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这位女明星50年代就上封面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2 12:02 1

摘要:《图画邮报》(Picture Post)是英国最具标志性的报纸之一。从1938年到1957年发行,作为新闻摄影的先锋,《图画邮报》定义了二十世纪新闻摄影的风格,留下了对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非凡视觉记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乎80%的英国民众都追随着

《图画邮报》(Picture Post)是英国最具标志性的报纸之一。从1938年到1957年发行,作为新闻摄影的先锋,《图画邮报》定义了二十世纪新闻摄影的风格,留下了对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的非凡视觉记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乎80%的英国民众都追随着它的报道,关注战争对英国国内外的影响。而在战后,它则提供了对电视普及前时代的观察,一幅幅照片记录了流行娱乐方式和青少年文化的兴起。

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在二战结束不久后的1948年初露锋芒,很快在50年代成为了美国最炙手可热的女明星。她与肯尼迪兄弟的感情谜题,她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个人生活,以及她的突然离世,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成为了她短暂而传奇一生的标志。

在Gale的“《图画邮报》历史典藏”(Picture Post Historical Archive, 1938–1957)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一时间风头无两的女明星人生的一些片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

1953年,梦露出演的三部电影均表现出色,令她正式跻身好莱坞一线影星。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绅士爱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的剧照登上了《图画邮报》的封面。

"Picture Post." Picture Post, vol. 60, no. 7, 15 Aug. 1953, p. [1]. Picture Post Historical Archive,

"'Gentlemen prefer Blondes' We prefer Marilyn Monroe." Picture Post, vol. 60, no. 7, 15 Aug. 1953, p. 15. Picture Post Historical Archive,

犹如格利高里·派克是千千万女性的梦中情人,梦露也是千千万男性的梦中女郎,他们想象着阳光沙滩上戏水的梦露,可望而不可及的女神,激发着他们对美好人生的向往。27岁的梦露已经成为全世界拍摄照片数量和被公开宣传次数最多的女孩,已经是一个传奇。加里·格兰特曾说,“对她的宣传大大超出了她的才华,但远远不及她的身体带来的影响力”。

1954,玛丽莲·梦露再次登上《图画邮报》封面,大众对她的热爱甚至重新定义了“门罗主义”(Monroeism)一词。

还是在1954年,被福克斯公司视为摇钱树的玛丽莲·梦露又主演了多部电影。但她并没有满足于人们对她面容和身材的赞赏,她也在努力证明自己的演技,尤其是自己的歌声。

"Marilyn Goes on Record as a Crooner." Picture Post, vol. 64, no. 7, 14 Aug. 1954, p. 34-35. Picture Post Historical Archive,

她曾说,“唱歌对我有种魔力,我不知道为什么,但它让我感觉很好”。她在好莱坞接受声乐训练,成为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顶尖音乐明星和头号封面女郎。有评论说“玛丽莲·梦露能够坐着唱、站着唱,甚至可能倒立着唱,她的歌声就像女版的耐特·金·科尔(注:Nat King Cole,20世纪30年代美国黑人歌手、爵士乐钢琴师,以情歌见长,因独特的嗓音而风靡世界)”。

1956年4月,《图画邮报》报道了玛丽莲·梦露在纽约法院正式将“玛丽莲·梦露”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法定姓名、从挂历女郎转变为制片公司总裁的历程。她从好莱坞突围,不再是受制于福克斯公司的花瓶演员,她参与剧本的选择和创作以及制片工作,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女企业家。

"Marilyn is Big Business." Picture Post, vol. [71], no. [2], 14 Apr. 1956, pp. 23+. Picture Post Historical Archive,

她对纽约百老汇舞台抱有浓厚的兴趣,与李·斯特拉斯伯格(注:Lee Strassberg,美国犹太裔演员,他的女儿苏珊是当时百老汇的现象级演员)探讨戏剧。她还大量地阅读以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在大都会和布鲁克林美术馆沉浸在画作中,这些都大大提升了她在音乐、绘画、戏剧方面的品味。虽然她在前一年与第二任丈夫离了婚,但梦露说“离婚后,我与我的职业再婚了”。

1956年7月,即将来到英国的玛丽莲·梦露再次登上了《图画邮报》的封面。她与劳伦斯·奥利佛合作的《游龙戏凤》(The Prince and the Showgirl)即将开拍。

虽然人们期待着玛丽莲·梦露的到来并与劳伦斯·奥利佛在新片中碰撞出新的火花,但显然并不希望梦露的外貌发生任何变化。

1956年10月,梦露制片公司首次参与制作的电影《巴士站》上映,梦露再一次登上《图画邮报》的封面。

玛丽莲·梦露不仅仅是一名成功的女演员、女制片人,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和标杆。男性幻想自己的妻子如玛丽莲·梦露那般娇俏动人,年轻女性则幻想自己能成为下一个玛丽莲·梦露。

《婚姻失败的原因之一:女性以格利高里·派克为理想型,男性以玛丽莲·梦露为理想型》

Walker, Kenneth. "Why Marriage Can Fail." Picture Post, vol. [64], no. [18], 30 Oct. 1954, pp. 38-39+. Picture Post Historical Archive,

新的玛丽莲·梦露

"A New Marilyn Monroe." Picture Post, vol. [64], no. [15], 9 Oct. 1954. Picture Post Historical Archive,

英国的玛丽莲·梦露

"Mara LANE—Britain's Marilyn Monroe?" Picture Post, vol. 60, no. 10, 5 Sept. 1953. Picture Post Historical Archive,

虽然玛丽莲·梦露凭借容貌和身材走红并深刻影响了50年代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娱乐和社会生活,但她短暂一生的后几年都在与这种刻板印象斗争,向观众证明自己的能力,试图冲破容貌和身材为她带来的桎梏。在1954年《图画邮报》为梦露拍摄的一组照片中,我们可以去感受这位传奇女星的多面性。

Halsman, Philippe. "A Score of Marilyn Monroes." Picture Post, vol. [64], no. [23], 23 Oct. 1954. Picture Post Historical Archive,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