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股权之争未决,对国际化影响几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6 06:59 2

摘要:2025年4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将TikTok“不卖就禁用”的截止日期再延长75天。这是自2024年拜登政府通过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剥离TikTok美国业务以来,白宫第三次推迟禁令执行时间。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拉锯战,既是商业利益的争夺,更是地缘政治

2025年4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将TikTok“不卖就禁用”的截止日期再延长75天。这是自2024年拜登政府通过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剥离TikTok美国业务以来,白宫第三次推迟禁令执行时间。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拉锯战,既是商业利益的争夺,更是地缘政治博弈的缩影。

1.1 从“封禁”到“强售”:政策逻辑的演变
2024年4月,拜登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签署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在270天内出售TikTok美国业务,否则将面临全面封禁。这一决策延续了特朗普时代对TikTok的警惕,核心逻辑是担忧用户数据流向中国。然而,TikTok并非唯一受此待遇的企业——华为、大疆等中国科技公司均曾遭遇类似指控。

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策略转向“以压促谈”:先是将原定于1月19日的禁令推迟至4月5日,随后提出“股权稀释”方案,要求TikTok出让50%股份给美国企业和政府。这一调整背后,既有美国资本对TikTok商业价值的垂涎,也隐含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交易获取政治筹码的意图。

1.2 最新进展:白宫接近批准“分拆方案”?
据《金融时报》4月3日报道,白宫可能批准由硅谷风投a16z、黑石集团等牵头的收购计划,该方案将TikTok美国业务拆分为独立实体,字节跳动仅保留不到20%的股权。与此同时,甲骨文公司可能通过“得州计划”接管用户数据服务器,并持有少数股份。另外消息称亚马逊也提交了收购TikTok方案,但是未得到美国政府重视。

但该消息在4月5日凌晨被字节跳动否认,字节发布公告称,字节跳动公司尚在与美政府商谈之中,未达成任何协议,双方在很多关键问题上仍存分歧。按照中国法律规定,任何协议均须经有关审查程序。

1.3 出售还是被禁还要考虑国内审查和用户两大因素

中方审查:根据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TikTok算法技术被列为限制出口范畴,交易需经中国商务部批准。用户反弹:TikTok美国月活用户超1.7亿,禁令可能引发大规模抗议。哈佛大学法学教授Jack Goldsmith指出:“封禁TikTok不仅是商业问题,更是言论自由与政府权力的冲突。”字节跳动曾以“违宪”为由起诉美国政府,援引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和第五修正案(程序正义)。哈佛法学院专家劳伦斯·特里布指出:“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限制企业运营,需证明威胁真实存在,而非仅凭推测。”

作为字节跳动全球化战略的核心载体,TikTok不仅是内容平台,更是电商、本地生活等业务的流量入口。其价值远超500亿美元账面估值——背后是重塑全球社交与商业生态的野心。

2.1 内容生态:打破算法霸权与本地化文化渗透
TikTok凭借沉浸式推荐算法成为全球Z世代的“数字乌托邦”。在美国,其用户达1.7亿,覆盖51%人口,日均使用时长98分钟,超越Instagram和YouTube。

借助“兴趣图谱+推荐算法”机制打破了传统社交平台的流量垄断。根据Ipsos与TikTok联合发布的《2025年购物趋势报告》,73%的用户因个性化推荐产生购买意愿,远超Instagram和YouTube。这种“内容即消费”的模式,使得TikTok成为品牌触达Z世代的关键渠道。例如,护肤品牌The Ordinary通过TikTok挑战赛,单月销售额增长300%

本地化战略:在东南亚,TikTok与当地KOL合作推广方言内容;在欧洲,其推出“文化保护计划”,赞助巴黎时装周、柏林电影节,淡化“中国应用”标签。例如,在印度市场上,抖音推出了“Duet”功能,让用户可以与其他用户一起合唱歌曲,这一功能迅速赢得了当地用户的喜爱。

2.2 电商破局:从流量到交易的闭环,美国主战场和欧亚拉多点开花
2025年,TikTok电商GMV(商品交易总额)预计突破500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贡献近30%。其重点策略可概括为“两条腿走路”:美国 + 欧亚拉美等多国

美国市场:TikTok Shop在美国上线一年内,单日GMV突破1400万美元,服饰、美妆、3C品类增长最快。其核心优势在于“内容激发需求”——用户因一条短视频下单的比例高达32%,远超传统电商平台。

欧洲+东亚+拉美:TikTok加快在欧洲、东亚、拉美等多国战略扩张步伐,计划于2025年在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和巴西等五个国家扩展其电商业务。其中在欧洲通过“一店卖多国”政策,简化欧洲市场入驻流程,另外巴西、日本等站点相继上线。

2.3 本地生活:未竟的野心,探索中但受限于基础设施差、竞争压力大及政策风险
TikTok 2024年在东南亚市场新加坡、泰国和印尼等地率先探索本地业务,用户在平台上获取餐饮、旅游、娱乐等信息,并可以购买团购套餐、餐厅或酒店优惠券。然而受限于东南亚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消费者习惯等因素,推进速度缓慢,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2025年在美国市场试水餐饮、旅游优惠券业务,试图复制抖音在中国的“到店团购”模式,在西雅图、洛杉矶等城市发布招聘信息,重点聚焦酒旅业务。然而美国市场已被Yelp、Google Maps等巨头垄断,TikTok需突破用户习惯壁垒。

此外还有政策风险影响,TikTok原计划2025年在美国推出“TikTok Nearby”,对标Yelp和Google Maps,但政策风险迫使这一战略搁浅。某分析师指出:“本地生活需深度绑定线下商家,而TikTok的合规不确定性让合作伙伴望而却步。”

3.1 底层基建:算法主权的丧失

算法是数字时代的石油,失去控制权意味着失去未来话语权。TikTok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算法。若美国资本控制其股权,技术共享协议可能限制字节跳动对算法的更新权。

若 TikTok 美国业务独立,其算法将无法与全球数据库联动,推荐精准度可能下降 30%(根据 SimilarWeb 数据模型)。

3.2 内容与交易场景:战略协同的断裂

TikTok电商和本地生活业务高度依赖内容流量转化,若美国业务独立运营,供应链、支付体系等基础设施需重新搭建,可能拖慢扩张速度。美国市场的跨境供应链将被迫本地化,物流成本增加 15%-20%。例如,宁波灯具通过 TikTok 美国达人推广,若业务剥离,需重建本地仓储体系;某深圳3C卖家透露“我们暂停了北美仓扩建,将库存转向英国和德国。” 此外,个别支付服务商因合规压力终止或减少与TikTok合作,导致结算周期延长。

TikTok原计划2025年才在德国、法国推出本地生活服务,但股权变动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优先级调整。与 Uber Eats、DoorDash 的合作也可能终止,现有本地生活服务 GMV 中 30% 依赖第三方 API 接口。

3.3 平台信任危机:全球监管趋严、创作者流失

紧跟美国监管脚步,欧盟《数字服务法案》(DSA)要求TikTok公开算法逻辑并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长;印度、巴西等国也酝酿类似立法。合规团队扩张使字节跳动的海外运营成本同比增加47%。

若TikTok股权变动,170万美国创作者可能流向YouTube Shorts或Instagram Reels。2024年印尼封禁TikTok电商后,Shopee Live的日均开播数激增300%,预示替代平台的收割能力。创作者跨市场运营成本也会增加,如美国达人需同时维护 TikTok US 和全球版账号,内容重复率可能上升。

4.1 技术和数据本地隔离:算法和数据的“去中国化”

算法独立:“TikTok America”方案的核心矛盾在于算法控制权。若TikTok算法被视为‘中国技术’,美国国会可能援引《云法案》要求完全本地化。字节跳动需证明其算法训练数据不涉及中国用户,并接受第三方审计。开发 “双引擎” 系统,全球版保留 AI 推荐,美国版改用规则引擎,牺牲部分体验换取合规。数据隔离:存储上参考 “得克萨斯计划”,将美国用户数据存储于甲骨文服务器,并允许美国政府监管算法更新。

4.2 市场分散化:新兴市场的战略优先级

非美市场多元化:欧洲、东南亚、拉美和中东成为备份选项。加大欧洲(西班牙、德国)、中东(沙特)、拉美(巴西)的投入,将非美市场收入占比提升至 70%。TikTok在东南亚推行“一店卖全球”模式,允许商家通过一个店铺覆盖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六国市场,物流成本降低22%。此外,巴西站计划于2025年4月开放,瞄准2亿潜在用户。外部平台业务协同:在印尼、越南等市场强化 “社交电商 + 本地生活” 闭环,如 TikTok Shop 与 GoTo 集团共建 “短视频 - 支付 - 物流” 生态。

4.3 合规体系:超越“应对式”框架

中国互联网企业需构建“主动合规”机制。例如,华为在被列入“实体清单”后,聘请前美国司法部官员组建合规团队,最终部分业务解禁。字节跳动可借鉴此模式,在数据存储、董事会架构等层面满足海外监管要求。加强与美国地方政府合作,如在得州设立研发中心,雇佣 5000 名本地员工。

TikTok的命运折射出中国互联网出海的范式转变——从“复制中国模式”到“全球本地化共生”。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库拉塔所言:“在创造商业价值之外,数字平台及其运营企业还应当善用自身聚合的用户信任和海量资源,承担起更多网络生态治理职责。”

历史也总是惊人地相似,80年代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影业遭遇国会阻挠,最终通过合资模式打开好莱坞大门;今日TikTok的“得克萨斯计划”,或许正在书写新的融合剧本。正如《经济学人》所言:“全球化从未消失,它只是换上了迷彩服。”在这场没有终点的远征中,唯一的生存法则或许是——比竞争对手更快适应规则的变迁。

各位朋友对TikTok出售和抖音国际化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辛苦点个关注以后多交流~

来源:江海归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