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探访上城!深度体验CID创新魅力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11:54 1

摘要:9月9日至11日,“让世界听见宋韵新潮声” 海外华文媒体采风行活动在上城区举行。12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深度聚焦上城中央创新区建设,先后走进湖滨路步行街、杭港科技大厦、清河坊历史街区、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钱塘智慧城等地,实地探访并生动记录上城以“科技+文化”为

9月9日至11日,“让世界听见宋韵新潮声” 海外华文媒体采风行活动在上城区举行。12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深度聚焦上城中央创新区建设,先后走进湖滨路步行街、杭港科技大厦、清河坊历史街区、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钱塘智慧城等地,实地探访并生动记录上城以“科技+文化”为核,解锁古今交融的独特发展魅力,让世界透过媒体视角感知上城CID的创新活力与文化底蕴。

漫步湖滨步行街

千年宋韵与现代科技交融的生动落点

地处西子湖畔的湖滨路步行街,是杭州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商圈,如今已蜕变为集时尚活力、智慧体验与人文底蕴于一体的特色街区。在这里,千年宋韵与现代科技交融,而步行街中的商铺正是这场融合的生动落点。

走进万事利湖滨旗舰店,科技与丝绸文化的结合率先带来惊喜。“这是我们推出的AI定制丝巾,您可以选择新国潮、欧式风、漫画风等多种风格。”店内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介绍。

9月9日至11日,“让世界听见宋韵新潮声”海外华文媒体采风行在浙江杭州上城举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体验AI定制丝巾应用。王刚 摄

在选定风格后,AI系统屏幕上显示出“特殊纪念日”“生肖”“签名”“祝福语”等丰富选项,顾客可以自由搭配设计。值得一提的是,从电子方案定稿到实物丝巾制成,仅需7小时。

新西兰《乡音》副社长陆欣讌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定制了一条新国潮风格的丝巾,她欣喜地表示:“我想把这条定制丝巾从杭州带回新西兰,送给我的外国朋友,让她亲身体验AI与中国丝绸文化碰撞出的魅力。”

9月9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右一、右二)观看万事利丝绸的AI定制丝巾应用。王刚 摄

移步至不远处的毛戈平美妆旗舰店,科技赋能生活的场景同样鲜活。与传统美妆店不同,当顾客落座化妆镜前,工作人员递来的不是化妆刷,而是一台搭载AI试妆系统的平板电脑。据工作人员介绍:“AI试妆可以根据顾客的面部特征,量身定制化妆方案。”

9月9日至11日,“让世界听见宋韵新潮声”海外华文媒体采风行在浙江杭州上城举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体验AI试妆应用。王刚 摄

巴西华人网总编辑邵园园体验后赞叹:“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AI应用,它没有那么‘高大上’,而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科技润物细无声般融入生活。”

作为湖滨路步行街的热门打卡点,西子廊桥采用开合式空中舞台设计,可同时满足演出、发布与公共活动需求。廊桥大屏上率先显示的“我在西湖”字样吸引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驻足,几秒后便切换成《黑神话:悟空》中“天命人”的形象,大屏升起后,又可见行人在廊桥内穿梭。意大利《欧洲华人报》总编辑兼执行社长徐文山感慨:“真是美轮美奂,当廊桥中的行人走过时,就好像人在画中。”

9月9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拍摄“西子廊桥”。王刚 摄

漫步湖滨路步行街,游客的体验早已超越传统“逛吃”,升级为充满智慧的“智享”——科技正悄然重塑着这里的消费场景。湖滨路步行街黑科技首发街区建设正加速推进,未来将为市民与游客带来更多“科技+文化”的融合新体验。而这生动的一幕,恰是杭州上城从中央商务区(CBD)向中央创新区(CID)跨越的鲜活注脚。

打卡杭港科技大厦

从“CBD”向“CID”转型的典型缩影

9月10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等观看“杭州六小龙”之群核科技的全球应用情况。王刚 摄

与机器人对弈象棋、在中医香氛世界中唤醒记忆……作为杭州宋韵文化的核心承载地,上城区不仅拥有杭州市过半的历史建筑、街区和文保单位,更以超前视野拥抱人工智能浪潮。此次采风团探访的杭港科技大厦,正是上城区从“CBD”(中央商务区)向“CID”(中央创新区)转型的缩影。

9月10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等参观零碳基站和智慧小区模型。王刚 摄

据上城资本集团董事长游文程介绍,杭港科技大厦以“1+5+N”为产业定位,重点培育AIGC、数字孪生、Web3、云服务及元宇宙文娱五大赛道,并将其深入工业、文化、旅游等N个应用场景,打造集投资、孵化、研究、展示于一体的沉浸式元宇宙主题园区。

在元宇宙应用场景体验馆内,一整面墙展示的精美繁复传统纹样,吸引了众多目光。

9月10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等在杭港科技大厦采访。王刚 摄

“纹藏中国”项目相关负责人吴益飞向采风团介绍,自2013年起,团队深入中国多地抢救性收集、挖掘传统民族纹样,至今已建立包含3万组纹样数据的“纹藏·中国纹样数据库”,涵盖中国56个民族从夏代至近现代的丰富纹样遗产。

“杭州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是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特别适合文创数字化落地。”吴益飞说,目前团队已出版《中国经典纹样图鉴》《故宫纹样》《三星堆》等12本纹样类专业图书。

新西兰《乡音》副社长陆欣讌对由纹藏纹样创作的文件夹、水壶等产品印象深刻,“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方式不仅吸引了众多海外友人,也备受我们年轻一代的青睐。”

9月10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佩戴一款可穿戴气味设备感受融合AI技术的气味应用。王刚 摄

现场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气味王国”的体验项目。游客只需佩戴一款可穿戴气味设备,就能在观看影片时,同步感受到龙井茶的清香、东坡肉的肉香、丹桂的花香等多样气味,实现视觉、听觉与嗅觉融合的全感官体验。

据“气味王国”相关负责人何胜杰介绍,该项目致力于挖掘中草药的嗅觉疗愈功能,例如通过系统调配含有龙脑、茯苓、甘草等成分的复方气味,帮助缓解焦虑。目前,该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影院、展览、音乐会等多元场景。

9月10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和下棋机器人“对弈”。王刚 摄

美国《美中报导》社长江维在体验与机器人对弈象棋后感慨:“如今,许多海外朋友也渐渐喜欢上了中国象棋,而这种融合了AI技术的象棋,能更好地带动他们学习象棋的兴趣。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播方式。”

从数字化激活传统纹样,到气味科技唤醒文化记忆;从智慧对弈到数字疗愈,上城区正以“宋韵为底蕴、科技为笔墨”,系统构建政策、资本与场景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未来,上城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汇聚全球智慧,持续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前沿科技的深度对话。

探访清河坊历史街区

发掘“南宋CBD”的时代新活力

在清河坊历史街区,采风团从南宋御街中山路的朝天门——南宋皇城之门出发,步入如今繁华依旧的“南宋CBD”。

城门下,由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设计的南宋书房静立于街角。书店内陈列着大量与宋代历史、文化相关的书籍和文创产品,吸引不少游客驻足。

9月10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等参观南宋书房。王刚 摄

“临安是南宋都城,这条街又名南宋御街,在此开设宋韵主题书店,与整体文化氛围高度契合。”书店值班店长江如燕向采风团介绍,“我们希望游客能在此静心阅读,从书中感受宋韵文化的魅力。”

9月10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等参访胡庆余堂。王刚 摄

漫步街区,古建筑与现代商业和谐共生。据上城区文商旅集团工作人员张舒恺介绍,该街区秉持“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理念,通过“修旧如旧”“以用促保”模式,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引入新业态,推动“南宋CBD”向“上城CID”转型。

如今,街区引入的新中式茶屋、主理人业态等,逐渐成为人文与经济交融的创新引领区。“此时”艺术空间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处。

步入“此时”艺术空间,一场《九十年代老杭州》薛华克摄影展正吸引往来游客驻足。展出的作品聚焦于20世纪90年代杭州的市井生活,生动捕捉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联结。该空间主理人刘岩介绍,该展览借助人文摄影的力量,再现了那些已渐行渐远的“半开放式街巷生活”场景。

刘岩表示,艺术空间坚持免预约开放,开业一年多来已成功举办多场展览与文化雅集,“希望让海内外游客能轻松走进这里,感受纯粹的文化魅力。”

9月10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德寿宫体验漆扇制作。王刚 摄

据悉,代表团还走进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以国际视角记录“宋韵今辉”;并探秘钱塘智慧城,感受了CID的澎湃活力。

9月11日,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等参观上城全球跨境电商服务展示中心。王刚 摄

9月11日,华文媒体代表在杭州艾柯塞斯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参观,该企业在全球已投资控股21个国际品牌。王刚 摄

来源:上城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