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严光,东汉隐士,以清高淡泊著称,曾拒绝光武帝刘秀的征召,归隐富春山耕读垂钓。《九诫》是他留下的警世箴言,短短72字,却直指人性九大弱点:嗜欲、货利、嫉妒、谗慝、谤毁、残酷、陷害、博戏、嗜酒。他早看透人性不会变,所以用最直白的比喻敲打世人:自由不是放纵,而是自律
严光,东汉隐士,以清高淡泊著称,曾拒绝光武帝刘秀的征召,归隐富春山耕读垂钓。《九诫》是他留下的警世箴言,短短72字,却直指人性九大弱点:嗜欲、货利、嫉妒、谗慝、谤毁、残酷、陷害、博戏、嗜酒。他早看透人性不会变,所以用最直白的比喻敲打世人:自由不是放纵,而是自律;不是拥有更多,而是懂得节制。读《九诫》,最大的震撼不是它说了什么,而是两千年后的我们,依然在重复同样的错误。
#01
嗜欲者,溃腹之患也
释义:放纵口腹之欲,贪吃无度,就会像洪水冲垮堤坝一样,把自己的肠胃摧毁。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美食遍地,但暴饮暴食、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让很多人患上胃病、脂肪肝甚至更严重的代谢疾病。更深一层看,“嗜欲”不仅指饮食,也可以延伸到对物质、享乐的过度追求——比如沉迷游戏、无节制刷短视频。这些看似无害的小欲望如果不加控制,同样会让人精神涣散、意志消沉,最终影响整个人生。
#02
货利者,丧身之仇也
释义:贪图钱财利益的人,最终会害死自己。 人一旦被利益蒙蔽,就会失去理智,做出愚蠢的决定。比如股市里有人借钱加杠杆,幻想一夜暴富,结果血本无归;职场上有人为了升职不择手段,最后众叛亲离。钱本来是个工具,但一旦变成执念,就会反过来控制人,变成索命的债主。
#03
嫉妒者,亡躯之害也
释义:嫉妒会让人自取灭亡。嫉妒的本质,是用别人的优秀来惩罚自己。当一个人被嫉妒蒙蔽,他的注意力就不再放在自我提升上,而是盯着别人的成功,甚至希望对方失败。这种心态不仅消耗精力,还会让人变得狭隘、偏激,最终影响自己的判断和人际关系。 所以,与其让嫉妒吞噬自己,不如换个角度:别人的成功不是你的失败,而是你前进的参照。当你放下无谓的攀比,专注于自己的路,你会发现,世界其实比你想象的更宽广。
#04
谗慝者,断胫之兵也
释义:那些背后说人坏话、心怀恶意的人,就像一把砍断人腿的刀,伤人于无形,危害极大。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软刀子”比比皆是。网络上,有人表面笑脸相迎,背地却散布谣言;社交圈中,有人假装关心,实则挑拨离间,让朋友反目成仇。这些话不会流血,却比真刀真枪更毒,因为它摧毁的是人的声誉、关系和未来。严光用“断胫”作比,形象地说明:恶言一旦得逞,受害者就像被砍断腿的人,再也站不稳、走不远。
#05
谤毁者,雷霆之报也
释义:恶意诋毁别人的人,最终会像遭雷劈一样自食恶果。荀子认为,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那些靠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人,往往落得孤家寡人的下场。所以这句话不仅是警告,更是一种处世智慧——管住嘴,守住心,不轻信流言,也不传播恶意。毕竟,天道好轮回,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06
残酷者,绝世之殃也
释义:残暴酷虐的人,最终会招致断子绝孙的灾祸。古人常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对别人施加的恶,终将以某种形式回到自己身上。一个习惯了暴力的人,内心会越来越冷漠,失去人性最基本的温情,最终被所有人抛弃。 真正的强大不是欺凌弱小,而是以仁待人。一个人若想家族兴旺、福运长久,就该以善为本,而不是靠凶狠手段去掠夺。
#07
陷害者,灭嗣之场也
释义:靠害人上位的人,最终会断子绝孙,自绝后路。在古代,“灭嗣”是最狠的诅咒,意味着家族血脉断绝,香火无人继承。为什么古人这么看重这一点?因为传统社会里,子孙后代不仅是血脉延续,更是道德因果的见证——你作恶,报应可能不在你这一代,但一定会祸及子孙。与其机关算尽,不如踏实做事,至少睡得安稳,子孙无忧。
#08
博戏者,殚家之渐也
释义:沉迷赌博的人,会一点点败光家业。这里的“博戏”不仅指赌钱,更泛指一切投机取巧、妄想不劳而获的行为。 赌博的可怕不在于某一次输赢,而在于它扭曲人的心智。一开始可能只是“小赌怡情”,但赌徒心理会让人越陷越深:赢了想赢更多,输了想翻本,最终理智被贪婪吞噬。这不是天降横祸,而是一步步走向深渊的过程。所有依赖运气而非实力的捷径,都是危险的陷阱。赌博的人再怎么欺骗自己,也不过是庄家眼里待宰的羊羔罢了。
#09
嗜酒者,穷馁之始也
释义:沉迷喝酒的人,迟早会把自己喝穷、喝垮。酒瘾一旦养成,不仅伤身,还会让人丧失斗志,浪费钱财,最终拖垮整个人生。一个整天醉醺醺的人,哪有精力去经营事业、照顾家庭?久而久之,工作荒废,收入锐减,自然陷入贫困。酒本身无害,但失控的欲望会让人一步步滑向深渊。
来源:小学快乐课堂