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部的两个哥哥在认真学习,隔壁走廊跑过一对双胞胎妹妹,而且兄妹四人都是成绩优异的“学霸”——这不是家庭聚会的巧合,而是我们学校独有的“教育连续剧”。当其他家庭为孩子择校绞尽脑汁时,这个四口之家却用连续四张录取通知书,在校园里建起“移动小家”。从哥哥的毕业典礼
高中部的两个哥哥在认真学习,隔壁走廊跑过一对双胞胎妹妹,而且兄妹四人都是成绩优异的“学霸”——这不是家庭聚会的巧合,而是我们学校独有的“教育连续剧”。当其他家庭为孩子择校绞尽脑汁时,这个四口之家却用连续四张录取通知书,在校园里建起“移动小家”。从哥哥的毕业典礼到妹妹的开学第一课,时光流转中,课桌成了丈量成长的标尺,四份成长轨迹交织的校园日常,悄然书写着教育最温暖的注脚,而他们交错的校服身影,正在回答一个教育命题:当家庭教育与校园生活完全重叠,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01
Hello NanHu!
燕睿说:
自主管理是我永远的底气!
在南湖行知学校读书时,赵爸爸那句“有自我管理能力的人是人才,没有自主管理能力的人是庸才”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现在回想起来,母校为我们打造的成长生态让我无比感恩——这里没有“保姆式教育”,而是让我们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母校的自主管理课程像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从自主管理团队到特色主题课程,我们在真实场景中学会认识自我、管理自我。当其他同学刚进大学还在适应“放养模式”时,我已经能从容安排学习计划,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其实这都得益于高中三年每天自主规划学习表的锻炼。
现在我才真正明白,母校给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把打开成长之门的钥匙。那些成长日记、小组积分榜,都在悄悄培养我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成长力。当自我教育被唤醒,人生的方向盘就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大概就是南湖行知学子无论走到哪里都闪闪发光的底气吧!Hello NanHu!
燕昊说:
课堂是我们“思维的战场”!
02
在南湖行知学校,课堂可不是老师讲、我们听的“老套路”,而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探险!我们的课堂可以让我们真正深入思考、合作探索。老师总是鼓励我们提出不同的想法,甚至会说:“我们不怕你们犯错,只怕你们不敢想!”
我们学校的课堂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比如在数学课上,我们不是枯燥地做题,而是化身“社区规划师”,用函数模型去优化停车位设计,感觉像在解决一个真实的社会问题!语文课上,《乡土中国》这个单元变成了“家族口述史”采写项目,历史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
课堂上,黑板不再是老师的专属领地,而是我们的“思维战场”。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生成”的学习方式,每个人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家一起讨论、碰撞,最后生成新的知识。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让我觉得,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
03
Hello NanHu!
燕思彤说:
我们学校不仅仅是坐在教室听课这么简单!
在南湖行知学校,我们的课程可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那么简单~校长常说,只有健康的体魄和丰盈的灵魂,才能支撑我们走向更远的未来。所以,无论是课间跑步还是餐后的阅读时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令人难忘的65千米远足拉练,和同学们一起,用脚步丈量坚持的力量,虽然累,但那种到达终点的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
我们的社团课程就像是一个庞大的“成长超市”,我选择了信息C语言社团、排球和舞蹈社团,这三个社团,如同三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在C语言的世界里,我锻炼了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排球场上,我提升了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舞蹈的殿堂中,我感受到了艺术之美并学会了情感表达。这些收获不仅丰富了我的学习生活,更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定!
Hello NanHu!
燕思宇说:
这里有"别人家的老师"!
04
在南湖行知学校,我们的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更像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守护者。他们不仅教会我们书本上的知识,更关心我们生活上的每一个细节。
他们会在我们小组晋级时,自掏腰包买来好吃的零食,和我们一起庆祝;在我们进步时,带我们过“家庭生活”,亲自下厨,邀请我们去家里吃饭;当我们想家或心情低落时,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找我们谈心,给予温暖的安慰;在我们成绩下滑时,耐心帮我们分析问题,给予鼓励;在我们进步时,毫不吝啬地表扬我们。尤其是我们的首席导师,他总是早早来到教室,陪伴我们开始一天的学习,直到晚上我们在宿舍熟睡时,他才肯回家。他们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
05
Hello NanHu!
家长说:
我们的选择绝对是明智之举!
其实,起初对于那70公里的距离,心里难免有些忐忑,但看看孩子们,我就知道,我们的选择绝对是明智之举。家里的四个孩子,真是让我省心又骄傲。他们的成绩,每一个都让我心满意足。两位哥哥以身作则,树立了榜样,无形中给两位妹妹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兄妹四人,互相鞭策,共同进步。
在孩子们的学习道路上,我虽然没能给予太多直接的帮助,但我始终坚守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想法和选择。在家里,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孩子们都表现得异常自觉,甚至有的时候他们还比赛相同的问题谁做得快,我想这离不开学校对他们良好习惯的悉心培养。
作为家长,我真是要夸夸咱们的学校,更要夸夸我们这些优秀的孩子们!
四兄妹的故事仍在书写新的篇章:燕睿在大学校园里,沐浴着知识的阳光,享受着青春的美好与自由;燕昊在书山题海中奋力拼搏,为即将到来的高考挥洒汗水;而思彤、思宇也在为中考全力冲刺,脚步匆匆却坚定有力。
或许,最好的教育生态正是如此,相信孩子们的成长。学校打开一扇通向广阔世界的门,家庭点亮一盏温暖而坚定的灯,而孩子们,终将在属于自己的星空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来源:东阿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