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日子,要是谁总把“忠诚”挂在嘴边,那十有八九是个心知肚明却装作糊涂的利己主义者。那些打着道德旗号的人,背后究竟藏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念头?就像老板们常挂在嘴边的忠诚陷阱:“小张啊,公司培养你三年不容易。”上周五部门聚餐时黄总的这番话,差点让我把酸汤鱼都吐了出来
这些日子,要是谁总把“忠诚”挂在嘴边,那十有八九是个心知肚明却装作糊涂的利己主义者。那些打着道德旗号的人,背后究竟藏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念头?就像老板们常挂在嘴边的忠诚陷阱:“小张啊,公司培养你三年不容易。”上周五部门聚餐时黄总的这番话,差点让我把酸汤鱼都吐了出来。一个每月挣4500元的行政岗位,被描绘成“重点培养对象”,目的就是阻止他跳槽去拿8000元月薪的地方。而那些中年主管,总是高谈阔论“要对得起公司”。然而,他们的孩子就读于每年30万学费的国际学校,妻子开着宝马车悠然自得。在要求员工忠诚之前,是不是该先检查一下给员工缴纳的社保是不是最低标准,年终奖是否足够买件像样的羽绒服?
朋友老李闹离婚的事让我看清了爱情的绑架现场。他老婆因为在麻将桌上发现他为女主播刷了1314元礼物,当场撕毁结婚证。但没人知道她七年没有工作,每个月逼着老李上交两万生活费,自己却悄悄存下了八十万私房钱。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围城》里那句名言:“婚姻就像金漆的鸟笼。”现在的情况是,笼子外的人举着道德放大镜,让笼子里的人连呼吸都是错的。在要求伴侣绝对忠诚之前,是不是应该先摸摸自己的良心:你给予对方的是温暖的被窝,还是吸血的蚂蟥窝?
前天刷到的一条短视频直接把我气笑了。某网红手持写着“背叛朋友猪狗不如”的书法作品,评论区获得了5万点赞。结果调查发现,这个人的直播团队半年内换了三批,最长任职的助理也不超过两个月。越是满口仁义道德的人,背地里越可能吃人不吐骨头。陈丹青说得好:“当下最恶毒的诅咒,就是祝别人活在别人的期待里。”那些要求你绝对忠诚的人,实际上是在进行情感勒索。他们用道德胶水将你粘在既定轨道上,以便继续趴在你的身体上吸血。
翻阅《资治通鉴》,我注意到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历代皇帝赏赐“忠臣”最慷慨的时候,往往也是政权摇摇欲坠的危急时刻。要求别人忠诚,本质上就是强者对弱者的降维打击。就像有些老板,在公司上升期与你称兄道弟,一旦行业进入寒冬,第一个裁掉的就是“老臣”。
最近和00后同事聊天,他们有个观点很有趣:“忠诚是双向奔赴,单方面的要求那就是耍流氓。”这话虽然粗鲁,但道理深刻。就像你去菜市场,不能光喊着让摊主对你忠诚,而是要真金白银地掏钱买好肉。贵阳的一个案例特别典型:一位90后姑娘因为拒绝加班被辞退,仲裁时老板以“对企业不忠诚”为由指责她。最终,她拿出两年的加班记录和体检报告,反手告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早已看透这一点,忠诚不应该成为任人拿捏的软肋,而应是相互成就的铠甲。背叛往往是被迫的结果。我家楼下便利店老板王叔守着20平米的小店十四年没涨过价,邻居们都夸他厚道。去年突然关店改行去做社区团购,后来才知道他女儿得了白血病需要大量资金,而房东还要涨30%的租金。那些骂他“背叛街坊情谊”的人,可曾在他蹲在医院走廊啃冷馒头时伸出援手?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也许我们应该将“要求忠诚”的精力用来修炼“值得忠诚”的资本。毕竟,道德绑架解决不了问题,但自我成长可以。
来源:妙招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