复问题的周期也常长达半年以上,用户反馈如同石沉大海。

这种 “慢半拍” 的节奏,最终导致三星高端机型的相机优势彻底丧失。

曾经,Galaxy S 系列与 Note 系列的相机表现,是用户选择三星高端机的核心理由之一,但如今在专业评测中,三星旗舰的相机得分已多次低于苹果 iPhone、华为 Mate 系列,甚至被 OPPO Find X 系列、vivo X 系列等国产旗舰反超。有粉丝在请愿书中举例:“同样在弱光环境下拍摄,我的 Galaxy S25 Ultra 拍出来的照片噪点明显,而朋友的华为 Mate 70 Pro 却能清晰还原细节,这种差距让我很难再为三星的‘高端’买单。”

更致命的是,三星在影像创新上的 “失声”。过去几年,移动影像领域不断涌现新突破:潜望式长焦、液态镜头、计算摄影 AI 化、多摄协同等技术,持续推动行业进步。但三星除了在折叠屏手机上尝试 “多角度拍摄” 外,几乎没有推出过具有引领性的创新功能,反而陷入了 “跟随模仿” 的被动局面。粉丝们在请愿书中尖锐地指出:“当其他品牌在探索影像的更多可能性时,三星只是在重复过去的技术,甚至连模仿都做得不够好,这种缺乏创新的状态,正在消耗用户对品牌的信任。”

这场请愿风波,本质上是三星移动影像 “霸权危机” 的缩影。对三星而言,粉丝的抗议并非坏事 ——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相机部门在管理、战略、研发上的积弊。若卢泰文及三星管理层能正视这些问题,及时调整相机部门的 leadership,推动硬件迭代、算法优化与软件革新,或许还能挽回颓势;但如果继续漠视用户诉求,任由影像能力滑坡,那么三星不仅会失去核心粉丝群体,更可能在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中,彻底失去曾经的话语权。

来源:咫尺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